小儿糖吸收不良是什么原因引起的

生活常识 2025-03-18 22:22生活常识www.xinxueguanw.cn

儿童糖吸收不良:理解这一疾病背后的原因与机制

儿童糖吸收不良是一种影响儿童健康的疾病,它涉及到人体对糖的吸收和利用问题。糖作为我们身体的主要能源物质,其吸收不足必然会对我们的健康产生影响。那么,让我们深入探讨这一疾病的原因和发病机制。

根据欧洲儿童胃肠营养协会(ESPGAN)的诊断标准,糖吸收不良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两大类。

原发性糖吸收不良主要是由于一些先天性疾病导致的,如先天性乳糖吸收不良、蔗糖-缺乏异麦芽糖酶等。这些疾病影响了小肠粘膜上皮细胞和刷状缘的功能,使得糖的消化和吸收出现问题。

继发性糖吸收不良则通常是由一些后天性疾病引发的,如病毒性肠炎、慢性腹泻等。这些疾病损伤了小肠粘膜上皮细胞和刷状缘,导致糖的消化吸收能力下降。蛋白质缺乏、热营养不良、免疫缺陷病、小肠手术等也可能导致继发性糖吸收不良。

在生理机制方面,我们摄入的碳水化合物,如淀粉、乳糖和蔗糖,必须被消化水解成单糖后,才能被小肠吸收。这个过程涉及到一系列酶的参与,如淀粉酶、糊精酶、乳糖酶和蔗糖酶等。这些酶将复杂的碳水化合物分解成简单的单糖,如葡萄糖、果糖和半乳糖等。

其中,葡萄糖和半乳糖可以被积极吸收,且可以逆浓度梯度进行,但需要消耗能量。果糖和木糖则主要通过载体进行吸收。未被吸收的糖进入结肠后,会被肠道菌群分解后吸收。这些未被吸收的糖会增加肠腔内的渗透压,导致渗透性腹泻。

部分糖从粪便中流失,部分在回肠远段和结肠内通过细菌发酵产生有机酸、CO2、H2以及甲烷等气体。这些气体被吸收后,可以通过呼出。这一过程对于理解儿童糖吸收不良疾病具有重要意义。

了解儿童糖吸收不良的原因和发病机制对于预防和治疗这一疾病至关重要。希望家长们能够重视这一问题,关注孩子的健康状况,及时发现并处理相关问题。祝愿所有的病人早日康复!

Copyright@2015-2025 www.xinxueguanw.cn 心血管健康网版板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