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民肺有哪些表现及如何诊断
传统上,农民肺可分为急性、亚急性和慢性三大类型。亚急性型多为急性期的延迟和发展,症状较为严重,但因其发病时间和临床表现难以明确界定,且较为罕见,通常不需要纳入常规分类。
急性型农民肺的症状表现相当急剧。在吸入大量嗜热放线菌孢子后的4至8小时内,患者可能会出现疾病突发,包括急性病情、寒冷、高烧、出汗、全身不适、食欲不振、恶心、头痛等症状。还会出现胸闷、呼吸急促、干咳或伴有少量粘液痰。这些症状很容易被误诊为感冒,因为上呼吸道症状并不明显。部分患者还可能出现哮喘样发作,伴随皮肤瘙痒、粘膜水肿等异常反应症状。体格检查会显示呼吸急促,甚至缺氧。双下肺可能听到少量的湿音和哮鸣音,心率也会加快。这些症状可能在一天或数天内自行缓解,并有自我康复的趋势。若再次接触相关抗原,症状可能再次发生。
对于慢性型农民肺,患者通常是长期反复接触大量抗原所致。临床上主要表现为咳嗽、咳痰、呼吸困难、缺氧发绀以及极度疲劳。继发感染的患者可能会出现发热和多汗,这些症状容易误诊为慢性支气管炎。在体检时,可能会发现肺间质纤维化体征或两肺散在的湿音。
对于急性农民肺的诊断,首先要特征性地接触嗜热放线菌孢子后几小时内发病,尽管常被误认为是感冒。若有典型的症状和体征反复发作,可自然刺激试验进行诊断。必要时,还需要进行辅助检查,如X胸片检查、肺功能检查和血清免疫学检测特异抗体阳性等。特别是当特异免疫复合物阳性时,更具诊断价值。
慢性患者由于症状延迟出现,常常导致误诊。在急性发作时,临床表现不典型,因此有必要进行血清免疫学检查,甚至结合临床综合判断进行肺活组织检查。胸片上的变化可能难以消失,肺功能明显下降,诊断相对困难但并非不可能。通过对症状的细致分析和必要的医学检查,医生可以做出准确的诊断并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