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足是怎么引起的呢
糖尿病足,这一由糖尿病引发的并发症,其背后隐藏着复杂的病理机制。说起糖尿病足,人们往往联想到的是足部损伤后引发的感染和溃疡。这些长期难以愈合的伤口,实际上是糖尿病足患者面临的严重健康威胁。
糖尿病足的成因较为复杂。在血管病变的基础上,神经病变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溃疡足的康复之路上充满了挑战,因为溃疡的愈合需要充足的氧气和营养。
令人震惊的是,超过80%的糖尿病足患者至少合并有一种糖尿病慢性并发症。这些患者的足部感染往往难以控制,哪怕只是足部皮肤的一个小水泡,也可能引发局部感染,严重时甚至需要截肢(脚趾)。
血管栓塞更是加剧了这一问题的严重性。糖尿病外周血管动脉硬化,使得血管病变早早发生,发病率高于非糖尿病患者。下肢中小动脉硬化闭塞、血栓形成,微血管基底膜增厚,管腔狭窄,微循环障碍,导致皮肤和神经营养障碍,进一步加重神经功能损伤。
自主神经病变也不容忽视。它使皮肤出汗和温度调节异常,导致皮肤干燥、皲裂,这些皮肤裂缝就成了感染的入口。
大约60%~70%的糖尿病患者存在神经病变,主要表现为袜套分布异常,甚至感觉减退或消失。这使得患者无法及时调整因袜子过紧、鞋子过小或洗脚水过热等不合适的因素导致的足部不适。
糖尿病患者白细胞功能障碍易引发感染,加重代谢紊乱,导致血糖升高,酮症进一步损害免疫功能。而运动神经病变可能引发跖骨和足尖变形,增加足底压力,当足底脂肪垫因变形异位时,局部缓冲力降低,压力增大,指间关节弯曲变形,鞋内压力增大,最终可能导致足溃疡。
综上所诉,糖尿病足的危害极大。对于具有多年糖尿病足病史的人来说,定期做足部检查尤为重要。预防糖尿病足的发生,在日常生活中应穿宽松的鞋子。这一简单的措施有助于降低糖尿病足的发生风险,让我们远离这一并发症的威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