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肌瘫痪有哪些症状
在临床实践中,我们常遇到两种类型的面瘫:中枢性面瘫和周围性面瘫。
中枢性面瘫的特点是,对侧皮质-脑桥束组面肌未受影响,而脑桥束受损时,仅表现为病变对侧下组面肌的瘫痪,常常伴随着偏瘫。
周围性面瘫的成因则相对复杂。除了特发性面神经麻痹外,它还可能由以下原因引起:
1. Guillain-Barré综合征(脑神经型):在此情况下,周围性面瘫可能发生,且病变常涉及两侧,同时伴随其他脑神经损伤。脑脊液可能出现蛋白质增高而细胞数量正常或轻度增高。
2. 脑桥病变:由于面神经运动核位于脑桥,纤维绕过展神经核,当脑桥病变时,可能会伴随面部感觉障碍以及对侧肢体瘫痪等。
3. 小脑桥角损伤:这种情况下,同一侧的大脑可能会同时损伤第五和第八对脑神经、小脑和延髓。除了周围性面瘫,还可能出现听力过敏、眩晕等一系列症状。
4. 面神经管相邻病变:如中耳炎、乳突炎等,除了周围性面瘫,还可能有其他相关的体征和病史。
面神经麻痹的体征包括运动、分泌和感觉三类。其主要临床表现为病侧上下组面肌瘫痪,可能伴随病侧外耳道和(或)耳后乳突区的疼痛。上组面肌瘫痪时,病侧额纹消失,眼睑无法完全闭合,容易出现Bell现象。下组面肌瘫痪则表现为口角下垂,口腔向病变对侧牵引,咀嚼时容易咬到颊粘膜。
严重损伤者,面肌麻痹显著,甚至休息时也能见到明显的面部松弛。当病人试图微笑时,下半部面肌会拉向对侧,造成假象。同时可能伴随味觉下降或消失、听觉过敏等症状。如果箍骨肌支以上部位受累,还可能引发同侧唾液、泪液分泌紊乱等症状。如果膝关节神经节受累(多为带状疱疹病毒感染),则可能出现RamsayHunt综合征。这种综合征的预后相对较差。
周围性面瘫的症状复杂多样,其成因也多种多样。对于患者而言,及时发现并接受专业治疗是至关重要的。希望大家能对面瘫有更深入的了解和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