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学生吃营养餐不适续-食堂和承包方均存违规
近日,云南省镇雄县塘房镇中心学校下属的顶拉小学发生了一起营养餐事件,部分学生食用营养餐后出现身体不适,引起了广泛的社会关注。
据了解,这一事件源于营养餐供应过程中相关责任人的管理疏忽。顶拉小学的学生营养餐由贵州省沿河县荣盛餐饮设备后勤投资管理中心试运营,但双方尚未签订书面协议,且承包人无法提供具有经营资格的相关合法证件。顶拉小学食堂建设不合规定,食堂和运营商均无《食品卫生许可证》或《餐饮服务许可证》。
更为严重的是,调查结果显示,顶拉小学食堂物资采购把关不严,食品采购运输过程中存在诸多问题。食品储存和运输环节缺乏冷藏设施,购进的食品直接堆放于地上,且所有原料均无购货验收记录。其中,大米的合格证及生产日期缺失,增加了食品安全风险。
这一事件发生后,镇雄县纪委监察局迅速采取行动,对涉及的营养餐工作相关责任人进行了处分。云南省教育厅和省疾控中心联合召开电视电话会议,要求全省农村中小学加强学生营养改善计划的管理和监督。
事实上,这并非个案。近两个月内,云南省已发生了三起营养餐卫生安全事件。这些事件涉及的学生人数超过600人。为此,云南省教育厅提出了一系列措施来加强校园食品安全管理。学校食堂要凭合法证件营业,食堂工作人员必须持证上岗,食品加工要严格遵守卫生规定。所有学校的学生食堂今年必须退出承包经营模式,由学校直接管理并实行零利润经营。
对于如何保证营养餐的安全与营养,专家建议从源头上保证供给质量,建立完善的责任机制。应吸收家长和社会力量参与监督,加大相关人员和设备投入。地方的教育、卫生、质检等部门应通力合作,全方位监管营养餐的每一个环节。这一重大民生工程需要多方面的共同努力,确保学生的健康和权益。
这一事件再次提醒我们,学生营养餐不仅仅是一顿饭,更是关乎学生健康和未来的重要问题。我们必须从源头上加强监管,建立长效机制,确保每一份营养餐都能让学生安心享用。也需要家长、社会各界以及各部门的共同参与和监督,共同为学生营造一个安全、健康的学习环境。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的资深教授袁桂林深知确保学生营养午餐安全与营养的重要性。在他看来,学校食堂的建设是重中之重。这不仅涉及到硬件设施的完善,更关键的是要配备合格的炊事员和相关管理人员。这背后涉及到的投入,无疑是不可或缺的。
专家们普遍认为,对于每位学生每天三元钱的营养餐补贴,并非仅仅依靠中央财政补贴就能轻松实现。在一些学校,这部分补贴往往被用于雇佣人员、食品加工、运输等各个环节,真正进入学生碗里的饭菜费用并未达到三元的预期标准。对此,建立健全的制度是保障补贴资金透明、公正使用的关键。只有当学校拥有完善的食堂设施,以及专业的炊事团队时,我们才能确保每一位学生都能享受到这每天三元钱带来的营养午餐。
学校食堂,是学生日复一日享用午餐的地方,其建设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合格的食堂不仅仅是提供餐食的场所,更是学生获得均衡营养、健康成长的重要保障。而为了确保每一餐的安全与营养,我们必须加大投入,从硬件建设到人员配备,每一个细节都不能忽视。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真正实现营养午餐的目标,让每一位学生都能在学校的每一天都充满活力,健康快乐地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