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立医院改革推开,地方医药分开提速

随着2015年县级公立医院改革的全国推广,地方试点的新步伐正在加速迈进。海南省、甘肃省以及广东珠海等多个省市已经率先取消了药品加成,为全国的医改树立了典范。

近日,海南省物价、卫计、人社等部门联合宣布,从2015年元旦起,全面取消药品加成。这一决策的背后,是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大背景,以及2015年全国推开县级公立医院改革的明确方向。海南省的这次调整,涉及的医疗服务价格高达2657项,共涵盖2699个服务内容,治疗费和手术费较改革前分别提高10%和15%。

此次海南省的医疗服务价格调整,不同于以往的是,它赋予了市县一定的定价自主权。这意味着各市县可以根据当地医疗服务技术水平、投入等因素,制定具体的医疗服务价格方案。为了减少部分大型医用设备的检查、治疗价格和实验室检查检验价格,海南省还允许市县根据实际情况进行下调。这样的灵活性,既体现了地方的自主性,又充分考虑了当地的实际需求。

不仅如此,海南省的医药价格政策调整与医保、财政、卫生等综合改革配套政策同步实施。这样确保了调整后的医疗服务价格能够合理纳入医保支付范围,从而确保改革后群众的医药费用负担有所减轻。

除了海南省,甘肃省也在2015年逐步全面废除以药补医的模式。广东珠海、山东泰安等地也在积极公立医疗机构取消药品加成、建立合理的医药模式。

随着药品加成的取消,一些问题也逐渐显现。一名公立三甲医院的临床医师表示,药占比的下调使得控费难度增加。对于部分特色专科医责院而言,由于其经营领域的单一性,难以缓和政策冲击,因此需要在试点过程中予以重点关注。

取消药品加成后,如何匹配补偿医院由此减少的合理收入,成为了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对此,北京市通过提高诊疗费、手术费、护理费收费标准以及增加投入等途径进行补偿。这一问题的解决需要建立长效机制,以确保医院的正常运行和持续发展。

地方公立医疗机构取消药品加成的步伐正在加快,这不仅降低了患者的医药费用负担,也推动了医药分离的改革进程。随之而来的问题也不容忽视,需要在改革过程中逐步解决和完善。在这个充满变革的年份2015年,我国的医疗卫生体制改革迈向了崭新的阶段。在此背景下,基层联系点的工作可谓是重中之重。各地正努力创建稳定、长效的多渠道补偿机制,这不仅仅是为了应对眼前的挑战,更是为了构建可持续发展的医疗卫生体系。

财政补偿经费的落实,成为了改革的关键一环。与此完善收支管理方式、规范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经费管理也被视为不可或缺的改革内容。医保基金作为重要的补偿来源,其在改革中的作用日益凸显。购买基本医疗卫生服务、深化人事和分配制度改革等举措,都在逐步形成具有地方特色的改革模式。

对于广大患者而言,最为关心的莫过于医药分开后能够降低多少医疗费用。临床医师对此表示,这主要取决于中央及县级的资金投入。的投入比例越高,患者自付的比例就越低,从而确保患者的总体费用不会上升。这一改革无疑为广大患者带来了福音。

也有医生担忧,取消药物加成后可能会衍生出新的养医方式。现行的收入制度使得医生的收入与医院的收入紧密相连,因此医院制度改革势在必行。在改革中,公立医院(非营利)和私立医院(营利)的区分尤为关键。只有明确了各自的定位,才能确保改革的顺利进行。

这场医疗卫生体制的变革不仅关乎患者的利益,更关乎整个社会的健康与福祉。让我们共同期待这场改革能够走得更远、更稳,为我国的医疗卫生事业注入新的活力。我们也期待更多的地方能够形成具有特色的改革模式,为全国的医疗卫生体制改革提供宝贵的经验。

Copyright@2015-2025 www.xinxueguanw.cn 心血管健康网版板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