钟南山:H7N9禽流感疫苗大规模生产尚无必要
东莞惊现一例三岁男童感染H7N9禽流感病例。近日,这一消息如涟漪般迅速在东莞市传开。市卫生局随即召开新闻发布会,扩大对该病例的密切接触者筛查,截至目前,已有63名密切接触者被确定并接受严密观察,其中包括患儿的父母、菜市场档主以及幼儿园的同班同学。
随着钟南山院士的警示,人们开始意识到H7N9病毒在寒冷季节的活跃性增强。他强调,今冬明春应格外警惕,预防工作必须做足功夫。疫情之下,东莞迅速启动了应急预案,全市卫生机构内都部署了应急监测设置。目前,东莞共有13个监测哨点,每周都会进行流感样品的检查。
在常平镇发生儿童感染H7N9禽流感病例后,当地农牧部门立即采取行动,采集市场存栏家禽样品进行监测,所有样品结果均为阴性。全省各地农牧部门也一直在认真开展H7N9禽流感监测工作,迄今为止,全省累计监测样品均为阴性,仅处理过两份阳性样品。
面对疫情,专家提醒市民不必恐慌。广东省疾控中心首席专家何剑峰表示,禽鸟食品在煮熟煮透的情况下是安全的。他特别强调,市民若在家中宰杀活禽,应采取防护措施,减少与活禽的接触机会。对于候鸟南飞期间,市民应密切关注禽流感疫情,特别是观鸟爱好者,要保持距离,使用望远镜观赏。
钟南山院士在接受采访时对H7N9疫苗的生产表示,目前尚早。对于新近的H7N9病例,他表示这是个别案例,目前并未有证据表明儿童特别易感。但警惕之心不可无,防控工作仍需加强。对于接下来的防控工作,钟南山院士强调提高警惕性至关重要。他提醒大家,无论是H7N9还是其他类型的禽流感都有可能再次流行。在面对这样的疫情时,我们应听从专家建议、做好预防措施、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警惕禽流感:钟南山院士解读H7N9疫情
关于H7N9禽流感的防治,只要保持高度警惕,我们便能充满信心地应对。针对H7N9疫情的一系列问题,钟南山院士为我们带来了深入的解读。
关于H7N9流感是否有季节性流行的问题,钟南山院士明确表示,在广东等地区,H7N9病毒通常在天气较冷的季节容易流行,如当前的季节一直到明年的五六月都是流行期。
至于为何现在将H7N9归类为乙类传染病,钟南山院士解释道,这是根据病情的严重性来决定的。归为乙类传染病意味着H7N9的传染性并不强。虽然目前中国有130多人感染了H7N9,且重症患者的死亡率达到30%-40%,看似有很高的死亡率,但实际上,许多轻症病例并未被统计在内,因此真实的患病率难以确定。
对于如何救治此类病人,钟南山院士提到,越早使用达菲药物越好,特别是在感染后的3天内。对于病情较重的患者,如果鼻咽喉检测呈阴性,不要轻易放弃,因为有可能在下呼吸道检测中发现阳性。及时将患者转移到包含心脏、肝脏、肺部等全方位医疗技术支撑的综合性医院,是抢救生命的关键。
至于是否有证据表明H7N9病毒可以人传人,钟南山院士表示,目前仍在研究阶段。虽然发现两例家庭聚集性病例,那是在家属与患病亲人密切接触,贴身护理的情况下出现的。仍需保持警惕。
至于疫苗的生产和使用,钟南山院士表示,他个人认为,大批生产疫苗的前提是需要出现人传人的明确证据。当前,虽然H7N9出现了有限的聚集性病例,但尚未出现大规模人传人的迹象,因此大规模生产疫苗尚需观察。
这场与H7N9的战斗,需要我们保持警惕,相信在科学的指导下,我们一定能够取得胜利。更多精彩内容,敬请关注新快报带来的后续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