抓好雾霾治理:明年北京PM2.5浓度下降5%
昨日,北京市市长王安顺在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工作报告中,着重强调了大气治理、交通疏导、城市管理精细化等工作的紧迫性和重要性。作为破解城市发展难题的关键所在,这些措施已成为全市上下共同关注的焦点。报告明确提出了明年全市的工作目标:大气细颗粒物(PM2.5)年均浓度要下降约5%,二氧化碳排放量也要相应减少2.5%。
王安顺市长表示,今年全市已经完成了大气污染防治的全部重点任务,保障了APEC会议期间的空气质量。明年,大气雾霾治理将继续成为工作重点。为了达成目标,本市将坚持依法治理、铁腕治污,集中精力完成清洁空气行动计划中的84项重点任务。据其透露,《北京市20132017年清洁空气行动计划重点任务分解》已经明确,到2017年,全市PM2.5年均浓度将较2012年下降25%以上,控制在约60微克/立方米,这意味着本市空气质量将显著改善,重污染天气将大幅减少。
除了大气治理,北京市还在积极推进平原造林工程。今年已完成三年百万亩平原造林主体工程,明年将进入收尾阶段,计划完成剩余的平原造林任务。围绕京津冀协同发展,本市还将加强南水北调干线两侧等重点区域的景观环境保障,加大新机场周边及通往外埠的重点通道的绿化力度,与津冀绿化建设形成互联互通。
此前,北京市委书记郭金龙在市委十一届六次全会上强调了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破解城市发展难题、推进法治建设等工作的紧迫性。他明确表示,治理大气污染是人民群众的共同期待,已经成为衡量工作和发展成效的重要标准。本市已经制定了清洁空气行动计划,虽然面临诸多困难,但没有退路,必须全力以赴实现目标。
在全市上下共同努力下,北京市正朝着更加宜居、宜业、宜游的目标迈进。无论是大气治理还是平原造林工程,都体现了本市对生态环境的重视和投入。随着这些工作的深入推进,北京市将呈现出一幅更加美好的画卷。平原森林覆盖率大幅提升,城市生态空间显著扩展
随着时光的推移,我们的城市在绿意中焕发出勃勃生机。从2011年的14.85%到如今的24.5%,平原森林覆盖率的大幅提升,不仅为城市带来了清新的空气,更让市民们感受到了自然与生活的和谐交融。全市森林覆盖率也从37.6%增长到了41%,这意味着我们的城市环境容量生态空间得到了显著扩展,为市民提供了更加宜居的环境。
明天,我们将迎来日处理污水500万立方米的新时代
随着南水北调工程的顺利通水,本市正迎来一次城市水环境的重大改善契机。王安顺市长强调,明年本市将进一步提升垃圾和污水治理力度,其中日处理污水能力将达到惊人的500万立方米。再生水利用量也将达到9.5亿立方米。不仅如此,北京还将实行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对南水北调配套设施进行完善,加强水质监测和运行管理,全力推进节水型城市的建设。
当前,北京每天仍有80万至100万吨的污水直接排入河中,水污染形势依然严峻。在市十四届人大常委会第十五次会议上,林克庆副市长表示,北京将出台更为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考核办法。他坚定地表示,力争通过三年的治污行动,到2016年基本解决重点河段的污水直排及河道“脏、乱、臭”问题;到2020年,我们将基本实现中心城区河湖的“水清、岸绿、安全、宜人”的美好愿景。
想象一下,未来的北京,河水清澈见底,两岸绿意盎然,市民们可以在河边悠闲地散步,孩子们可以在河边嬉戏玩水。这一切的美好,都离不开我们每个人的努力。让我们共同期待那一天的到来,共同为我们的家园添绿增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