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抚:青史留名的骗子,将天子玩弄于
唐朝时期,一位名震天下的大骗子姜抚以其独特的手段在朝堂与江湖间游走。他的故事被记录在历史中,堪称另类“青史留名”。接下来,让我们跟随风趣网小编的脚步,一探究竟。
姜抚非同一般江湖骗子,他的目标竟是创造了开元盛世的唐玄宗以及那些朝堂上的文臣武将。那么,姜抚是何方神圣?他又拥有怎样的能耐,能将上至天子、下至能臣玩弄于股掌之间呢?
据《新唐书》记载,姜抚是宋州人,自称能通仙人不死之术,隐居终南山。开元末年,太常卿韦绦在祭祀名山的路上遇到了一位隐士,得知了姜抚这位超过百岁的隐士高人。韦绦找到姜抚后,见其仙风道骨,确有几分长寿仙人之貌。姜抚自称已年近百岁,并透露自己长寿的秘方常春藤。
韦绦发现了这块宝藏后,关心的并非姜抚秘方的真假,而是他终于找到了一个能令皇上长生不老的人。如果此人真的能让唐玄宗长生不老,那么他韦绦无疑就立下了不世之功。于是,韦绦决定带着姜抚返回京城,将姜抚推荐给唐玄宗。
唐玄宗李隆基见到姜抚后,也被他的仙风道骨所折服。姜抚告诉皇上,长寿的秘方其实就是常年食用常春藤。李隆基派人到太湖寻找姜抚口中的常春藤,果然找到了。李隆基大喜过望,将常春藤作为礼物赏赐给朝中的老臣,并举办宴席与臣工们共同品尝。
此后,姜抚出入庙堂,飞黄腾达,被李隆基封为银青光禄大夫。服用常春藤后,感觉良好的李隆基还心系百姓,颁下谕旨让全国百姓一起服用常春藤。一时间,举国遍寻常春藤,这种植物几乎被消灭殆尽。
狡猾的姜抚并没有就此满足。他寻思着该让李隆基换换口味了,于是又向他推荐终南山的旱藕。李隆基再次深信不疑,派人前往寻找。这一切都被右骁卫将军甘守诚看穿了。他揭露了姜抚的骗局,指出常春藤和旱藕都是普通的植物,被姜抚用来欺骗君臣。
姜抚知道无法再骗下去,便找了一个外出采药的借口,偷偷溜出皇宫,混迹江湖。其实,李隆基是碍于帝王和众大臣的颜面,故意放走他的。
姜抚来到民间后,依然打着曾经帮助皇上的招牌继续招摇撞骗。百姓们不明内情,对这个御用养生大师顶礼膜拜。期间,有一个名叫荆岩的人,学识渊博,对近代人物了如指掌,对姜抚的行径也有所了解。但他并未公开揭露,而是选择了沉默。
荆岩探访姜抚传奇
荆岩一日特地登门拜访了传奇人物姜抚,对他提出了心中的疑惑:“大师您的真实年龄究竟是多少?”姜抚在回答时流露出一种神秘感,他吹嘘道:“我的年龄之大,连我自己都无从知晓。我只知道我是历经风霜的梁朝人。”
荆岩的好奇心驱使他继续追问:“大师在梁朝时期是选择出仕为官,还是隐世修炼呢?”姜抚透露出他曾经的荣耀:“我曾在西梁州担任节度使。”这句话引起了荆岩的质疑。他反驳道:“梁朝地处江南,哪来的西梁州?”显然,姜抚只擅长自我吹嘘,却缺乏最基本的历史常识。荆岩的话语当场戳破了他的谎言。面对荆岩的质疑和周围人的笑声,姜抚羞愧得无地自容。
姜抚的虚荣和自大似乎在此刻遭到了严厉的惩罚。不久后,他的内心承受不住这份沉重的羞愧,仿佛失去了面对世界的勇气。羞于见人的姜抚在短短几天内竟然离世而去。他的离去让人们议论纷纷,对荆岩的敏锐和智慧给予了高度评价。这个故事的结局令人感慨万分,也提醒人们真实与知识的重要性。而那些善于伪装和炫耀的人,最终只会让自己陷入尴尬和困境。而荆岩的敏锐和诚实无疑为这个故事增添了不少色彩。在这个故事中,我们看到了虚荣的代价,也看到了真实与知识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