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疫苗接种攻略 儿童什么情况下不能打疫苗

儿童疫苗接种全攻略:你需要知道的事

随着孩子的茁壮成长,疫苗接种成为每位家长不可忽视的重要事项。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免疫系统最脆弱的阶段是从出生到学龄前期。为了孩子的健康,我们必须了解应该接种哪些疫苗,以及在什么情况下儿童不宜接种疫苗。

在我国,疫苗分为两类:

一类疫苗是免费提供的免疫规划疫苗,所有儿童都应按照规定及时接种。这些疫苗包括卡介苗、脊髓灰质炎疫苗、乙肝疫苗、百白破疫苗、白破疫苗、麻风疫苗、麻腮风疫苗、A群流脑疫苗、A群C群流脑疫苗、乙脑疫苗以及甲肝疫苗。这些疫苗是孩子们健康成长的“守护者”,必须按时完成接种。

二类疫苗是公民自费并知情的非免疫规划疫苗,虽然需要自费接种,但对于保护孩子的健康同样重要。世界卫生组织最优先推荐儿童接种的疫苗包括肺炎疫苗和流感嗜血杆菌疫苗(Hib疫苗)。还有流感疫苗、水痘疫苗、手足口疫苗以及轮状病毒疫苗等。

根据今年3月国家卫健委发布的《国家免疫规划疫苗儿童免疫程序及说明(2021年版)》,儿童疫苗接种有了新调整。其中,补种年龄从“<14周岁”调整为“<18周岁”;明确了左右大腿为可选接种部位;对于一些特定情况,如生理性和母乳性黄疸、单纯性热性惊厥史等,并不属于疫苗接种禁忌症。还调整了脊灰疫苗与麻腮风疫苗的免疫程序。

那么,在什么情况下儿童不能接种疫苗呢?

1. 体温超过37.3℃;

2. 重度营养不良、严重佝偻病、贫血等;

3. 处于疾病急性期,如正在腹泻、严重咳嗽等;

4. 近期受过外伤或做过手术;

5. 过敏体质或患哮喘、荨麻疹且在过敏发作期;

6. 患严重皮炎或有皮肤感染、湿疹;

7. 患有心脏病、肝炎、肾炎、活动性结核病;

8. 腋下或颈部淋巴结肿大;

9. 有脑病或神经系统损伤,如脑炎后遗症、癫痫等。

儿童接种疫苗后的注意事项:

1. 接种后需留在医院观察半小时左右。

2. 避免用手触摸处。

3. 留意宝宝的反应,如有不适应立即处理。

4. 接种后两三天内避免做剧烈运动。

儿童接种疫苗时需带上预防接种证。这个本子记录了孩子的疫苗接种情况,是将来入学的重要凭证。请家长们务必重视,按照规定的时间和程序完成孩子的疫苗接种工作,为孩子的健康保驾护航。作为家长,我们在陪伴孩子接种预防针时,需要注意携带一些必备物品,确保孩子的舒适和安全。

水杯和水是必不可少的。打完预防针后,孩子需要多喝水来加速身体的新陈代谢,促进毒素的排出。妈妈们在出发前一定要记得为孩子带上足够的水杯和水。

小被子也是宝宝接种预防针时的必备之物。尤其是在冬季,天气寒冷,宝宝容易感到寒冷。妈妈可以给宝宝披上小被子保暖。如果宝宝比较小,还可以用杯子给宝宝披上,让宝宝感到温暖舒适。在夏季,可以携带薄款的丝巾,如果防疫站的空调温度过低,可以用丝巾包裹宝宝,避免宝宝受寒。

衣服外套也是必不可少的。春、秋、冬三季气温波动较大,宝宝在接种预防针后可能会感到寒冷。妈妈可以给宝宝穿上带有的外套,让宝宝感到温暖舒适。较小的宝宝还需要携带奶瓶和奶。接种预防针后,需要在防疫站停留半小时观察宝宝的情况。如果宝宝饿了,妈妈可以立即为他们准备奶粉或母乳。

对于使用尿不湿的宝宝,妈妈一定要带上足够的尿不湿。接种预防针需要一段时间,如果宝宝在此期间突然需要换尿布,妈妈可以立刻为他们更换,保持宝宝的舒适和卫生。

在带孩子接种预防针时,妈妈们需要准备充分,携带必要的物品,确保孩子在接种过程中的舒适和安全。

上一篇:与董文华:两人的故事与关系介绍 下一篇:没有了

Copyright@2015-2025 www.xinxueguanw.cn 心血管健康网版板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