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独乐乐”不如“众乐乐”应积极开展社交
(由Gettyimages供图)
远离“电视儿童”的困扰,老年人久坐易引发抑郁、心肌梗塞等疾病。家人应鼓励老人积极参与社交活动,融入社区,享受多彩晚年。
据广州市老龄委、老年协会和中山大学人口研究所联合调查显示,广州七成退休老人的娱乐生活首选看电视。这一趋势不仅仅局限于广州,几乎全国的老年人在生活中都属于“电视儿童”。尽管有时并未全神贯注地观看,但仍长时间坐在摇椅、沙发上,面对电视发呆。
中国已步入老龄化社会,晚年生活的质量对老年人的身心健康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如果老年人长时间久坐,不仅可能导致生活质量下降,还可能引发抑郁、心肌梗塞、高血压、冠心病和癌症等疾病。
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神经内科刘中霖副教授指出,老年人不应独守家中当“电视儿童”,而应积极参与社区集体活动,以促进身心健康。他表示,每个人都生活在一个特定的社会群体中,需要与他人交流、社交,这对老年人的身心健康尤为重要。
对于刚刚退休的老人来说,他们可能会感到失落和孤独。积极投身社区或兴趣小组,重新开展社交活动,可以帮助他们走出低潮,丰富晚年生活。家人也可以帮助老人制定生活计划,让他们每天都有明确的目标和任务,增强生活的意义和价值。
专家指出,即使内向的老人也渴望热闹和玩耍。社区里的集体舞蹈活动是一种很好的选择,它不仅能活动筋骨、促进血液循环,还能增强老年人的社交互动。旅游也是另一种有益的活动,可以让老人感受到人生的乐趣,认识到自身的价值。
刘中霖表示,老年抑郁症是一种常见的心理疾病。对于那些不擅规划的老人,家人应该帮助他们制定生活计划,并鼓励他们在日常生活中发挥余热,尽可能独立完成力所能及的事情。这样不仅可以提高他们的生活质量,还能增强他们的自信心和成就感。我们应该鼓励老年人积极参与社交活动,让他们的晚年生活更加丰富多彩和健康快乐。在人生的岁月里,老年人经历了岁月的沉淀和生活的磨砺,他们拥有丰富的经验和智慧。随着岁月的流逝,他们的生理功能逐渐衰退,社会地位也可能有所下降,内心难免会产生一些苦闷和不安。在这个过程中,他们需要的不仅仅是物质上的照顾,更重要的是心灵上的关怀和理解。对此,刘中霖先生提出了他的观点:“多哄哄老人是非常有必要的。”
如果子女在照顾老人的过程中,事事代劳,虽然表现出孝心,却也可能让老人产生老而无用的感觉。这种感觉可能会让他们的自尊心受损,甚至影响他们的兴趣爱好。因为老人和孩子一样,他们的心理可能更加敏感和脆弱。作为子女,我们需要更多地关心和理解他们,给予他们足够的尊重和关注。
当老人在家里唠叨甚至发脾气时,我们不应该置之不理或者针锋相对。因为他们的情绪可能是源于内心的苦闷和不安,需要找到一个发泄的出口。我们应该耐心地倾听他们的感受,理解他们的情感。我们要像对待孩子一样,用更多的耐心和关爱去哄他们,让他们感受到温暖和关怀。
老年人的生活经历是他们宝贵的财富,他们的人生智慧是值得我们学习和尊重的。让我们在照顾老人的过程中,多一份理解和耐心,让他们的晚年生活更加温馨和幸福。正如刘中霖先生所说:“把老人当孩子来哄”,让我们用爱和关怀去温暖他们的心灵,让他们在爱的阳光下感受到生活的美好。
让我们共同关注老年人的心理健康,让他们在晚年生活中感受到社会的温暖和关怀。让我们一起行动起来,为老年人的幸福生活贡献一份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