摇滚乐队三大件吉他、贝斯、鼓是如何演变而来
小提琴这一古典管弦乐器,在摇滚乐的广阔天地里,虽有所体现,但并不占据主流地位。它在金属乐这一摇滚乐的巨大分支中,如同流星划过夜空,留下绚烂的轨迹。在旋律金属、新金属、古典金属、歌剧金属等丰富的金属乐风格中,小提琴的身影偶尔出现,为音乐增添一抹别样的色彩。
在那些资深金属党摇滚迷的口中,总能听到几个这样的乐队,他们的音乐融合了古典与摇滚,将小提琴等古典乐器与摇滚元素巧妙地结合在一起。这种“鱼龙混杂”的编排和乐器使用并不普遍。
迈克尔杰克逊的音乐也有涉及到摇滚元素,其风格与摇滚乐紧密相连。摇滚乐的意义在于表达叛逆、自由、放纵、独立、愤怒和自我意识,这是一种精神的呐喊。而小提琴这种古典乐器,以其轻柔、高雅、清高、严肃、传统的特质,无法完全融入摇滚乐的风格中。即使偶尔出现在摇滚乐中,也仅仅是“乐器客串”,无法成为主流。
道不同不相为谋,摇滚乐与小提琴等古典乐器的气质不符,它们在音乐道路上的追求不同。而摇滚乐的发展,常常与战争、压迫以及民族和种族之间的矛盾冲突紧密相连。特别是在二战之后,摇滚乐的黄金年代来临,那时候的西方国家出现了“嬉皮士”文化,文学界也出现了被称为“垮掉的一代”的作家。
这一时期的文学作品,如凯鲁亚克的《在路上》或《麦田里的守望者》,以及日本“无赖派”文学巨匠太宰治的作品,甚至后期村上春树的某些作品,都带有一种摇滚的气息,透露出颓废、潦倒、悲伤、愤怒和无奈的情感。这些文学作品中的主题与摇滚乐的风格相契合,共同表达了一代人的心声。
而在50年代到80年代中叶,摇滚乐逐渐落寞。吉他、贝斯、鼓以及重要的键盘等乐器,因为它们的音色散发着狂野、不羁、桀骜不驯的气息,成为了摇滚乐的主要乐器。吉他的出现甚至直接催生了“骨肉皮”这一音乐流派的发展。这些乐器与摇滚乐的风格相得益彰,共同见证了摇滚乐的辉煌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