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尿酸血症有哪些表现及如何诊断

痛风:临床表现与病程解析

痛风,这一过去在中国被认为是罕见的疾病,近年来因营养条件的改善、寿命的延长以及对该病的关注提升,其发现率逐渐增加。特别是在男性中,这种疾病的患病率随着年龄增长更为显著,男女比例约为20∶1,女性大多在绝经后发病。许多国外报告的病例具有阳性家族史,多数为常染色体遗传,少数为伴随性遗传。脑力劳动者和经济条件良好的人群更易发病。痛风病程较长,若预防不当,不仅可能导致关节畸形、肾结石和肾损伤等严重后果,而且可能引发肾功能不全,预后较差。

痛风患者的自然病程和临床表现可以大致分为四个阶段:无症状高尿酸血症期、急性痛风性关节炎发作期、痛风发作间隙期和慢性痛风石性关节炎。

在第一阶段,即无症状高尿酸血症期,血清尿酸盐浓度会随年龄、性别差异而变动。儿童男女无明显差异,但性成熟期后,男性高于女性1mg%,更年期后两者更接近。男性在发育年龄后可能出现高尿酸血症,而女性则大多在更年期后发病。许多高尿酸血症患者可以终生无症状,只有在发生关节炎时才被称为痛风。血清尿酸盐浓度越高、时间越长,发生痛风和尿路结石的几率就越大。痛风的发病年龄在40岁左右达到峰值。

第二阶段是急性痛风性关节炎,这是原发性痛风最常见的首发症状。关节突然发作,典型情况下可在睡眠中健康,却在半夜因脚痛而醒来。症状在几小时内达到高峰,关节及其周围软组织出现明显的肿胀和热痛,疼痛非常剧烈,甚至无法忍受床上用品的覆盖。关节渗出可能涉及关节积液。同时可能伴有头痛、发热、白细胞增多等全身症状。大多数患者在发病前没有前驱症状,但有些患者在发病前可能出现疲劳、全身不适和局部关节刺痛。超过一半的患者从脚趾开始发病,整个过程中约有90%的患者脚趾受影响。其他易发部位包括跖趾、脚踝、膝盖、手指、手腕、肘部和肘关节。第一次发病通常只影响单个关节,但随着反复发作,受影响的关节会增加。痛风发作可在四季发生,但在春季和秋季更为常见。大多数患者在半夜开始发病,局部关节损伤、脚扭伤、穿紧鞋多走路、手术、饱餐饮酒、过度疲劳、寒冷、潮湿和感染等都可能是其诱发因素。

第三阶段为痛风发作间隙期。痛风发作可以自然缓解几天到几周,关节活动可以完全恢复,只留下炎症区域皮肤颜色变化的痕迹,然后进入所谓的间隙期,持续时间从自然月、几年甚至十多年不等。大多数患者在一年内会复发,然后每年发作几次或多年只发作一次。慢性关节炎和关节畸形是痛风发展的结果,表现为关节僵硬畸形、活动受限等。尿酸盐结晶可在关节附近的肌腱、腱鞘和皮肤结缔组织中沉积形成痛风结节(或痛风石)。这些结节大小不一,可在多个部位发生。随着纤维组织的增生,结节质地逐渐变硬。在关节附近的结节由于外表皮菲薄容易溃破成瘘管,有白色粉末状尿酸盐结晶排出。但继发感染较少见。痛风结节的发生与病期和血尿酸盐的增加有关。病程越长,患痛风结节的几率越大。短期质软结节可通过限制嘌呤饮食和使用降尿酸药物缩小甚至消失,但由于纤维增生长期质硬结节则不易消失。

最后阶段涉及肾病表现。大约三分之一的痛风患者经历了较长时间的发展过程表现出三种形式:痛风肾病最为常见表现为尿酸盐晶体沉积在肾组织引起的间质性肾炎早期仅有蛋白尿和显微镜血尿容易被忽视随着病程进展最终可能导致慢性氮血症发展到尿毒症组阶段肾功能受损特别是浓缩功能损伤夜尿增多尿比例低等病情进一步发展恶化后果严重不容忽视。(待续)痛风,一种因尿酸盐结晶沉积而引发的疾病,常常伴随着一系列并发症,如高血压、动脉硬化、肾结石及尿路感染等。在大约17%至25%的痛风患者中,肾功能问题可能是导致生命终结的重要因素。

当痛风患者的身体突然出现急性肾功能衰竭的症状时,这往往是由于大量尿酸晶体广泛阻塞肾小管腔,造成尿流梗阻。如果采取积极的治疗措施,如多喝水、使用碱性药物、降低血尿酸等,病情往往可以得到恢复。

尿路结石在痛风患者中也很常见。大约20%至25%的原发性痛风患者会并发性尿酸性尿路结石,而继发性高尿酸血症患者的尿路结石发病率更高。这些结石可能随着尿液排出,也可能引起肾绞痛、血尿和尿路感染等症状。

痛风患者常常与一系列其他疾病相伴,如高血压、高脂血症、动脉硬化、冠心病及糖尿病等。在老年患者中,心血管因素往往是导致死亡的主要原因,超过肾功能不全的因素。尽管痛风与这些疾病之间可能没有直接的因果关系,但可能与肥胖、饮食、饮酒等共同因素有关。通过限制饮食和减肥,通常可以控制高尿酸血症、糖尿病、高血压和高脂血症。

继发性痛风主要发生在增生性疾病中,如急性和慢性白血病、红细胞增多、多发性瘤等。在肾病、高血压、动脉硬化的晚期,由于肾功能衰竭和尿酸排泄困难,血尿酸增加。这类患者的血尿酸浓度通常高于原发性患者,且尿路结石的发生率也很高。但由于病程可能并不长,关节症状不如原发性患者那么典型,容易被原发性疾病所掩盖,因此不易被发现。

青少年和儿童的痛风则较为罕见。偶尔在特定的疾病如肝糖原沉着症中,因葡萄糖-6磷酸酶缺乏导致血糖下降,增加糖原分解,产生过多乳酸,抑制肾小管尿酸排泄,导致高尿酸血症。另一疾病Lesch-Nyhan因次黄嘌呤-鸟嘌呤磷酸核糖转换酶缺乏导致尿酸合成增加,尿酸血症明显升高。

对于突然出现的脚趾、足底、脚踝、膝关节等单关节肿胀疼痛,尤其是中年以上男性并伴有血尿酸盐增加的情况,应考虑痛风的可能性。通过滑囊检查发现尿酸盐晶体即可确诊。

痛风,一个可能带来严重并发症的疾病,需要我们时刻关注,及早诊断和治疗,以避免更严重的后果。

上一篇:用生姜治面肌痉挛好了?真的吗? 下一篇:没有了

Copyright@2015-2025 www.xinxueguanw.cn 心血管健康网版板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