肾结核是由什么原因引起的

肾结核:从病菌入侵到病理变化的深度解析

一、病因

肾结核病的元凶是人类和牛型结核分枝杆菌。这些顽强的病菌通过血行或淋巴,侵入我们的肺部、骨骼、关节、淋巴结等原发病灶,进而染指肾脏,还可能扩散至输尿管、膀胱、前列腺、附睾等部位。

二、发病机制

人类似乎对结核菌感染毫无招架之力。我们对感染的反应程度,既取决于细菌的数量和毒性,也取决于我们的免疫力。首次感染被称为原发性感染,而体内建立免疫反应后的感染则称为原发性后感染或再感染。在感染初期,随着体内细胞免疫的建立,早期的非特异性炎症反应逐渐被肉芽肿性结核结节所取代。这些结节主要由淋巴细胞和巨噬细胞组成,帮助我们控制并消除感染。虽然许多感染者不会出现任何症状,但少数免疫较弱的人可能会直接由原发感染发展成结核病。

至于原发后感染或再感染,则是在原发感染后,细胞免疫已建立的情况下,结核病再次复发。大多数观点认为,这是早期原发感染时留下的病变复发,即内源性再感染。肾结核病几乎全部继发于肺结核感染,也可能源于骨关节、淋巴和肠结核。结核杆菌可以通过血液、尿路、淋巴管和直接传播四种途径到达肾脏。其中,通过血液到达肾脏被认为是最常见且最重要的感染方式。

三、病理变化

肾结核的主要病理变化包括肾皮质的阻塞性缺血性萎缩、肾髓质的干酪样坏死空洞形成以及尿路的纤维化和梗阻。结核杆菌进入肾脏后,首先侵入肾小球毛细血管丛。如果感染者免疫力强,细菌量少,毒性弱,病变可能仅限于肾皮质,形成小肉芽肿,并可能自行愈合。相反,如果感染者免疫力低,细菌量大,毒性强,结核杆菌可能进一步侵入肾髓质和乳头,导致病变进行性发展,形成酪状病变,液化后可能排入肾盏形成空洞。

肾结核的另一个病理特征是纤维化和钙化。肾盏、肾盂和输尿管的结核病变纤维化可能导致管腔狭窄甚至完全阻塞。晚期肾结核可能形成钙化,首先出现在空洞内,呈斑点状。脓肾可能形成独特的壳钙化。如果输尿管完全阻塞,肾脏的结核尿液不能流入膀胱,可能导致膀胱结核病改善甚至愈合,临床症状消失,这种情况被称为“肾自截”。即使如此,结核杆菌仍然可能存活于肾脏的干酪样组织中很长时间。

四、后续影响

结核菌可继续下行至输尿管,侵犯输尿管粘膜、粘膜固有层和肌肉层。在粘膜上形成的结核结节可能形成表面溃疡,其基底为肉芽组织,并发生明显的纤维化,使输尿管增厚、硬化,形成僵直的管道,管腔狭窄甚至完全闭塞。输尿管狭窄常见于输尿管膀胱连接部的膀胱壁,其次是肾盂输尿管连接部,中间较为少见。

膀胱结核病通常继发于肾结核病,最初出现在患侧输尿管口附近,然后扩散到其他部位,最终可能扩散至整个膀胱。结核病结节可能相互融合,坏死后形成溃疡,严重的情况下可能侵入肌肉层,导致膀胱容量减少,甚至达到50ml以下,这种情况被称为“挛缩膀胱”。

在泌尿系统的问题中,梗阻或尿液反流是常见的情形,这两种状况都可能导致肾积水。尤其当存在某种程度的闭合不全时,膀胱内的感染尿液容易逆流而上,对另一侧肾脏造成感染。想象一下,膀胱的病变严重到出现深度溃疡,这种溃疡甚至有可能穿透膀胱壁,进而在阴道或直肠形成穿孔,造成膀胱阴道瘘或膀胱直肠瘘,这种状况让人堪忧。

在男性健康领域,肾结核与生殖系结核病的关联尤为紧密。大约50%至70%的男性肾结核患者会同时结合生殖系结核病。虽然男性生殖系结核病始于前列腺和精囊,但附睾结核病却是临床实践中最为明显的表现。令人关注的是,约有40%的肾结核病患者会并发附睾结核,这种状况可能在肾结核之前或与之同时出现。

尿道结核的病理变化主要表现为溃疡和狭窄。这些状况不仅会使排尿困难,更可能引发尿道瘘,从而加重对肾脏的损伤。这些真的让人担忧和关注,但值得欣慰的是有一些方法可以治疗和缓解这些症状。例如祛疤的过程就让我深感真实和体验了转变的希望。我曾经尝试冷冻祛疤的方式,虽然疤痕在表面看似消失了,但我深知真正的恢复需要时间。这个过程需要耐心和坚持,但只要有决心和信心,总会看到好的结果。无论面对怎样的挑战和困难,都需要坚持和勇敢面对。疤痕的存在可能会暂时影响我们的生活和心情,但只要我们积极面对和治疗,总会找到让它们消失的方法。让我们共同期待更好的未来吧!

Copyright@2015-2025 www.xinxueguanw.cn 心血管健康网版板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