膜性肾病的治疗

治疗原发性膜肾病一直是一个备受争议的话题。长期以来,糖皮质激素和细胞被用于治疗此病,然而其疗效并不稳定,有时需要几个月甚至几年才能出现自发缓解的迹象。这些药物本身也存在副作用,因此使用需谨慎。为了避免长时间的观察而延误病情,一些专家建议对于持续性的蛋白尿患者,应在治疗前进行为期6个月的密切动态随访,并在此期间给予一般对症治疗和药物治疗。

一般治疗方面,患者应注意休息和活动,确保适度休息有利于肾功能的恢复。在肾病综合征发生时,应卧床休息,增加肾血流量,有利于利尿。饮食也是治疗的关键,当水肿明显时应低盐饮食,限制蛋白质摄入可以延缓肾功能损害的进展。适度的利尿治疗、降脂治疗、抗凝、减少蛋白尿、免疫刺激以及静脉输注免疫球蛋白等都是重要的治疗手段。

对于高脂血症的处理,除了限制饮食外,还可以使用降脂药物如纤维酸降脂药物等。同时考虑到本病的高凝状态,抗凝治疗也是必要的。在减少蛋白尿方面,除了低蛋白饮食外,还可以采用抑制血管紧张素转化酶等药物。免疫刺激剂和静脉输注免疫球蛋白也被用于治疗本病。

关于糖皮质激素和细胞的使用仍存在争议。虽然一些研究表明激素可以暂时性降低尿蛋白并保护肾功能,但其疗效并不稳定且长期使用存在不良反应。不应单独使用糖皮质激素。

对于原发性膜肾病的治疗需要综合考虑患者的具体情况和病情的发展阶段,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患者也需要积极配合医生的治疗建议,注意饮食和生活习惯的调整,以期达到最佳的治疗效果。细胞在肾病综合症治疗中的应用

一、环磷酰胺(CTX)与糖皮质激素联合应用

对于肾功能中度损伤的肾病综合征患者,环磷酰胺(CTX)与糖皮质激素的联合应用展现出显著的治疗效果。在小规模试验中,接受常规泼尼松和环磷酰胺(CTX)(100mg/d)治疗1年的患者,肾功能损伤减轻,蛋白尿水平也有明显降低。一项双盲对照研究指出,泼尼松和环磷酰胺(CTX)与泼尼松单用治疗相比,联合治疗效果没有明显差异。

二、苯丁酸氮芥末与糖皮质激素结合

具体治疗方法为交替使用甲泼尼松龙和苯丁酸氮芥末,疗程为6个月。甲泼尼松龙每日静注1次,连续三天,之后口服甲泼尼龙或泼尼松。下个月则单用苯丁酸氮芥。这种治疗方法对肾功能损害患者疗效各异,有些学者认为只要激素和苯丁酸氮芥的用量适当减少,对患者仍然有益。

三、环孢素(CsA)的应用

环孢素(CsA)在治疗肾病综合症中也表现出一定的效果。在对比试验中,环孢素治疗组的患者蛋白尿减少,肾功能恶化的情况得到延缓。但使用环孢素时,需要注意其可能导致的不良反应,如高血压、血肌酐水平上升以及间质性肾炎等。

四、针对膜性肾病的治疗策略

对于膜性肾病,根据患者的临床症状和组织检查结果确定是否存在高危因素,采取个性化治疗措施。治疗方案包括使用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ACEI)、HMG-CoA还原酶抑制剂等药物,必要时使用利尿剂,以及其他如泼尼松等选择。实验性治疗如静脉滴注IgG也在探索之中。

五、针对有高危因素的肾病综合征患者

对于有高危因素合并肾病综合征的患者,推荐第二天使用糖皮质激素和苯丁酸氮芥末进行治疗。对于老年患者,苯丁酸氮芥末的剂量应减半。这种方法可以延缓肾功能恶化的进展,但部分患者可能无法耐受,中断治疗的原因包括消化性溃疡、抑制、性腺毒性、肝功能损伤等。还可以选择使用环磷酰胺或环孢素进行治疗。

在治疗肾病综合症时,细胞如环磷酰胺、苯丁酸氮芥末和环孢素等被广泛应用。它们与糖皮质激素联合使用,能够有效减轻肾功能损伤,降低蛋白尿水平,延缓肾病恶化的进展。使用这些细胞时需要注意其可能的副作用和不良反应,同时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采取个性化的治疗方案。针对肾病综合征合并高危因素(GFR<50ml/min)的患者,推荐的治疗方案具有极高的专业性和针对性。

对于这类患者,常规使用HMG-CoA还原酶抑制药ACEI是首选,同时辅以环磷酰胺(CTX)的治疗,持续1~2年。泼尼松的使用也极为关键,其用法为隔天1mg/kg,共8周,之后减量至隔天0.25mg/kg,直至疗程结束。

接下来,考虑到苯丁酸氮芥和甲泼尼龙在治疗过程中的重要作用,我们采用隔月疗法,共六个月。具体的操作是,在第1、3、5个月,先以甲泼尼龙0.5~1g/d进行静滴三天,然后在接下来的27天里,给予甲泼尼龙0.4mg/(kgd)。而在第2、4、6个月,患者则需要服用苯丁酸氮芥0.12mg/(kgd),同样持续30天。

还有另一种治疗方案:使用甲泼尼龙每天1g,静滴3~5天后,改为隔天泼尼松1mg/kg,共4周,然后逐步减量。可以选择加用环磷酰胺(CTX)1mg/(kgd)或硫唑嘌呤以增强治疗效果。

原发性膜性肾病NS患者不应单独使用糖皮质激素进行初始治疗。对于这类患者而言,细胞的治疗应主要针对男性、肾功能不全、高血压、严重持续等肾功能恶化的高危患者。研究数据显示,苯丁酸氮芥和环磷酰胺具有短期或长期的毒性作用。环孢素治疗则是一种有效的选择,对于严重或长期高危肾病患者具有显著效果,且选择环孢素治疗膜肾病可以避免细胞的长期毒性。

至于预后方面,膜性肾病的临床自发缓解率在22%至28.5%之间。大量临床资料显示,不论是否接受治疗,膜性肾病患者10年的总存活率大约在83%至88%之间。对于NS患者而言,预后因素包括蛋白尿的程度、年龄、性别、高血压、高脂血症、肾小球滤过率以及肾脏病理变化等。总体而言,女性、儿童、青少年以及继发性(药物)膜肾病患者预后较好。

上一篇:脑梗病人手肿怎样消除 下一篇:没有了

Copyright@2015-2025 www.xinxueguanw.cn 心血管健康网版板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