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养代谢障碍疾病应该如何预防
深化理解,重塑文本:营养缺乏病的预防与合理营养倡导
【前沿提示】
为了有效预防原发性营养缺乏病,深入开展卫生宣传教育与提倡合理营养至关重要。我们必须认识到,合理营养不仅仅是食物的简单分配,更是一种对健康的深思熟虑。在这种理念下,不仅要确保各种食物能满足不同生理阶段对营养素和热能的需求,还要让食物之间的平衡得到妥善安排。这涉及到食物的多样性、膳食制度的合理性以及烹调方法的科学性。
人体需要的营养素复杂多样,没有任何一种食物能够单独为我们提供所有必需的营养。在保障食品供应的我们必须注重食品的合理搭配。这不仅要求主管部门促进主副食品的生产和供应实现合理化和多样化,还要通过广泛的宣传教育,引导公众正确理解并实践主副食、动物性食品与植物性食品之间的合理搭配。还要强调合理烹调的重要性,并建立起定时、定质、定量的膳食制度。我们需要纠正那些诸如暴饮暴食、偏食、滥用滋补食品或过分强调营养强化食品等不良饮食习惯。
为防止营养缺乏病的发生,各地的卫生主管部门和医疗卫生系统需要建立人群营养状况监测系统。借鉴WHO营养监测讨论会的建议,我们应采取多元化的营养状况监测指标,包括人群健康状况调查、社会经济和农业资料分析以及社会营养条件评价等方面的指标。这其中涉及到的健康状况指标十分广泛,如新生儿体重、各年龄组的体重和死亡率、哺乳方式、特殊营养缺乏病的新发病例等。
不同年龄段的每日营养推荐摄入量
婴儿期 (2~4kg体重)
- 能量:按需提供,以体重为基础进行计算
- 蛋白质:120/kg体重
- 脂肪:根据能量需求调整
- 钙:15mg/kg体重
- 铁:10mg/kg体重
- 锌:3mg/kg体重
- 硒:2μg/kg体重
- 碘:15μg/kg体重
- 视黄醇当量:40μg/kg体重
- 维生素D:40μg/kg体重
- 维生素E:200μg/kg体重
- 硫胺素:0.4μg/kg体重
- 核黄素:0.4μg/kg体重
- 烟酸:4.0μg/kg体重
- 抗坏血酸:30μg/kg体重
初生至6个月
- 能量:按需提供,以体重为基础进行计算
- 蛋白质:100/kg体重
- 钙:15mg/kg体重
- 铁:10mg/kg体重
- 锌:3mg/kg体重
- 硒:2μg/kg体重
- 碘:15μg/kg体重
- 视黄醇当量:40μg/kg体重
- 维生素D:40μg/kg体重
- 维生素E:200μg/kg体重
- 硫胺素:0.4μg/kg体重
- 核黄素:0.4μg/kg体重
- 烟酸:4.0μg/kg体重
- 抗坏血酸:30μg/kg体重
儿童期 (分性别和年龄段)
- 能量:根据年龄段和性别有所不同
- 蛋白质:随年龄增长而增加
- 钙、铁、锌、硒、碘、视黄醇当量、维生素D、维生素E等营养素的推荐摄入量也随年龄和性别有所变化。
成年期
- 能量:根据性别、体重和劳动强度有所不同
- 蛋白质:根据性别和劳动强度有所调整
- 其他营养素的推荐摄入量也根据性别、年龄和劳动强度进行调整。
特殊人群
- 孕妇:随着妊娠期的不同,能量和营养素的推荐摄入量有所调整。
- 乳母:在哺乳期间,能量和营养素的推荐摄入量相应增加。
- 老年前期和老年期:随着年龄的增长,能量和营养素的推荐摄入量会有所变化。
地方性营养缺乏病流行的地区
- 除了进行宣传教育外,还应采取面向群体的防治措施,确保每个人群都能获得足够的营养。
回望上世纪,我国在粮食生产上也有着明确的规定。生产九二米和八一面的规定不仅提升了原粮的成品率,更在保障粮食质量上迈出了重要的一步。与精白米和精白面相比,这些规定下的产品富含维生素和无机盐,从而成功地预防了脚气病的发生,这一举措充分展现了我们在保障国民健康饮食方面的决心和智慧。
对于生活在特殊环境或接触有毒物质的作业人员,他们的营养需求尤为特殊和重要。为此,各相关部门应与公共食堂紧密合作,为他们提供针对性的保健膳食。遗憾的是,目前一些单位采取发放"营养费"的方式并不能真正满足他们的需求,这种做法显然不够细致和精准,无法针对性地满足他们的营养需求。
为了预防继发性营养缺乏病的发生,我们不仅要对引发营养缺乏病的疾病进行积极治疗,还要做好营养指导和病人饮食的管理。针对每个病人的具体情况,我们应提供足够的营养素和热能。因为许多药物可能影响营养素的吸收和利用,在选用治疗药物时,我们必须考虑到这一点,对某些营养素的供给进行必要的补充。我们的目标不仅是治疗疾病,更是通过科学的营养管理,预防疾病的发生,促进全民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