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尿路感染治疗前的注意事项
治疗策略
一、一般治疗
在急性期,患者需卧床休息,充足的水分摄入有助于身体康复。饮食应以易消化、充足的热能和蛋白质为主,为身体提供必要的营养支持。
二、抗感染治疗
1. 药物选择:
针对尿路感染的药物选择,需根据尿感的定位诊断和病原体进行。对于上尿路感染,应选用血肾浓度高的药物;对于下尿路感染,则应选用尿浓度高的药物。需根据病原菌及其药物敏感性试验进行药物选择,确保使用低物。对于婴儿患者,应采取积极有效的治疗方法,如伴有呕吐和萎缩,建议静脉用药。头孢菌素类抗生素,特别是第二代和第三代头孢菌素,表现出良好的治疗效果。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安美汀)也被广泛应用。喹诺酮类药物虽然具有很强的抗菌作用,但7岁以下儿童应谨慎使用。磺胺甲唑(SMZ)、呋喃妥因(呋喃坦啶)适用于治疗下尿路感染。对于真菌引起的尿路感染,可选择抗真菌药物。
2. 疗程:
儿童膀胱炎和肾盂肾炎的临床区分困难,且新生儿和婴儿尿路感染合并畸形的比例较高,因此短期疗法(包括单剂量疗法和3天疗法)不宜在儿童中推广。对于急性尿路感染儿童,复发和重新感染的机会大于2周的常规疗法。只有5岁以上的患儿,在尿路无畸形的情况下,才考虑短期治疗。第一次尿路感染经过有效的抗菌治疗后,需进行至少为期一年的随访。
三.复发再感染治疗:
急性尿路感染在经过合理的抗菌治疗后,多数会在几天内消失并治愈。约有50%的患儿在治疗后一个月内会复发。复发的原因包括抗菌药物选择不当、耐药菌株出现、L型细菌的存在、尿路结石以及病原菌的问题等。针对这些原因,需要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包括更换抗生素、加大剂量、延长疗程、选择长期低剂量抑菌治疗等。
四、无症状菌尿、慢性肾盂肾炎及尿路畸形的治疗:
对于无症状菌尿,大多数情况不需要治疗。如果患儿存在尿路梗阻、膀胱输尿管反流等尿路畸形,或继发性感染可能留下肾脏疤痕,应积极进行治疗。慢性肾盂肾炎的治疗包括内科保守治疗和外科治疗,对于尿路畸形或尿路梗阻,应尽快进行手术。通过尿路畸形的矫正和积极的抗感染治疗,可以显著降低尿路感染急性发作的数量,并降低肾疤痕形成的风险。
对于尿路感染的治疗,必须综合考虑各种因素,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确保患儿能够得到有效治疗并尽快康复。重视儿童尿路感染的早期预防与干预
尽管儿童尿路感染在多数情况下能够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但仍有一部分特殊病例需要我们重点关注。对于那些患有早期疾病和肾疤痕形成的慢性尿路感染的孩子们来说,他们可能会面临更为严峻的健康挑战。这些孩子有可能逐渐发展为高血压、进行性肾损伤,甚至最终可能导致慢性肾功能衰竭。我们应对此给予足够的重视。
儿童,特别是婴儿期的孩子,他们的身体各项机能尚未完全发育成熟,对于疾病的抵抗力和自我修复能力相对较弱。尿路感染的发生,可能会对他们的健康造成较大的影响。预防儿童尿路感染的发生,以及早期发现、早期治疗,显得尤为重要。
家长们需要密切关注孩子的身体状况,一旦发现孩子出现尿路感染的症状,如尿频、尿急、尿痛等,应立即就医。对于已经确诊为尿路感染的孩子们,家长要积极配合医生的治疗方案,确保孩子按时服药,完成治疗。也要关注孩子的饮食、生活习惯等方面,帮助他们养成良好的生活方式,增强身体的抵抗力。
对于那些患有早期疾病和肾疤痕形成的慢性尿路感染的儿童,除了常规的治疗和护理外,还需要定期进行肾功能检查,以便及时发现并处理可能出现的肾脏问题。他们还需要避免一些可能加重肾脏负担的因素,如感染、药物等。
儿童尿路感染不容小觑。我们应对此给予足够的重视,特别是对于患有早期疾病和肾疤痕形成的孩子们,更要加强预防和干预。让我们共同努力,为孩子们的健康成长保驾护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