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医治疗流感的常规方法
一般治疗:
呼吸道隔离一周或直至主要症状消失。患者需卧床休息,充足的水分摄入是必要的,同时应给予易消化的流质或半流质饮食。保持鼻咽和口腔的清洁,同时补充足够的维生素C、维生素B一以预防并发症的发生。
对症治疗:
针对发烧和头痛的患者,我们应进行相应的对症治疗。特别需要注意的是,对于16岁以下的患者,应避免使用阿司匹林退热药,因为它可能与Reye综合征的发生有关。对于高烧、食欲不振、呕吐的患者,应进行静脉补液。在补液过程中,应根据患者的身体状况、药物性质以及补液总量综合考虑滴速。通常,成年人的滴速应控制在每分钟40滴至80滴的范围内。过快地补液不仅会降低药物的效果,还可能引发一系列严重症状,如心力衰竭、肺水肿等。在补液过程中,医生应密切观察患者是否出现胸闷、气短、心跳加速等症状。
抗病毒治疗:
1. 离子通道M2蛋白阻抑剂:
金刚烷胺适用于多种神经系统疾病,如帕金森病综合征等。在预防或治疗由亚洲甲级联赛-Ⅱ流感病毒引起的呼吸道感染方面也有一定效果。口服时,成人常用量为每次100mg,每日1至2次。肾功能障碍者需减少剂量。对于儿童,剂量需根据年龄和体重进行调整。
金刚乙胺主要用于治疗由A型流感病毒引起的畜禽疾病及畜禽感冒,具有解热和提高体液免疫力的作用。金刚烷胺经肾脏排泄,肾功能不良的患者需慎用或减少剂量。
2. 神经氨酸酶抑制剂:
由于神经氨酸酶对流感病毒的复制和传播具有关键作用,神经氨酸酶抑制剂成为了一个重要的抗病毒策略。理论上,这类药物对A、B流感病毒均有效。
扎那米韦适用于成人和12岁以上青少年患者,通过口腔吸入给药。使用方法应在主治医生的指导下进行。本产品每天使用两次,间隔约12小时。即使患者感觉症状好转,也应完成5天的治疗。使用扎那米韦时,患者应尽可能保持固定的剂量间隔(如早晚)。使用扎那米韦并不能降低流感传染的风险。奥司他韦(达菲)通过抑制病毒从被感染细胞中释放来减少甲型或乙型流感病毒的传播。其主要的不良反应包括消化道不适、呼吸系统不良反应以及中枢神经系统的不良反应。
3. 其它抗病物:
鼻内给予的大颗粒气溶胶干扰素α可以抑制甲型流感病毒复制并减轻临床症状。其局部毒性较明显,限制了其应用。在使用任何药物之前,都应详细阅读药品说明书并遵循医生的建议。关于双特异性单克隆抗体的研究,其潜力巨大,正在受到广泛的研究关注。这种抗体有望阻断新冠病毒中的NP蛋白与宿主细胞蛋白之间的关键性相互作用,进而遏制病毒的复制过程。这对于治疗新冠病毒感染具有重要意义。
另一方面,对于继发性细菌感染的治疗,我们需要高度重视并根据具体情况进行精准治疗。通过对患者提供的标本(如痰液)进行细菌培养,以及进行药敏试验,我们可以更准确地了解细菌的种类以及对哪些药物敏感。这是选择有效抗菌药物的关键步骤,也是治疗继发性细菌感染的重要环节。
在临床实践中,医生会根据细菌培养和药敏试验的结果,为患者选择最恰当、最有效的抗菌药物。这不仅提高了治疗的成功率,也降低了因药物选择不当而导致的治疗失败和细菌耐药性的风险。
对于继发性细菌感染的预防同样重要。在治疗过程中,我们需要密切关注患者的病情变化,及时采取措施防止细菌感染的发生。这包括加强患者的营养支持、提高免疫力、合理使用抗生素等。
治疗新冠病毒引发的感染是一个复杂而严谨的过程。我们需要深入研究双特异性单克隆抗体等新型治疗方法,并严格遵循临床实践指南,确保患者得到最有效的治疗。我们也需要重视继发性细菌感染的预防和治疗,通过科学的方法选择有效的抗菌药物,提高患者的治愈率和生活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