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行者腹泻的病因
旅行者的腹泻之谜探寻其背后的多元病原体
旅行,总是让人充满期待,腹泻这个不期而至的“伴侣”却给旅途带来不小的困扰。旅行者腹泻(DT)的背后隐藏着怎样的秘密?让我们一起深入解析其病因,探寻其背后的多元病原体。
DT并非简单的气候、食物或水土不服等环境因素所导致,实际上,它是一种具有传染性的疾病。其病原体五花八门,包括细菌、病毒、寄生虫、真菌等。其中,原虫和蠕虫感染也时有发现。近年来,随着微生物学鉴定技术和分子生物学的发展和应用,临床上不断发现新的肠道病原体,然而仍有20%~35%的腹泻患者病因未明,被称为“非特异性急性胃肠炎”。
病原体的种类和比例,如同一幅丰富多彩的画卷,各地各有不同。它主要取决于当地流行的致病菌谱、流行菌(毒)株和当地人的免疫状况。例如,全世界都有毒大肠埃希杆菌(ETEC)被认为是最常见的病原菌,占40%~70%,尤其在非洲和中美洲,其高检出率令人瞩目。除此之外,粘附-积聚性大肠杆菌(EAEC)也在全球范围被认为是仅次于ETEC的旅行者腹泻病原体。志贺菌在世界各地普遍存在,而空肠弯曲菌在前往亚洲的旅行者中更为常见。虽然霍乱在部分地区是一种重要的腹泻疾病,但它对旅行者的打扰相对较少。
值得一提的是,腹泻往往并非单一病原体所致,而是由多种病原体混合感染引起的。国内部分学者对多个省市的旅行者腹泻患者进行的病原学和感染因素调查就发现,共检测出14种118种致泻菌。在泰国的一项研究中,甚至有33%的DT病例检测出2~4种病原体。还有l0%~30%的病例未发现病原体,这可能与饮食习惯的改变和非病原体因素等有关。
旅行者腹泻是一个复杂的疾病,其病因多样且多变。深入解析其背后的病原体,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和预防这一疾病。旅行者在享受异国风情的也要关注自己的健康,做好预防措施,避免受到不必要的困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