苔藓型外阴白斑是怎么回事
外阴白斑,这一在女性中常见的妇科疾病,其发病率极高,治疗过程相对复杂,且存在复发可能。其中,苔藓外阴白斑是较为常见的一种类型,或许有许多女性对其并不十分了解。今天,我们就来详细解读一下这种疾病。
苔藓硬化外阴白斑可发生于任何年龄段,以40岁左右的女性多见。其主要病理变化包括表皮增厚、表皮基底色素流失和真皮浅血管减少,导致外阴皮肤或粘膜的颜色变浅,甚至呈现白色。病理特征表现为表皮过度角化,角栓形成,表皮萎缩变薄,黑素细胞减少等。
其临床症状主要表现为外阴瘙痒,瘙痒程度较增生性营养不良为轻,有时伴有疼痛症状。病变区域通常涉及阴唇、阴蒂、后联合甚至肛门周围。患者常出现皮肤黏膜变白、变薄,阴唇大小变化,阴蒂萎缩,干燥弹性差,易出现皲裂。严重时,小阴唇消失、变平,阴蒂包皮粘连,阴道外口狭窄,可能导致困难或疼痛。
若女性在更年期发病,会出现阴唇皮肤变薄,伴有瘙痒和刺痛感,外阴萎缩,阴道口狭窄,影响。幼儿期患病者则主要表现为排尿后局部刺激不适,或瘙痒、疼痛。
检查可见大小阴唇或肛周出现白色病损区,皮肤变薄,伸展性减弱。至青春期后,多数患者的病变可自行消失。主要症状为病变区发痒,但症状通常较增生型病变为轻。晚期则可能出现困难,病变累及外阴皮肤粘膜和肛周围皮肤。除了皮肤或粘膜变白、变薄、干燥易皲裂,还会失去弹性,阴蒂多萎缩且与包皮粘连,小阴唇平坦消失。
晚期阶段,皮肤薄如纸,阴道口挛缩狭窄,只能容纳指尖。患者则可能表现为小便或大便后感觉外阴、肛周不适。外阴和肛周区域出现锁孔状珠黄色花斑或白色病变。
了解苔藓外阴白斑疾病对于女性健康至关重要。许多疾病并非我们不知道,而是我们未能深入了解或关注。女性的健康需靠日常生活中的自我关注和照顾,不可忽视身体健康信号,要时刻提高警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