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过敏性紫癜肾炎的治疗方法
治疗与预后:过敏性紫癜
一般治疗:
在急性期,患者需卧床休息。若存在明确的过敏原,应立即进行脱敏治疗。若过敏原尚不明确,医生将探寻是否存在感染或隐性感染的可能。在此期间,可同步进行抗过敏治疗。若出现出血症状,会采取相应措施进行止血。对于呕血患者,会静脉使用抗酸药物如西米替丁或奥美拉唑。对于出现水肿的患者,则会选用氢氯噻嗪、螺内酯或呋塞米等利尿剂以减轻症状。
肾上腺皮质激素:
肾上腺皮质激素对腹痛有显著的缓解效果,同时在控制出血性皮疹、关节肿痛和蛋白尿方面也有一定作用。虽然对过敏性紫癜血尿无效,但在紫癜肾炎出现大量蛋白尿的情况下,尤其是病理Ⅲ级的患者,肾上腺皮质激素的应用可以显著改善预后。可选择泼尼松,剂量需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确定,通常疗程为1~2周。
免疫抑制剂:
对于Ⅳ~Ⅵ型患者,在使用皮质激素的会联合应用环磷酰胺(CTX)治疗。
抗血小板制剂:
长期口服双嘧达莫对过敏性紫癜肾炎的预防和治疗具有积极意义。
中医中药及其他疗法:
雷公藤多苷片对过敏性紫癜肾炎具有较好的疗效,剂量需逐步调整。硝苯地平能减少过敏性紫癜肾炎的血管炎病变,维生素E也有一定治疗效果。对于Ⅳ~Ⅴ型患者,还可以尝试血浆置换和免疫吸附,以改善肾功能。肾功能衰竭的患者则可能需要透析和肾移植。
预后:
过敏性紫癜的儿童预后通常优于成人,多数患者能完全恢复或仅有轻微的尿异常。预后与临床和病理类型紧密相关。临床表现为肾病综合征和(或)肾炎综合征的患者,病理上若为Ⅲb水平以上,常会有持续的肾损伤,最终可能导致肾功能不全。最近的研究显示,儿童过敏性紫癜性肾炎的患者中,遗留持续肾病或肾炎状态的比例较高,部分患者在10年甚至20年后需要注意肾功能衰竭的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