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演员曾守明登台猝死 哪种死亡叫做猝死?

心脑血管 2017-10-09 11:43心脑血管疾病www.xinxueguanw.cn

4月23日,香港演员曾守明在广州登台演出期间。这则消息经媒体发布后,社会在为曾守明离世感到惋惜之余,猝死也再次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据了解,我国平均每年有180万人死于猝死。那么猝死到底是什么呢?

世界卫生组织(WHO)对于猝死的定义是:正常或者看似正常的人,不可预料地突然发病,并在一个小时内因自然疾病死亡。

猝死(Sudden death,SD)是人类的最严重的疾病之一。不同的文献关于猝死的定义不尽相同,世界卫生组织(WHO)对猝死的定义是:“平素身体健康或貌似健康的患者,在出乎意料的短时间内,因自然疾病而突然死亡即为猝死。”

发病到死亡多长时间是猝死?

从发病到死亡多长时间才能认定为猝死呢?具体的量化时间目前尚公认的统一标准,分别有人认为其从发病至死亡的时间在1小时、6小时、12小时和24小时之内,有人认为也包括48小时之内的死亡者。世界卫生组织认为的时间是6小时之内,但这仅是一家之言。目前公认的是发病1小时内死亡者多为心源性猝死。

哪种死亡叫做猝死?

猝死的定义可以浓缩成6个字,即患者是“因病突然死亡”。这6个字准确精炼地概括了猝死内涵的三要素:

要素一:患者已经死亡。故患者没有死的,一律不能认定为猝死。猝死是终结性诊断,是盖棺定论。因此猝死是只能预防,不能治疗的疾病,任何能够治疗甚至治愈或苏成功的情况都不能称为猝死。

要素二:患者属于自然死亡,即因自身疾病而死亡,死亡起因于患者身体内部因素。而不是死于患者身体的外部因素,不是死于、、、、、高温、暴力、、外伤、麻醉、手术等非自然原因。

要素三:猝死是突然发生的,其发生时间是不可预料的,也就是说患者并没有出现即将死亡的征兆,故没有人认为该患者将要死亡,但死亡偏偏发生了。因此,凡能预料的死亡都不属于猝死。临床最常见的就是终末期疾病的患者,如晚期、各种疾病的晚期等,患者的生命逐渐走向尽头,临床上的相关表现有目共睹,一旦患者离去,此种死亡就不是猝死。

Copyright@2015-2025 www.xinxueguanw.cn 心血管健康网版板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