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脏震击猝死综合征

心脑血管 2017-10-09 11:03心脑血管疾病www.xinxueguanw.cn

发病高峰年龄是青少年,70%小于16岁,几乎都是男性。绝大多数在棒球运动中发生,其次为垒球和冰球,此外还见于手足球、橄榄球、空手道、曲棍球、拳击等体育项目中,极少数发生在打斗或交通事故等意外中。

其共同特征是胸部受到低能量的钝性撞击,撞击的部位多数在左胸的中部,几乎都在与心脏解剖位置相关的心前区,少数见于剑突部与胸骨上部louis角等部位。 青少年人群容易发生综合征,是因为此年龄段尚处于发育中,胸廓更富有弹性,容易将外来撞击所产生的能量传到心脏,诱发心脏电学不稳定而发生。

随着年龄的增长,胸廓的骨骼不断发育成熟,胸壁也变得更加结实,对突如其来的震击所产生的能量,更多的是被周围组织吸收,而不是直接传至心脏,因此成年人发生心脏震击猝死综合征较少见。

实验证明,适时的刺激心脏,常常引发电学不稳定,如胸部遭到撞击所产生的能量落在心肌极的T波顶端前15~30毫米秒的易颤区,可立即出现心室纤颤;当撞击的能量落在心肌除极的QRS波内,可能引起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Ⅲ°阻滞)。此外,撞击胸部尚可引起,当室性早搏落在心脏的易颤期,即RonT现象,也可能将原来的心脏电稳定打破,出现使人致命的心室纤颤。

心脏震击猝死综合征分为:

(1)原发性心室纤颤:即胸部受到撞击后直接发生心室纤颤,意识消失、与胸部受撞击同时发生。此型约占60%。

(2)继发性心室纤颤:胸部受撞击时直接引发的不是心室纤颤,而是或是心室自搏心律,继而蜕变为心室纤颤。此型被撞击者意识丧失之前有一短暂间隔,可挣扎站起来哭喊、惊叫或等,随即意识丧失、、心脏停搏,此型约占40%。

由于心脏震击猝死综合征预后凶险,约90%的患者来不及抢救或抢救无效而发生猝死。因此,遇到这样的病例要分秒必争进行除颤、心肺复苏,抢救越早心脏复苏的机会越大。不管发生何种心律失常,在无法区别的情况下都应进行“盲目除颤”,例如用拳头垂击心前区,或有节律的按压心脏区,同时进行人工呼吸。

Copyright@2015-2025 www.xinxueguanw.cn 心血管健康网版板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