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绍脑血栓的日常注意事项

心脑血管 2017-10-09 10:44心脑血管疾病www.xinxueguanw.cn

脑血栓是在脑和斑块形成的基础上,在血流缓慢、血压偏低的条件下,血液的有形成分附着在动脉的内膜形成血栓,称之为脑血栓。现在患有脑血栓的人是越来越多。有的甚至是严重影响着他们的日常生活。脑血栓怎么办?这个问题困扰着不少的人。下面为您介绍脑血栓的日常注意事项。

生活起居

1、饮食调整:按照多品种、适量与平衡的饮食原则,安排好一日三餐的食物,多吃对预防有益的食物。据报道,牛奶、鱼肉、黄豆、豆豉、花生、大蒜、洋葱、草莓等对预防血栓是有益的。

2、饮水充足:每日正常饮水量应达2000~2500毫升,对老年人来说,更要水,老年人在不同程度上其血液具有浓、粘、聚、凝的特点,多饮水有利于降低血粘度,减少脑血栓具有浓、粘、聚、凝的特点,多饮水有利于降低粘度,减少脑血检形成的危险性。

3、戒降烟酒:要戒降烟酒,限制食盐摄入量,每天最好不超5克,同时饮食不要肥腻。

4、劳逸结合:用脑要适度,不要持续时间太长,60岁以下者用脑一小时,应休息10分钟左右,60岁以上者用脑半小时,应休息5~10分钟,以免过于而诱发脑中风。

5、生活规律:老年人生活要有规律,因为老年人生理调节和适应机能减退,生活规律,易使代谢紊乱,促进血栓形成。

6、忌饭后就睡:饭后血液聚集于胃肠,以助消化器官之血供,而脑部血供相对减少,同时吃过饭就睡,,可使脑部血供进一步减少,血流缓慢,易形成血栓。因此,最好饭后半小时再睡。

7、体位变化要缓慢:往往发生于夜间,尤其是上厕所时刻。因为夜间本身血流缓慢,加上起床时体位变化,易造成心脑供血不足,所以夜间临厕时一定清醒后,缓慢起床。其实,平时做家务也要注意体位变化不要太快,以免引起脑部缺血。

8、注意天气变化:老年人天气适应能力减弱,过冷过热皆可使血粘度增加,诱发脑中风,因此,气温变化骤冷骤热时一定要采取相应防范措施。

9、控制体重:通过运动消耗体内过多脂肪,以降低血脂减少脑中风危险性。

10、慎用药物:久服催眠药、镇静药、抗精神药、止血药、利尿药、清热药(如方)、防药(如氨茶碱),可使脑中风机会增多。

情志调养

情绪要稳定,经常保持乐观、豁达、愉快的心情,切忌狂喜、暴怒、忧思、悲痛。因为长期精神紧张、情绪波动,易使神经体液调节机能紊乱,引起心脑血液循环紊乱而诱发中风。

气功疗法

老年人存在脑血栓易患危险因素时,在未中风之前,可以采取气功预防,主要有以下几种功法可供参考:升降调息功、中风导引功、导引静坐功、健脑功、舒筋活血功。

按摩疗法

1、推头:用两手大小鱼际按住头部两侧揉动,由太阳穴揉到风池穴,然后改用两手拇指揉风池穴,以达到酸胀为度。

2、按摩涌泉穴:晚上睡前,端坐,用两手拇指分别按摩两足底中心的涌泉穴,或者用左足跟搓右足的涌泉穴,用右足跟搓左足的涌泉穴,各按摩50次,按摩时只能搓向足趾方向,不可回搓。

运动疗法

生命在于运动,运动能使人强壮、长寿。运动的方式很多,如散步、慢跑、太极拳、气功等,根据自己的体质和病情,选择适合自己的运动项目,长期坚持。运动能促进血液循环和降低血脂,增强抗病力。

Copyright@2015-2025 www.xinxueguanw.cn 心血管健康网版板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