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血管疾病的运动系统检查
(2)肌张力:是指肌肉静止松弛状态下肌肉的紧张度。检查时可通过触摸肌肉的硬度及被动伸屈病人肢体时所感知的阻力来判断。肌长力检查必须在温暖的环境和舒适的体位中进行。肌张力减低时,肌内松弛,被动运动的阻力减低或消失,关节的活动范围扩大,肌张力降低可见于下运动神经元病变、小脑病变、脊髓后索病变等。肌张力增高时,肌肉坚硬,被动的阻力增高,关节运动的范围缩小。锥体束损害时所产生的肌张力增高,称为痉挛性肌张力增高,其特点是上肢的屈肢及旋前肌、下肢的伸肌增高更明显,被动运动开始是阻力大,牵伸到一定的幅度时,阻力又突然消失,即“折力现象”;锥体外系损害所致的肌张力增高,称为强直性肌张力增高,其特点是伸肌、屈肌张力均等增高,被动运动时所遇到的阻力是均匀的,故称铅管样肌张力增高,如伴有震颤者,会现出规律而连续的停顿,犹如两个齿轮镶嵌转动,称为齿轮样强直。
(3)肌力:是指肢体作随意运动时肌肉收缩的力量。了解肌力有无减退、障碍的范围及其分布对诊断极有帮助。检查方法是嘱患者上下肢依次作各关节伸、屈运动,并克服检查者所给予的阻力,观察肌力是否正常、减退或瘫痪,并注意瘫痪的部位。一般上肢作上臂的外展、内收、前臂伸屈、腕的伸屈、手指的外展、内收、握拳等;下肢作屈髋、小腿伸屈、足跖及背屈。临床上一般只对部分主要的肌肉和肌群进行检查,在病情需要时尚需对有关的每个肌肉进行分别检查。在检查肌力时,还要注意观察肌肉收缩的速度、幅度和耐久度。
肌力的记录可采用0~5级的级法:
0级:完全瘫痪。
1级:肌肉可收缩,但不能产生运动。
2级:肢体可在床面上移动,但不能抗地心引力抬起。
3级:肢体能抗地心引力而抬离床面,但不能对抗阻力。
4级:能作抗阻力的动作,但较正常差。
5级:正常肌力 。
有些轻度瘫痪用一般方法不能肯定时,可用肢体轻瘫检查法帮助诊断。双上肢向前平举,掌心向下,病侧上肢会逐渐旋前及下垂;患者俯卧,双膝屈曲90°,病侧小腿会逐渐下落。
(4)共济运动:共济运动可通过病人的穿衣、进食、系扣、取物、书写、站立等日常活动来观察,注意其活动是否正确协调,然后可选用下列方法来进行观察:
①指鼻试验:嘱患者先将上肢伸直外展,然后用食指指端触及自己的鼻尖,以不同方向、速度、睁眼、闭眼重复进行,并进行两侧比较。如共济失调,则会出现运动快慢轻重不一,不协调,或手指震颤等;感觉性共济失调的特征是睁眼无困难,闭眼时则发生障碍;小脑半球病变则在接近目标时同侧易异常,且往往超过目标。
②快速轮替动作:嘱患者快速反复地以手拍打床面或桌面,或前臂快速地作旋前旋后动作,或足趾击地面等。小脑性共济失调患者表现为动作笨拙,节律不匀。
③反跳试验:嘱患者闭眼,两上肢向前平伸,检查者用手分别或同时突然向下推动病人前臂。小脑性共济失调者患侧上肢上下摆过度。
④跟膝胫试验:患者仰卧,将一侧下肝伸直抬起,然后屈膝将足跟置于对侧膝盖上,让足跟沿胫骨前缘向下移动。小脑性共济失调患者举腿和触膝时呈现辨距不良和意向性震颤,下移时常摇晃不稳。感觉性共济失调时,患者的足跟不易寻到膝盖,下移时也不能与 胫骨保持接触。
⑤平衡性共济失调的检查:嘱患者双足并拢站立,两手向1前平伸,若闭目后倾斜欲倒,称为闭目难立征(Romber征),小脑性共济失调患者睁眼、闭眼时都站立不稳,闭眼轻度加重;蚓部病变患者易向后倾;一侧小脑半球病变或一侧前庭损害患者向病侧倾倒;感觉性共济失调患者只在闭眼时站立不稳。还可让病人仰卧,嘱其两手交叉于胸前不支撑而坐起,正常人躯干屈曲同时双下肢下压,小脑共济失调患者躯干屈曲同时双下肢抬起,称联合屈曲征。
(5)不自主运动:是指患者不能随意控制的骨骼肌的病态动作。注意观察患者有无舞蹈样运动、手足徐动症、震颤(静止性、动作性)、抽搐、肌束颤动、肌阵挛等。
检查步态时可让患者作普通行走,根据需要可嘱患者闭眼行走,或突然转弯,或后退行走,或横向行走。检查者应观察行走时走态有无异常、起步和停止的情况、伸足和落下的姿势、步伐的大小、行走的节律和方向有无偏斜。常见的步态障碍有以下几种。
①痉挛性偏瘫步态:患者在行走时将患侧骨盆提高,足尖曳地,并向外作半圆形划圈动作,患侧上肢的协调摆动动作缺失,故又称划圈样步态。是由于一侧锥体束损害引起,多见于脑血管疾病。
②痉挛性截瘫步态:患者双下肢伸直,因内收肌张力高,行走时双腿向内交叉,每步都交叉到对侧,形如剪刀,故又称“剪刀状步态”。见于先天性痉挛性截瘫、脑性瘫痪等患者。
③共济失调步态:患者行走时常将两腿分开较远,步行不规则,方向不固定,身体摇晃不稳,状如酒醉,称为“醉汉步态”,多见于小脑病变。由深感觉障碍引起者抬腿过高,足落地沉重,睁眼时稍好,闭眼时不稳,甚至不能行走。
④慌张步态:患者全身肌张力增高,起步和停步困难,走路时身体前倾,步伐细小,足擦地而行,上肢协调摆动动作丧失,状似慌张,又称前冲步态。见于震颤麻痹患者。
⑤跨阈步态:患者行走时或拖曳病侧足部,或为使足尖离地而将患肢抬举很高,如跨越旧时门槛的姿势。见于腓神经麻痹的足下垂患者。
⑥摇摆步态(鸭步):患者行走时骨盆不易固定,臂部左右摇摆,而称鸭步,见于进行性肌营养不良症患者。
(6)立姿和步态:观察患者立位时有无姿势异常。震颤麻痹者显示头部前倾,躯干俯屈,肢体屈曲;小脑蚓部病变者呈现向前、向后或两侧摇晃;小脑半球或一侧前庭病变患者向病侧摇晃倾斜。
高血压
- 心血管造影费用一般多少钱
- 心血管疾病的主要危险因素
- 心血管疾病高危人群有哪些
- 心血管堵塞吃什么能疏通
- 心血管堵塞怎么治疗
- 心血管堵塞吃什么食物好 心血管堵塞吃什么食物好疏通血管
- 心血管检查项目有哪些 心血管检查项目有哪些内容
- 心血管堵塞早期症状 心血管堵塞早期症状有哪些
- 心血管病人吃什么最好 心血管病人吃哪些食物好
- 心血管疾病的八大信号 心血管疾病的八大信号是什么
- 心血管堵塞的十大征兆 心血管堵塞的十大征兆有哪些
- 心血管内科主要看什么病 心血管内科主要看什么病做什么检查
- 心脑血管疾病是怎么引起的 心脑血管疾病是什么原因导致的
- 心脑血管常见的5种疾病 常见的心脑血管病有哪些
- 心脑血管堵塞吃什么药最好 防治心脑血管堵塞吃什么药最好
- 心脑血管最怕10种食物 心脑血管最怕哪些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