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牙结石一定要洗牙吗
关于牙齿健康,有句俗语流传甚广:“牙齿非老而病,乃洗之有道。”洗牙正是维护牙齿健康的重要措施。当牙齿上的牙菌斑和色素沉积过多,形成牙结石后,就可能引发牙周疾病,甚至导致过早失牙。洗牙能有效清除这些牙结石。
关于是否需要洗牙,很多人存在疑惑,担心洗牙后会频繁进行。其实,洗牙并非频繁之举,而是根据牙齿状况决定。如何判断自己的牙齿是否需要洗牙呢?下面将为您详细解读。
一、有牙结石一定要洗牙吗?
洗牙,专业称为牙周洁治,主要目的是清除牙结石。按照规范操作,不会对牙齿造成损伤。清除牙结石后,医生还会进行抛光,使牙面光滑,减少牙结石的再次沉积。如果牙结石较多,洗牙后可能出现敏感症状,但这种情况会很快消失。
二、如何判断自己是否需要洗牙?
1. 观察牙齿是否有食物嵌塞、黄色牙垢等,这些可能是牙菌斑和牙结石的征兆。
2. 检查牙齿是否有龋齿、黑点、牙结石及色素沉积。
3. 注意口腔是否有溃疡、异味或肿胀,患有口腔溃疡或牙龈炎症的人暂不能洗牙。
4. 观察牙龈颜色,看是否有红肿迹象,这可能表示有牙龈炎。
5. 上下牙齿轻叩或用牙刷检查牙齿是否稳定,是否有松动现象。
6. 用冷水刷牙或吃冷热酸甜食物时,牙齿是否有酸、痛、软感或出血现象,以判断牙齿是否过敏。
三、哪一类人暂时不可以洗牙?
1. 出血性疾病患者:如血小板减少症、白血病等,洗牙时易出血。
2. 传染性疾病患者:如急性肝炎活动期、结核病患者等,应在疾病稳定后再洗牙。
3. 口腔软组织炎患者:急性期应避免洗牙,以防炎症扩散。
4. 牙龈恶性肿瘤患者:不宜接受常规洗牙,以防肿瘤扩散。
5. 活动性心绞痛患者:及未能有效控制的高血压和心力衰竭患者,不宜接受常规洗牙治疗。
四、洗牙有没有年龄限制?
在恒牙完全发育成熟之前,不建议进行洗牙或牙齿漂白。因为此时牙齿正在生长发育阶段,过于频繁的口腔干预可能影响其正常发育。
随着儿童的生长发育,小乳牙也经历着成长的过程。在这个阶段,洗牙似乎是一个充满诱惑的选择,因为洗牙能够有效保护口腔,减少龋齿的发病率。操作不当的洗牙却可能带来风险。对于稚嫩的口腔组织来说,不当的洗牙操作可能会导致牙龈、牙根等组织的损伤,影响牙齿的正常发育。医生通常建议,最好等到孩子16岁之后再进行洗牙治疗,以确保口腔健康。
关于洗牙,有一个常见的问题让人关心:洗牙有没有后遗症?比如牙齿敏感、酸痛和出血等。这些状况是否真实存在呢?让我们深入了解下。
洗牙后,有些人可能会经历牙齿敏感的情况。这主要是因为洁治前,牙石包裹着暴露的牙根,隔断了冷热刺激。在洁治后,短期内避免接触过冷、过热的食物,让牙齿逐渐适应,症状便会缓解。洗牙过程中可能会出现牙齿酸痛的感觉。这种状况主要是由于牙根暴露所引起,而这也是牙周病的一种典型表现。牙根对冷、热、酸、甜等刺激都非常敏感。牙周炎症越严重,牙根暴露可能越明显,治疗中的酸痛感也会越明显。至于洗牙过程中的出血问题,这主要是因为菌斑牙石等刺激牙龈发生炎症。如果平时刷牙就出血,说明牙龈炎症已经比较严重了。只有当牙龈完全健康时,洁治时才不会出血。
那么如何避免洗牙的危害呢?坚持认真刷牙、清除牙菌斑等刺激物是关键。洁治后出现的牙缝变大的问题也让许多人苦恼。其实这是长期以来口腔卫生习惯较差的“回报”。原来正常的牙缝是由牙龈乳头充满的,但由于牙石的长期堆积,导致牙龈萎缩、牙根外露,牙缝逐渐被牙石覆盖。清除牙石后,牙缝就会显得很大。牙齿一旦有了缝隙,清洁更为关键,否则容易让菌斑牙石再次刺激牙缝,使其进一步变大。
至于超声波洗牙后的注意事项,一般来说洗牙后不影响进食。但由于牙颈部的牙骨质很薄,有些人会出现敏感症状。这种过敏性的疼痛是激发性的,持续时间短,刺激去除后疼痛即消失。一般不需要特殊处理,多在2周到1个月可以逐渐消失。超声波洗牙后,最重要的自我口腔卫生维护,如采用正确的方法刷牙、使用牙线、牙间刷等,以控制菌斑的形成。只有这样,才能确保口腔的健康与美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