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子人生的境界是懂得向内寻求(庄子说万事随缘一切都是更好的)
释怀什么意思 庄子世间万事转头空,释怀皆在一念间
庄子一念之间的迷与悟,藏着千差万别的两种人生。
01
“世间本无事,庸人自扰之”,我们需要解决的问题,90%以上存在于自己的思想与情绪。
人生更大的问题就是自己的思想,也是情绪之中的问题,很可笑的是,情绪所执念的问题,往往不是当下需要应对的。
举一个最简单的例子,当下这一刻让自己内心痛苦和纠结的问题,通常不是今天发生的,也不是今天要处理的,我们却一直在纠结着。
对于大多数人来说,让他感到焦虑执着的并不是当下的事情,是存在于自己思想之中那些过去的事和未来的事,而且让自己感到万分痛苦和折磨的,都在于内心。
《庄子》之中有这样一句话“凡外重者内拙。”
颜渊有一天问孔子“我曾经在渊中渡水,摆渡的人划船技巧奇妙如神,我问他‘我能学会划船的技术吗’?摆渡人回答‘会游泳的人学几次就会了’,请问他说的是什么意思?”
孔子听了回答说“善游水的人很快能学会划船,是因为对水的熟悉到了忘记水存在的地步,要是能潜水的人,即使未曾见到船也会一见便会划,他是把深水看作丘陵,把翻船看作上坡倒车一样简单,无论船进车退,危险在他面前不会对他产生什么反应,这样的心态会自由自在。
用瓦片做赌注心里轻松,反而易中,用银勾做赌注心里害怕反而易输,用黄金做赌注,心思紊乱。所有的技巧都是一样的,而表现拘谨是他重视万物的缘故。凡是注重外物的,内心自然笨拙。”
这是庄子虚构出来的一番对话,其目的就是表达道家的无为思想,阐述的则是心态与状态的关系。
人只有忘掉精神上的枷锁和负担,才能更加自由轻松,这样的人生也是真正值得追求的人生。
我们在人生这一条路上行走时,很少有人能够做到轻装上阵,所有人都带着两样东西,一个是过去的遗憾和纠葛,一个是未来的焦虑和担忧。
而且最可笑的是,所有人都知道这两样东西对自己没有任何好处,仍然丢不下,就好像我们明白很多道理,却依然过不好这一生一样可笑。
02
有一个禅师告诉他的弟子说“我修行之后,能够做到吃饭的时候就吃饭,睡觉的时候就睡觉。”
他的弟子特别疑惑的问“难道世俗之人不是这样吗?”
禅师继续说“世俗之人不是这样,他们吃饭的时候也在忧虑事情,睡觉的时候也在忧虑事情,导致食不安寝不寐,而我能够抛开所有的焦虑情绪,让自己安心的吃饭,安心的睡觉,这就是修行的境界。”
对于人生来说,不管是想要追求人生的厚度,还是追求人生的轻松和自由,我们要做的一点就是去除心里面的枷锁和焦虑。
这个概念并不是简单的“无欲无求”,因为我们作为世俗之人不可能完全脱离物质而存在。
我们需要保持对事情的态度,而我们所说的“放下枷锁”,是对于思想的修正,是对于灵魂的富养。
两者有本质的区别,能够分清彼此的关系,也是我们今天强调的核心。
做事只动脑,不动心。仅将自己的思维放在当下,不忧虑过去和未来,甚至有意提醒自己,用这样的思维塑造任何时刻的心理状态,你就会发现逐渐的内心会越来越轻松。
《菜根谭》说鱼得水游,而相忘乎水;鸟乘风飞,而不知有风。识此可以超物累,可以乐天机。
鱼在水中才可以自由游动,却并未意识到得益于水的支持;鸟乘风飞翔,却不在意风托持着自己,认识到这个道理就可以超脱万物的束缚,可以享受快乐的天趣。
人生的负累皆因自己的过多思虑,之所以不快乐,而且诸事不顺,通常是因为自己心思太过于缜密,思虑的太多,由此产生的负累过重。
我们永远要明白“世间万事转头空”的道理,事情并不存在于现实,只是存在于自己的执念,就好像过去的事和未来的事。
当你放下这两件事情的时候,内心自然通透释然,人生也自然轻松。
很多时候问题只在一念间,只要想透了,人生也便不同了。
文|国学书舍
品读国学智慧,感受古人文化,体悟不一样的世界,看见不一样的人生。
庄子说万事随缘一切都是更好的 庄子不为外物所累知足方能常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