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汽车产业加速迎来新蝶变(一张图详解中国汽车产业布局)

生活常识 2023-05-15 10:02生活常识www.xinxueguanw.cn

汽车的发展趋势是 多种技术路线协同并进行业专家共话中国汽车产业发展趋势

(北京)4月12日,由寰球汽车集团主办的“交融·共生——中国汽车发展趋势论坛”在北京召开。活动现场,寰球汽车集团董事长兼CEO吴迎秋,清华大学中国经济思想与实践研究院院长李稻葵,国家信息中心副主任徐长明,著名经济学家、如是金融研究院院长管清友,全国乘用车市场信息联席会秘书长崔东树,中汽政研新能源汽车政策研究部总监周玮,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研究员梅新育等多位专家学者,围绕汽车技术发展趋势展开了激烈的探讨。

当前,中国汽车产业正处于能源、技术、产品革新的重要阶段,在新能源不断持续推向纵深的节点上,传统燃油以及纯电动以外的技术路线何去何从,以及未来技术路线究竟如何相融共生成为了行业内外高度关注的课题。

尤其2023年由湖北武汉引发的降价潮,客观推高了普通消费者对于汽车消费的价值预期,甚至出现了“持币待购”的现象。如何在市场错综复杂的变幻中,找寻技术发展的推动力量,也成为了外界关注的课题。

寰球汽车集团董事长兼CEO吴迎秋

对此,寰球汽车集团董事长兼CEO吴迎秋提出,政策的出台一定要听从消费者,它不是剥夺消费者多元需求的一个政策。禁燃是趋势,它是问题的一个方面,消费者的多元需求是问题的一个方面。这里面需要更具科学的管理和全面的统筹安排,包括产业布局、统筹安排、时间节点等多个方面。

“油电”短期必将共存

为了应对全球气候变化、推动绿色发展的战略举措,汽车在产品端持续推进新能源、清洁能源及低碳燃油车型的发展。尤其在近几年中,世界汽车产业开始向电动化转型,新能源汽车的产品推广和技术升级步伐不断加快。

虽然新能源汽车的壮大正在改变汽车的发展格局,使产业从传统燃油车逐步走向燃油动力、混合动力和纯电动三分天下的新态势。但这并不意味着在未来一段时间中,传统燃油车能够彻底被新能源汽车所取代。

从汽车发展的层面来看,燃油车至今已经走过了百余年的历程,经过了市场的重重考验,无论产品技术还是体量规模都相对成熟。而且油车是个广泛的概念,包括油车、酒精汽油、合成燃料、HEV、氢动力等,可以凭借不同的技术在不同细分市场领域形成有效竞争力。

在油价不断上涨的当下,传统燃油车还必须做出改变,在技术升级的基础上提升性价比。从能源资源角度来看,现在中国石油进口依存度接近72%,为了减少汽车对于石油的消费,现在逐步转向可再生能源领域,对于汽车产业来说同样也是一种电动化的发展。但如果全部进行电动化,那对于锂、钴等稀有金属资源又是另一项挑战。对此,一份相关机构调查显示,当合成燃料、清洁燃料等各种方式共同支持汽车产业发展,且规模达到5到6亿辆时,这对于各项资源的运行是最安全的。

相关数据统计显示,中国新能源汽车过去两年快速发展,2020年销量仅为127万辆,2021年就达到327万辆,2022年实现625万辆。两年的时间涨了500万辆。在渗透率方面,新能源汽车渗透率去年为27.6%,但2020年刚刚超过5%,两年之间涨了20个百分点,新能与汽车呈现快速增长趋势。

虽然今年新能能源汽车补贴撤销,但随着领先企业具备维持价格稳定的能力,电动汽车使用场景的丰富和消费者对于新能源汽车认识的逐步加深,电动车还会有比较快的发展。

与此,市场也必须认识到,基于纯电动汽车的产品特性,低温、高寒等地区的消费者无法长时间使用,且纯电动汽车需要以完善的充电设备为前提,这就使得应用场景有所局限。在种种限制条件下,直接决定了纯电动汽车未来不能像燃油车一样走进中国的各个地区。即便在实现碳中和的目标下,纯电动汽车也一定不会完全主导中国汽车市场。

以客观的角度评判燃油车和电动汽车的关系,其更多是一种技术路径上的竞技,而最终将留下谁,则取决于谁走的更快一些。但从未来五年乃至十年的发展阶段来看,中国车市将继续呈现燃油和电动共存共生的发展状态,这是一个不可避免的趋势。

汽车产业需要多种技术路线融合发展

碳中和是人类的终极目标,但对于汽车产业的发展来说,燃油车和新能源汽车不是一道“二选一”的选择题。在汽车产业不同的发展阶段以及不同的基于市场环境和应用场景中,传统燃油车和纯电动汽车的存在价值和规模作用都是不同的,更是无法替代的。

清华大学中国经济思想与实践研究院院长李稻葵

在中国的经济发展中,汽车产业是消费的顶梁柱,而传统汽车又起到决定性作用,促进汽车消费,既要大力推进新能源汽车发展,也要兼顾传统燃油汽车的有序发展。正如李稻葵所说,我国的经济发展水平还会提高,老百姓的生活方式还在追求多元化,还要诗和远方,还要驾车远行。无论在任何时候,我国的政策制定者还是尊重市场技术和百姓的意愿的,这就需要汽车技术走交融共生发展之路。

国家信息中心副主任徐长明

徐长明在演讲中表示,油车和电车无须相互替代,电动车有电动车的优势,燃油车有燃油车的优势,两者在可预见的未来都有较大的市场空间。未来汽车市场一定是多种能源方式并存的,而新能源汽车和油车传统车是竞争关系,是共融的关系。

按照国家的发展规划,预计到2030年实现碳排放达峰的目标,至于具体的燃油车退市时间表,仍处于研究阶段中,这意味着国家对于燃油车退出的预期是相对保守的。

著名经济学家、如是金融研究院院长管清友

对此,管清友的观点是让市场真正回归市场,让市场在资源配置当中起基础性作用。目前很多一二线消费者已接受购买、实用纯电动汽车,但仍有很大一部分汽车用户站队燃油车。事实上,汽车路线的发展,技术的升级都应该根据市场的变化、消费者的需求而改变。车企也无需过度焦虑,无论是产能过剩还是销售模式,一切都按照行业趋势变化平稳发展。

全国乘用车市场信息联席会秘书长崔东树

崔东树在现场沙龙活动中表达了类似的看法,他认为唱衰燃油车目前不太合适,而且从消费需求来看,实际上各类车型都有自己的使用场景。每个用户的需求是不一样的,在这种情况下每个人都有自己合理的选择。尤其是对普通消费者来说,他们的使用场景波动性比较大,长短途都有,燃油车才是更加合适的选择。

中汽政研新能源汽车政策研究部总监周玮

“不论是燃油车还是纯电动汽车,在未来出行中都将发挥重要的作用”。周玮提出,立足于汽车产业发展,燃油车的存在与推进是为了保证经济、市场的稳定前行,不能限制发展,让传统行业出现大起大落。行业应该推动传统内燃机行业与新能源汽车双方互相赋能,协同并进形成产业发展稳定格局。

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研究员梅新育

“燃油车和电动汽车并行发展,这不仅有利于消费经济的稳定前行,也有利于国家能源多元化实用,保证能源安全”。梅新育点明新能源车产业的兴起是为了增强中国的能源安全,减少传统燃油车的石油使用量。但当新能源汽车发展到一定节点上,如果我们想要通过抑制传统汽车消费继续增强能源安全,就要付出整个国民经济效率下降的代价,这是不可取的。

车企应该做出理性选择

当下燃油车是汽车消费的主流,新能源汽车是未来的大势所趋,处在汽车能源动力颠覆性变革的过程之中,消费者面对的是新技术、新产品,而传统汽车企业则需要站在纯电动汽车、燃油车、混动的十字路口上,做出准确的判断,接受并拥抱一系列的挑战。

本届论坛上,寰球汽车集团总编辑苏雨农邀请管清友、崔东树、周玮、梅新育就未来汽车技术路线展开了沙龙研讨。沙龙现场,各位专家直抒胸臆,表明了对未来汽车发展趋势的预判。专家们一致认为,对于未来汽车不能聚焦于某一技术路线,应当秉持开放包容多元的态度。

传统车企的电气化转型犹如 “大象转身”,当汽车动力面对新的选择时,车企的做法不只是“弃之”“择之”那么简单,而是要在两个选项中进行权衡,以稳定的方式完成两个选择之间的转换。

事实上,对于大众、丰田、通用等传统燃油车企而言,新能源汽车在电动化初期并不能为车企创造利润,推出纯电动车需要投入大量的研发成本,在产品更新的,传统车企在短期内可能还将面临来自生产、设备等方面的压力,这都需要传统车企进行燃油车与电动汽车的过渡。

在中国的汽车市场中,传统燃油车品牌是一个庞大的队伍,如果它们贸然“抽身”,不仅将对企业的自身经营造成不可估量的影响,而且对于市场发展而言,势必会产生市场空缺。

传统车企要从燃油阶段平稳“抽身”,这就决定了它们在很长一段时间中“两条腿”走路。一方面,需要传统车企在技术、产品、服务上进行了一系列布局,不断满足不同品类消费者的电动化出行需求。与此,它们还需对燃油车持续投资,持续推进燃油车的市场发展。

如果说电动化是汽车产业的终极目标,那在这之前,传统燃油车和电动汽车将在很长时期内处于共融共生的阶段。此时的内燃机态势不是无限衰败,而是要以其他形式焕发生机。多能源时代,需要新能源汽车与传统燃油车协同发展,更需要它们共同促进总体规模提升。

一张图详解中国汽车产业布局 汽车产业发展新态势与应对策略

Copyright@2015-2025 www.xinxueguanw.cn 心血管健康网版板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