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练楷书还是先练习行书(先学楷书还是先学行书)
楷书与行书哪个先出现 先学楷书还是先学行书
学习书法,究竟是先学楷书,还是先学行书每个人不尽相同。
楷书是汉字书法艺术的主要书体之一,又称“今隶”、“真书”、“正书”、“正楷”等,因其形体方正可作楷模而得名。楷书形成于汉末、魏晋,全盛于隋唐。它吸收了隶书结构匀称明晰的优点,把隶书笔画的“波折”改为“平直”,把隶书形体的扁平改为方正,书写时更为方便,一直沿用至今。
据史书记载,最早的楷书由王次仲所创造,经过钟繇、王羲之的改造而成熟,到唐代达到鼎盛。楷书的产生,紧扣汉隶的规矩法度,追求形体美的进一步发展。在楷书的形成过程中,魏晋是最重要的时期。在这个时期,钟繇和王羲之是产生过重大影响的书法家。他们集古隶之方正、汉隶之遒美、章草之简捷,从而使楷书不断完美,开创了端庄工整的楷书书体,揭开了中国书法史新的一页。
康有为在《广艺舟双楫》中说“真书之变,其在魏汉间乎?汉以前无真书体。真书之传于今者,自吴碑之《葛府君》及元常(钟繇)之《力命》、《戎辂》、《宣示》、《荐季直》诸帖始,至二王则变化殆尽,以迄于今,遂为大法,莫或小易”。所以,楷书的发展钟繇、二王等都做了重大的贡献。至于王次充是楷书创始人的说法很多。《晋书·卫恒传》书“上谷王次仲,始作楷法。”王次充更先书写了楷书,这也许是真的。但钟繇和王羲之对楷书的巨大贡献毋容置疑,何况还有那么多的作品为证。本来这两个问题互不矛盾,说得是谁先写和谁为其发展所做的贡献问题,并行不悖,没有必要去纠结。
所谓行书,唐代张怀瓘在《书断》中说“行书者,后汉颍川刘德昇所造也。即正书之小讹,务从简易,相间流行,故谓之行书。”在《六体书论》中又说“不真不草,是曰行书。”由此而言,在张氏看来,行书的特点便是“非真非草”,也就是介于真草之间的一种字体。
行书到底是谁创造,这样的问题本身就不符合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因为一种书体的诞生要经过比较漫长的历史过程,不可能是一人就能够完成的,刘德昇有可能在收集整理至他那个时代以前,行书发展积累下来的资料方面做出过重要贡献,就像“仓颉造字说”,“李斯创小篆”均是如此,都是一个漫长的过程。
行书最早雏形发生于隶变时期,成型于汉末,定格于魏晋。行书的发展与形体始终与楷书、今草相互影响着,甚至出现有“行楷”“行草”的称谓。行书是介于真书与草书之间的一种字体,它成熟于魏晋,既保持了真书的字体,又吸收了今草的特点,是手写体的主要形式。它不仅切合实用,而且利于抒发性情,更具艺术特质。书法发展到魏晋时代,早已脱离了单纯的书面文字的功用,变为传达书家个人魅力的理想载体,天下之一行书《兰亭序》就是如此。行书笔画之间以及字与字之间有连带关系,讲究流畅自然,书写速度较快。
楷书、草书以及行书各有特长,正如孙过庭在《书谱》中所说“加以趁变适时,行书为要;题勒方幅,真乃居先。草不兼真,殆于专谨;真不通草,殊非翰札”。
就一般而言,大部分人都是先学楷书,学楷书有了一定的基础之后,再学行书,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因为楷书是基础,要求较高,而且最难写。说楷书是基础,是因为楷书法度严谨,字不能随意和简化,一笔一点都有章法。这对初学者来说,无疑是开好头,起好步,打基础,强功力的关键。楷书学好了,行书就容易多了。行书可以减笔增画,随意性较大,要想写好行书,没有楷书的基本功力是不够的。
所以,就,先学楷书是有道理的,不少书法大家都在书法理论的文章中讲到这些。苏轼在《书论》中说“真书难于飘扬,草书难于严重,大字难于结密而无间,小字难于宽绰而有余”等,分析书体真、草、大、小之所难。黄庭坚在《论书》中说学字既成,且养于心中,无俗气然后可以作,示人为楷式。凡作字,须熟观魏晋人书,会之于心,自得古人笔法也。欲学草书,须精真书,知下笔向背,则识草书法,草书不难工矣。可见,先学楷书再学行书具有普遍意义,楷书学好了,掌握了结字的法度,功力就会提升,学习行书就相对比较容易,但也不是绝对的,发展中的事物如果被绝对化就会失真。
学习楷书,大部分人都临摹钟繇、王羲之、欧阳询、颜真卿、柳公权等书法大家的作品。学习楷书要经历一个相对比较漫长的过程,没有大量的时间临帖和读帖,没有大量的积累,一般是学不好楷书的。学习行书,大部分人都选择临摹王羲之的《兰亭序》、《集字圣教序》、颜真卿《祭侄稿》、苏轼的《寒食帖》、以及赵孟頫等人的作品。学习书法既要靠功夫,又要靠悟性,两者缺一不可。
2022年4月10日于浦东
练字先学楷书还是行书 毛笔先学楷书还是行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