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宫空间站的空中课堂视频(天宫太空第二次授课全程回顾)
王亚平太空讲座《天宫课堂》第二场太空讲座:探索宇宙,未来属于你。
探索宇宙,未来属于你们——记中国空间站“天宫课堂”第二次太空授课
*** 报记者安王凌硕特约记者詹康
感受宇宙的奥秘,放飞太空梦。
3月23日下午,在北京中国科技馆地面主课堂和 *** *** 、新疆乌鲁木齐两个地面分课堂,400多名中小学生等待着再次开设太空课。
“太空探索是无止境的。同学们好!”5时59分,“太空老师”王亚平亲切的声音从遥远的太空传来。在中国空间站天河核心舱,神舟十三号航天员翟志刚、王亚平、叶广福再次以天地互动的方式,开启了“天宫课堂”第二课堂。
在去年12月9日的“天宫课堂”上,3名航天员带领学生参观了天河核心舱,并进行了微重力环境下的细胞学实验、人体运动等有趣的实验,点燃了无数青少年探索太空的梦想。课程结束后,社会各界通过新闻媒体和互联网参与了第二期“天工课堂”讲座内容征集。本次讲座内容是从收集到的意见和建议中精选出来的,是根据中国空间站的设施精心设计的。在千呼万唤中,一堂以“微重力环境下的特殊物理现象”为主要内容的科普课被上了一堂精彩的讲座。
3月23日,“天宫课堂”第二节课开始,地面主教室中国科技馆的学生们正在听课。新华社记者郭中正摄
“空间站真的能做冰球吗?”在同学们的眼里,王亚平又一次像魔术师一样开始了神奇的实验。她从一个装满过饱和醋酸钠溶液的袋子里慢慢挤出一个圆圆的液体球,然后用沾有水晶粉的棍子去摸。在见证奇迹的那一刻,——液体球迅速结晶,变成一个漂亮的冰球悬浮在空中。
看到学生们脸上写满了好奇,王亚平接着解释其中的科学奥秘:“正是微重力下液体的表面张力,使得挤压出来的液体形成了饱满均匀的液球。如果在地面上做这个实验,我们需要使用一个容器,晶体的形状也会受到容器形状的影响。在空间站的微重力环境下,液体球可以悬浮在空中,当它结晶时,它会长成这样的形状。”
为了更直观地展示失重环境下液体的表面张力,空间站里逐一进行了许多精彩的实验:两个液体桥板成功地将两个融合在一起的小水球拉伸成一个透明的液体桥;油混合物通过离心作用成功地在空间分离;可爱的冰墩玩具被扔出后并没有掉下来,而是沿着原来的方向匀速移动.学生们全神贯注地观看精彩的实验。
浙江省平湖市皇姑实验小学三年级的钱欣怡这次和同学们一起在线观看了太空讲座。她说:“我知道,由于空间站所处的微重力环境,这些实验现象与地面不同。”
展示这些有趣的实验,三位宇航员想告诉你:我们可以利用空间站的微重力环境,建立一个国家空间实验室。
接着,王亚平又和叶广福一起介绍了空间站里的两个科学实验柜,——高微重力科学实验柜和无容器材料实验柜。
“空间站不是已经是微重力环境了吗?为什么达不到实验要求?什么样的实验需要更高的微重力水平?”学生们的问题很快就被航天员老师解答了。
“事实上,高微重力对于物理研究非常重要。在这样的环境下,可以进行更精密的科学实验,提高测量精度。比如在高微重力环境下,科学家利用冷原子干涉仪测量和比较原子的加速度,可以高精度地检验爱因斯坦广义相对论中的等效原理……”叶广福不仅给同学们做了详细的讲解,还告诉了大家一个振奋人心的消息。“‘问天’实验舱和‘逐梦天空’实验舱发射入轨后,我们将增加更多的实验柜,开展更多领域的研究项目。届时,中外科学家可以依托实验柜进行研究,我们的空间站将成为造福全人类的空间科学实验平台。”
当我们得知之一批实验样品已于去年9月由神舟十二号航天员带回地球,交给科学家进行分析研究时,很多同学都跃跃欲试:“真希望有一天我们能走进空间站,自己在太空中做实验。”
眼看“天宫课堂”就要结束了,同学们不想错过这个难得的机会,纷纷踊跃提问:“空间站里的眼泪,像果冻一样,画在眼角很久还是会弹出来?”“在地球上看到月亮和在太空中看到月亮有什么区别?”……
“几个风流人物,今天也来看看!同学们,未来属于你们!”翟志刚的声音在太空中响起。随后,宇航员们给学生们发来了“来自太空的信息”,他们热切的鼓励和期待回荡在天地之间。
( *** 报北京3月23日电)
来源: *** 报
走进天宫课堂,探索宇宙奥秘;天宫课堂空间实验十大亮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