鳄鱼是哺乳动物(鳄鱼是更大的两栖动物)
鳄鱼是一种什么动物?鳄鱼两亿年前的淡水霸主,任何哺乳动物都无法与之抗衡。
爬行动物曾经统治地球2.3亿年。侏罗纪和白垩纪,鼎盛时期,恐龙统治地球,鳄鱼占领河湖,翼龙翱翔天际,鱼龙、蛇颈龙、苍龙相继称霸海洋。整个地球海、陆、空都由一个纲的动物统治,这在地质史还是头一次,也是至今唯一一次。
鳄鱼是恐龙时代的淡水霸主。
大约6600万年前的白垩纪末期,一颗巨大的陨石降落在地球上,宣告了爬行动物时代的结束。恐龙、翼龙、苍龙都在这场浩劫中灭绝,哺乳动物迅速崛起成为新一代霸主。,鳄鱼没有随着一起灭绝,它们活了下来,并继续坚守淡水,成为爬行动物的“末代皇帝”,淡水也成为爬行动物一块“保留地”.作为进化的先驱,哺乳动物的实力是毋庸置疑的。到底是淡水太特殊,还是鳄鱼太厉害。为什么哺乳动物无法捕捉淡水?
00-1010我们注意到,不仅鳄鱼在淡水中表现出色,鳄龟、南美龟、中华鳖等淡水龟,还有欧洲鳙鱼、达斯鳙鱼、白鲟、湄公河巨鲶等大型淡水鱼。,淡水食物链的顶端都是些变温动物,哺乳动物中找不出可以与它们抗衡的,河马、淡水海牛、水豚和海狸都是素食动物。水獭虽然吃肉,但和鳄鱼体重不一样。唯一的大型肉食动物是淡水海豚,但只有四种,分布也相当有限。
湾鳄“洛龙”:6米多长,一吨多重。
为什么哺乳动物,尤其是大型食肉物种在淡水中会如此枯萎?最容易想到的原因就是水和空气不同的自然特性。水的比热容是空气的三倍(即水上升或下降一摄氏度,吸收或释放的热量是空气的三倍),这意味着水的蓄热能力比空气好的水温比气温更稳定。比如在气温25左右的赤道和气温低至-50的南极,深海水温保持在0~3。变温动物的体温和环境温度保持一致,栖息于水中可以避免接触极端高温或低温,更长时间在生理峰值下活动。
另一方面,这也意味着水的导热能力比空气强,热乎乎的生物在水中热量散失更快.温血动物在任何环境下都能保持较高的体温。当我们在水中时,我们必须花费三倍的能量来维持体温。
在陆地上,恒温的哺乳动物占尽优越之处:我们可以快速移动沉重的身体,这将使大型爬行动物筋疲力尽;我们可以在任何温度下保持活跃,不管是白天还是黑夜,冬天还是夏天,但爬行动物在低温下的活动能力会大大降低。当我们入水后,这些优势反而变成了劣势,只维持体温会让我们的能量入不敷出。
亚马逊淡水海牛
,水对温血的天生敌意,并不能阻挡哺乳动物征服世界的脚步,让我们只看海洋。目前,大约有130种海洋哺乳动物和80种海洋爬行动物生活在海洋中。这些物种看似相似,但它们的数量和在生态系统中的参与程度却大相径庭。
在130种海兽中有鲸和海豚、鳍脚类、海獭以及海牛,其中鲸豚对海洋的适应性甚至不在鱼类之下,它们中包括当今海洋霸主虎鲸和更大的动物蓝鲸。,80种海洋爬行动物中有70多种是海蛇,还有海鬣蜥和7种海龟,它们只占据一个狭窄的生态位。
为了减少热量损失和维持体温的成本,水生哺乳动物有的是办法。鲸鱼、海牛和河马有厚厚的皮和脂肪层隔热,淡水海牛和河马只生活在热带。水獭用充满空气和油脂的皮毛来隔热。它每天梳理头发以保持防水。,在提高代谢率,增加热量生成,轻水獭的新陈代谢率是同样大小的陆地食肉动物的1.5倍,海獭是3.5倍。
x-signature=0FQv%2FjDoweET%2FNOvinR1dwY0aVM%3D" />“长江女神”白鱀豚
,单单水环境对温血的不友好无法阻止哺乳动物下水,哺乳动物已经征服了水,就像梅氏利维坦鲸(生活在中新世的一种古抹香鲸,有史以来最强大的海洋掠食者之一)和虎鲸在海洋里做的那样。
鳄鱼从未缺席
回顾进化史,哺乳动物出现于距今2.25亿年的三叠纪晚期,之后被恐龙压制了1.6亿年之久,到白垩纪末的大灾难来临之际,它们仍是一些夜间活动的、老鼠大小的食虫动物。陆地霸主恐龙被灾难清除了,这群小家伙抢占恐龙腾出来的生态位自然没问题,但要从鳄鱼手中夺取淡水霸权就是另一回事了。
恐龙时代
地球上的食物链可归纳为两大类绿色食物链,以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为基础;褐色食物链,以死亡的有机质有基础,短期内可不依赖于光合作用。陆地和浅海的生态系统都以绿色食物链为主,而淡水中褐色食物链占相当大的比例,深海则几乎完全是褐色食物链。
白垩纪末大灭世是由天外来客引起的,扬起的灰尘遮天蔽日不知多少年,光合作用几乎停止,以此为基础的绿色食物链随即崩溃,导致陆地和浅海的顶级掠食者恐龙和沧龙绝灭。,在绿色食物链崩溃后很长一段时间,仍有大量死亡有机质被冲进河道,褐色食物链一直维持着,养活了一些小鱼小蟹,鳄鱼就靠这些撑到了新生代的黎明。
恐龙时代的鳄鱼帝王肌鳄,可长达10米以上
恐龙灭绝以后,哺乳动物用了2000万年的时间打败了试图复兴的爬行动物和同样在抢生态位的鸟类,成为大地的唯一主宰,鳄鱼却守住了淡水长达6600万年。
生理耐受力是关键
淡水生态系统由于生产力低、环境不稳定而且高度孤立等原因,实在不是适合长期孕育大型生物的地方。
是生产力低。水中植物产量比陆地上低,假设热带雨林单位时间内单位面积的初级生产力(植物产量)为100,温带草原就是50,淡水只有10左右。由于水流的不稳定,浮游植物漂浮在水中随时面临各种危险,而大地则为植物的生长和繁殖提供了坚实可靠的基础。植物作为生产者,决定了整个生态系统的物种丰富度。在食物丰富的环境中,代谢率高且活动能力较强的哺乳动物占优势,而食物匮乏的环境相对适合代谢率较低的爬行动物。
食鱼鳄
,生产力低绝不是淡水中缺乏大型哺乳动物的主因。淡水植物产量虽低,但还是比海洋高,热带海洋初级生产力只相当于淡水的一半到三分之二。这是因为,淡水生物死后遗体被细菌、真菌分解,可以作为养料反哺植物,这点与陆地上类似;而海洋生物的遗体会落入海底,浮游植物根本吸收不到。
是环境不稳定。与陆地、海洋相比,淡水环境是极端不稳定的,洪涝、干旱和水质变差都是常有的事。,与陆地和海洋生物相比,淡水生物特别容易断粮。河流和湖泊几千年间就可能发生很大变化,仅以我国为例,近几千年来黄河发生了26次改道,古泗水和云梦大泽消失。几千年对人类来说很漫长,对生物演化来说只是一瞬间,陆地和海洋虽然会因板块漂移而发生改变,但在百万年的时间尺度上都还是相对稳定的。
也是最关键的,就是淡水系统的高度孤立。陆地和海洋也不见得总是那么稳定,但它们都是连续的;而淡水是孤立的,彼此间为陆地和海洋所阻隔。陆地某地环境变差了,动物可以迁往别处。海洋动物迁徙更方便,因为全球海洋都连成一片,而且游泳比奔跑省力。
塞伦盖蒂大迁徙
例如,每年5-9月是坦桑尼亚塞伦盖蒂草原的旱季,青草枯萎,成千上万的斑马和牛羚就迁徙到肯尼亚的马赛马拉保护区,到10月雨季来临再迁回来。受上升洋流的影响,南极海域养料富足,浮游生物繁盛,这里每年夏天都吸引大量的鲸和海豹前来觅食。
相反,一旦某个河湖消失,里面的生物就会遭到灭顶之灾。偏偏在三大系统中,淡水还是最容易在短时间内发生重大变化的。
基于上述原因,大型动物要想在淡水中长期生存,必须具备两个本领一是迁徙到安全避难所的能力,二是抗饿或开发新食物资源的能力。
淡水哺乳动物除海牛和海豚外都具备跨越陆地迁徙的能力,淡水海牛和海豚可以到河流入海口暂避,而且它们只生活在最稳定的几条大河——亚马逊河、长江等。河马、海牛的代谢率异常低,如河马只需要吃相同大小的纯陆生食草动物(犀牛)的一半就足以满足需求了。水獭是高度机会主义的捕食者,除鱼虾蟹外,还可以捕食青蛙、鸟类和啮齿动物。
尼罗鳄
,将这两方面本领结合并发挥到极致的,还是我们今天的主角——鳄鱼。鳄鱼既能跨越陆地,又能在海里长途跋涉,迁徙能力比任何一种水栖哺乳动物都强。如果到处都找不到水源,它们还有一招看家本领,就是在河底的淤泥里挖洞(有时深达8-10米!),在洞里等待雨水的降临。
作为变温的爬行动物,鳄鱼代谢率很低,它们只需要少量食物就可以生存很久,这也是大型哺乳动物不具备的能力。成年鳄鱼可以不吃不喝,躲在淤泥下几个月不会饿死。这种非比寻常的生理耐受力,就是鳄鱼征服淡水的关键。
泽鳄
现在回答为什么淡水中缺乏大型食肉兽类。河马和海牛为适应淡水生活,将自己的代谢率降得很低,但它们是食草动物,食物唾手可得,食肉兽类就必须保持像水獭那样的高代谢率才能抓住鱼虾蟹,并兼顾维持体温。而淡水中食物匮乏且非常不稳定,很难养活大型食肉兽。?
,哺乳动物用了6600万年,都未能从鳄鱼手中夺得淡水。进化史上至少有两次食肉兽试图向淡水中扩张,分别是鲸和食肉目。最终,鲸选择去了海洋,而食肉目的水獭选择了小型化。
滑獭在捕鱼
了不起的鳄鱼
鳄鱼远比人们想象的了不起,这是一种把对淡水的适应进化到极致的古老生物。鳄鱼也想过向更广阔的空间扩张,演化出过一些海鳄和陆栖鳄,但都失败了。同样,在淡水里也没有什么动物能竞争得过鳄鱼。从三叠纪末年植龙灭绝开始,鳄鱼就是淡水霸主了,到今天已经有两亿年。
哺乳动物称霸陆地至今只有几千万年,以目为单位看的话,已经换了好几波霸主,从偶蹄目到鬣齿兽目,再到食肉目,现在是灵长目(人类)。地质史上从来没有一个超目的动物能称霸一方长达两亿年之久,鳄鱼创造了一个奇迹。蜻蜓、蟑螂和蝎子虽然已经出现三亿年了,但它们都是存在感很低的小动物,鳄鱼可是堂堂一方霸主!
如果把人类也考虑在内,哺乳动物最终还是征服了淡水。20世纪以来,由于滥捕滥杀、栖息地破坏和鳄皮贸易等原因,两亿年屹立不倒的淡水霸主如今正陷入绝境,奥利诺科鳄、古巴鳄、暹罗鳄、食鱼鳄和扬子鳄等多种鳄鱼目前已经极度濒危。
扬子鳄
大型猫科动物成为兽中之王只有300万年历史,而鳄鱼的淡水皇帝已经做了两亿年了,从这个角度来说,鳄鱼是比狮、虎更值得人们尊重的王者。但事实上,因其貌不扬,鳄鱼一直以来饱受人们的世俗偏见,一些人看到老虎捕猎的镜头就感叹老虎的美丽与强大,看到鳄鱼捕猎就大骂残忍,甚至咒骂鳄鱼灭绝。鳄鱼,需要人类的关注、理解和保护。
来自世界的鳄鱼 鳄鱼是两亿多年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