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写山的古诗词句并注明作者(描写山的古诗网站)

生活常识 2023-05-14 20:35生活常识www.xinxueguanw.cn

古代的山也可以归人管吗 320种山的别名-320首写山的古诗词-古文名句-下-背一背作文不再难

山的别名

巉岨

险峻。亦指险峻的山岩。《徐霞客游记》“乃仍出北去,向明而投抵其下,则悬石巉岨,光透其上,如数月并引。”

巉然

高峭陡削貌。宋苏轼《峻灵王庙碑》“有山秀峙海上,石峰巉然,若巨人冠帽。”宋陆游《入蜀记》“自数十里外望之,碧峰巉然孤起,上干云霄,已非它山可拟。”

巉耸

陡险高耸。明李东阳《方岩书院记》“方岩巉耸峭拔,为一方之胜。”又形容书法刚劲挺拔。宋苏轼《答参寥》“颖沙弥书迹巉耸可畏,他日真妙总门下龙象也。”

巉屼

峻峭突兀。郁达夫《雁荡山的秋月》“在口外下车,远望进去,只看见了几个巉屼的石峰尖。”

巉岏

形容山、石高而尖锐。宋韩维《送赵员外之官宪州》“西游秦函谷,崆峒上巉岏。”《徐霞客游记·楚游日记》“又二十里过青龙几,几石巉岏,横啮江流。”又指险峻的山。《东周列国志》“雪薄薄兮日生寒,我驱车兮上巉岏。”

巉崄

亦作“巉险”。高峻;险峻。汉张衡《西京赋》“坻崿鳞眴,栈齴巉崄。”吕向注“皆殿阶高峻之貌。”晋左思《吴都赋》“陵绝嶛嶕,聿越巉险。”

巉秀

峻峭秀丽。宋周密《齐东野语·洪端明入冥》“近山雨后出数石,巉秀可爱。”

巉削

形容山势险峻陡峭。清林则徐《出嘉峪关感赋》“天山巉削摩肩立,瀚海苍茫入望迷。”又形容才华出众。清龚自珍“等是才华不巉削,愿携康乐诵君诗。”又形容诗文风格峭拔。清施补华“大谢山水游览之作,极为巉削可喜。巉削可矫平熟,巉削却失浑厚。

巉崒

亦作“巉崪”。险峻。唐皮日休《端忧》“天泬寥以似淬兮,峰巉崒以如抽。”五代贯休《送杨秀才》“北山峨峨香拂拂,翠涨青奔势巉崪。”

巉崱

高峻。潘飞声《登百石台》“朝曦况沍寒,渐上畏巉崱。”又形容风骨特出不凡。五代贯休《寄韩团练》“君子天庙器,头骨何巉崱。”

崇崛

高耸。《周书·武帝纪上》“俾夫翫培塿者,识嵩岱之崇崛;守碛砾者,悟渤澥之弘澄,不亦可乎。”

崇崒

高耸貌。南朝沈约《效居赋》“其为状也,则巍峩崇崒,乔枝拂日。”唐陈子昂《修竹篇》“峰岭上崇崒,烟雨下微冥。”

岑崟

山势险峻貌。唐孟郊《连州吟》“连山何连连,连天碧岑崟。”

嶒峨

高耸。宋黄庭坚《到桂州》“桂岭环城如雁荡,平地苍玉忽嶒峨。”

嶒峻

高耸,引申为特出。南朝江淹《镜论语》“意恬怅兮有端,才嶒峻兮可观。”

嶒棱

高耸貌。宋孙觌《横山堂》“波间指点见青红,雪脊嶒稜倚半空。”

嶒崚

高而险峻貌;不平貌。晋张协《七命》“既乃琼巘嶒崚,金岸崥崹。”吕向 注“嶒崚……险高貌。”明刘基《长安有狭邪行》“嶒崚磨为光,窊坳辗成渠。”清黄景仁《八月十六夜登景阳阁》“内桥东去冶城西,杰阁嶒崚望眼迷。”

嶒嵘

高峻。郭沫若《一个宣言》“中华民族……如五岳之嶒嵘。”

嶒崭

高峻。明何景明《七述》“﹝其山﹞岎崯岒嶙,嶒崭回丛。”

崔崔

高大貌;高峻貌。《诗·齐风·南山》“南山崔崔,雄狐绥绥。”毛传“崔崔,高大也。”宋沈辽《金鹅方丈》“金鹅山势高崔崔,乘兴已泛沧洲回。”明宋濂“泰山崔崔,一旦其颓,靡人不哀。”

崔嵬

高大、高耸。《楚辞·屈原·涉江》“带长铗之陆离兮,冠切云之崔嵬。”《封神演义》“仙峰巅险,峻岭崔嵬。”

崔巍

高峻、高大、雄伟。《楚辞·东方朔》“高山崔巍兮,水流汤汤。”王逸注“崔巍,高貌。”唐杨炯《青苔赋》“灵山偃蹇,巨壁崔巍。”又指高峻的山。清陈维崧《江城子·春雨新晴过吴城西禅寺次云臣南水赋》“千寻佛阁倚崔巍,眺胥台,漫生哀。”

崔崪

高峻貌。汉张衡《西京赋》“于前则终南、太一,隆崛崔崪,隐辚郁律,连冈乎嶓冢。”一本作“崔崒”。谢灵运《泰山吟》“岱宗秀维岳,崔崒刺云天。”唐韩愈《送惠师》“凌江诣庐岳,浩荡极游巡。崔崒没云表,陂陀浸湖沦。”元揭傒斯《故叔父常轩五府君哀辞》“呜呼!山巃嵸而崔崒兮,翳九原以榛榛。”

嵽霓

高峻貌。宋吴儆《浮丘仙赋》“或崔嵬巃嵸以杰出,或刻削嵽霓而争衡。”

嶕峣

亦作“嶣峣”。峻峭、高耸。《汉书·扬雄传下》“泰山之高不嶕峣,则不能浡滃云而散歊烝。”颜师古注“嶕峣,高貌也。”晋陶潜《拟挽歌辞》“四面无人居,高坟正嶣峣。”宋司马光《送张太博肃知岳州》“波涛汹涌动寒野,楼阁嶣嶤压暮云。”明陈宏绪《寒夜录》“山虚水深,万籁萧萧,古无人踪,惟石嶕峣。”亦指高山。清周亮工《百丈岩瀑布同公蕃赋》“雷耕石骨劈嶕峣,波诡云腾百丈高。”

焦峣

犹嶕峣。山高貌。明王世贞《遣吊卢柟墓》“薄酹指焦峣,若敖夺汝餔。”

礁峣

高耸貌。北魏杨衒之《洛阳伽蓝记·开善寺》“入其后园,见沟渎蹇产,石磴礁峣。”

崛嵂

高峻貌。清薛福成《笠山宏远炮台铭》“虎蹲崛嵂,金鸡崔嵬;笠山之崖,据险为台。”又文笔风格峭拔。陈衍《重刻晚翠轩诗序》“广陵天下才,瑰奇崛嵂,力追韩孟。”

崛峍

高峻貌。宋欧阳修《释秘演诗集序》“闻东南多山水,其巅崖崛峍,江涛汹涌,甚可壮也,欲往游焉。”

崛崎

陡峭、峭拔。汉司马相如《上林赋》“南山峩峩,岩陁甗锜,嶊崣崛崎。”李善 注引张揖曰“崛崎,斗绝也。”吕向注“嶊崣、崛崎,崄貌。”此指山势。唐朱逵《怀素上人草书歌》“转腕摧锋增崛崎,秋毫茧纸常相随。”此指书法。

崛峙

耸立。续范亭《宿华山下玉泉院》“华岳娥娥常崛峙,黄河浩浩空涛波。”

崛岉

高耸貌。汉王延寿《鲁灵光殿赋》“屹山峙以纡郁,隆崛岉乎青云。”张载注“崛岉乎青云,言此物上逮青云。”唐卢照邻《释疾文·粤若》“郁律崛岉兮,似崑陵之玉石;泮涣粲烂兮,象星汉之昭回。”

峻崎

高峻险要。唐元结《九疑图记》“彼如嵩华之峻崎,衡岱之方广。”

岿嶻

高峻。汉班固《终南山赋》“伊彼终南,岿嶻嶙囷。”章樵注“岿嶻,高峻也。”

岿崎

山势险峻。

岿然

高挺而稳固的样子岿然不动。

岿嵬

高大。元刘祁《归潜志》“岩在西方丈西,数峰如崭截,岿嵬磊砢相倚。”

岿峗

高峻。唐刘禹锡《韩十八侍御见示岳阳楼诗因令属和故足成六十二韵》“戕风忽震荡,惊浪迷津涘。怒激鼓铿鍧,蹙成山岿峗。”

岿巍

形容高大矗立的样子山峰岿巍。

磊嵬

亦作“磥垝”、“磥嵬”。高险、高大貌。唐韩愈《记梦》“隆楼杰阁磊嵬高,天风飘飘吹我过。”宋曾巩《一鹗》“归来磥嵬载俎豆,快饮百瓮行春醪。”宋苏轼《维摩像唐杨惠之塑在天柱寺》“今观古塑维摩像,病骨磊嵬如枯龟。”清俞樾《茶香室丛钞》“国朝张尚瑗《碧里杂识》云‘安远篔簹村,濂江所经,有狐狸石,萃然磊嵬。’”

丽崎

绮丽峻伟。汉蔡邕《琴操·箕山操》“山川丽崎,万物还普。”

嶚剌

山势高峻而相背离。

嶚嶕

亦作“嶛嶕”。高貌。左思《吴都赋》“陵绝嶛嶕,聿越巉崄。”吕向注“嶛嶕,高貌。”

嶚阔

亦作“嶛阔”。高而开阔。柳宗元《柳州东亭记》“众山横环,嶛阔瀴湾。”

嶚峣

亦作“嶛峣”。形容山高。唐沈佺期《神龙初途出郴口北望苏躭山》“重崖下萦映,嶛峣上纠纷。”

崊嵚

高耸突兀貌。

嶙嶒

形容山石突兀。《徐霞客游记》“望峪之东,山愈嶙嶒斗峭,问知为龙山。”

嶙囷

山势盘旋。汉班固《终南山赋》“伊彼终南,岿嶻嶙囷。”章樵 注“嶙囷,盘旋也。”

嶙嶙

山势起伏不平貌。宋欧阳修《盘车图》“浅山嶙嶙,乱石矗矗。”

嶙峋

山石峻峭。《汉书·扬雄传》“岭巆嶙峋,洞无涯兮。”唐司空图《诗品》“海之波澜,山之嶙峋。”

崚嶒

高耸突兀。鲁迅《汉文学史纲要》“写山曰崚嶒嵯峨。”

崚峋

山势突兀高耸,喻人品刚正不阿。明李东阳《题画鹰送罗缉熙南归》“我生奇气空崚峋,挥毫对此不无神。”

崚崚

重叠的样子;突兀的样子山崚崚。

棱嶒

乱石突兀、重迭。清袁枚《随园诗话》“烟萝暗处石稜嶒,翠竹玲珑月作灯。”又喻才气、品格等卓越超群。明胡应麟《诗薮·杂言》“至淮南《招隐》,叠用奇字,气象雄奥,风骨稜嶒,拟《骚》之作,古今莫迨。”清袁枚《随园诗话》“两夫人恰礼贤爱士,侠骨稜嶒。”

隆崒

高峻貌。南朝何逊《登石头城》“马岭逐纡回,犬牙傍隆崒。”

峍屼

亦作“峍兀”。高耸。《梁书·沈约传》“岑崟峍屼,或坳或平。”明李东阳《雷公峡二十韵》“秋风动雷峡,孤冢高峍兀。”清高其倬《望雪山》“蜀山峍屼皆参天,雪山高压群山巅。”引申为奇特。清王晫《今世说·品藻》“下笔落落,能为峍屼俶诡之词。”

峍崒

亦作“峍崪”。高耸貌。明张敬修《文忠公行实》“两堤峍崪,屹为巨防。”清曾国藩《彭母曾孺人墓志铭》“南山峍崒,宰树青青,弗骞弗拜,万代千龄。”又形容用字遣句的奇险。

嵂崒

高耸貌。唐杜甫《桥陵诗三十韵因呈县内诸官》“高岳前嵂崒,洪河左滢濴。”仇兆鳌注“嵂崒,耸峙貌。”

峦岏

形容山势高峻连绵。南朝江淹《杂三言》“山峦岏兮水环合,水环合兮石重沓。”

崎岠

险阻不平。《清平山堂话本·陈巡检梅岭失妻记》“前面梅岭望着好生崄峻崎岠,凹凸难行。”

崎峭

参差峭拔。宋周密《癸辛杂识前集·吴兴园圃》“池南竖太湖三大石,各高数丈,秀润崎峭,有名于时。”明蒋一葵《长安客话·古北口潮河川》“古北口控两关中,崖壁崎峭,道路扼隘,距都城不二百里,尤为锁钥重地。”

崎嵚

形容山路险阻不平。又犹坎坷。困顿不得志。宋刘敞《种蔬》“聊以资素饱,身世实崎嵚。”

崎倾

倾侧、倾危。《楚辞·王褒》“忽反顾兮西囿,睹轸丘兮崎倾。”王逸注“山陵嵚岑,难陟历也。”南朝颜延之《拜陵庙作》“发轨丧夷易,归轸慎崎倾。”

崎危

险峻貌。清王士禛《池北偶谈》“唐懿宗于苑中取石造山,崎危诘屈,有若天成。”

崎峗

险峻貌。《镜花缘》“林幽森黯淡,峰乱矗崎峗。”又指险峻的山。唐郑嵎《津阳门诗》“龙宫御榜高可惜,火焚牛挽临崎峗。”

崎崄

险阻。明徐复祚《投梭记》“深山里,崎崄屈曲路难通。”

崎嶬

险峻貌。汉王延寿《鲁灵光殿赋》“下岪蔚以璀错,上崎嶬而重注。”李善注“崎嶬,危崄貌。崎音绮,嶬音蚁。”又形容瘦削露骨之状。唐卢照邻《五悲·悲穷通》“有幽岩之卧客,兀中林而坐思,形枯槁以崎嶬,足联踡以缁厘。”

崎崟

山不平处。唐杜甫《上后园山脚》“小园背高冈,挽葛上崎崟。”又高峭貌。清纳兰性德《拟古》“松生知何年,崎崟倚天碧。”

碕礒

山石不平貌。《楚辞·淮南小山》“嵚岑碕礒兮,硱磳磈硊。”洪兴祖注“碕礒,石貌。”南朝江淹《赤虹赋》“迤逦碕礒兮,大极之连山。”唐徐彦伯《淮亭吟》“山碕礒兮隈曲,水涓涟兮洞汩。”

碕嵚

绵亘高峻貌。明何景明《石矶赋》“其山修亘伟鞾,萃郁碕嵚。”

嵌巉

形容山崖险峻。唐白居易“嵌巉嵩石峭,皎洁伊流清。”

嵚冲

突陷不平。

嵚岑

高峻。南朝陆厥《京兆歌》“逦迤傍无界,嵚岑郁上千。”明刘基《沐浴子》“登山望汉京,楼观蔚嵚岑。”指高峻的山峰。清成鹫《登太科峰顶》“爱山登陟不辞劳,直上嵚岑振敝袍。”

嵚崎

亦作嵚奇。险峻不平。汉王延寿《王孙赋》“生深山之茂林,处崭岩之嵚崎。”南朝谢灵运《山居赋》“上嵚崎而蒙笼,下深沉而浇激。”宋王明清《挥麈后录》“踰万松之峻岭,设两关而嵚崎。”

嵚嵌

险峻不平。宋韩维《孔先生以仙长老山水略录见约同游》“缘源散讨不知极,但见洞穴争嵚嵌。”又指险峻的山。宋谢翱《雨饮玲珑岩下》“垂云起嵚嵌,衣被松与桂。”

嵚崟

高大、险峻。汉张衡《思玄赋》“嘉曾氏之归耕兮,慕历阪之嶔崟。”张铣注“嶔崟,高貌。”《水经注》“南岸有青石,夏没冬出,其石嶔崟,数十步中,悉作人面形。”唐骆宾王《帝京篇》“桂殿嶔崟对玉楼,椒房窈窕连金屋。”清顾炎武《酬李处士因笃》“先我入深岩,嵚崟剖重嶂。”

嵚岖

险阻不平。《子华子·执中》“心胸之两间,其容几何,然则历陆嶔岖,太行、雁门横塞之。”宋陈亮《高彦恢适安堂》“用世岂无心,出门畏嵚岖。”

嵚然

形容山石突出。唐柳宗元《钴鉧潭西小丘记》“其石之突怒偃蹇,负土而出,争为奇状者,殆不可数。其嵚然相累而下者,若牛马之饮于溪。”

嵚巇

险峻貌。

嶜岑

高峻幽深貌。张衡《南都赋》“幽谷嶜岑,夏含霜雪。”李善注“嶜岑,高峻之貌。”

嶜崟

高锐貌。《汉书·扬雄传上》“玉石嶜崟,眩燿青荧。”颜师古注“嶜崟,高鋭貌。”《大唐西域记》“至小孤山,重巘嶜崟。”

崟岑

高耸。唐李白《明堂赋》“楼台崛岉以奔附,城阙崟岑而蔽亏。”《古尊宿语录》“极目少林峭峙,傍观华岳崟岑。”又指高耸的山峰。唐李德裕《追和颜公同清远道士游虎丘寺》“潭黛入海底,崟岑耸霄半。”

崟欹

险峭不平。欹,通攲。清王夫之《拟阮步兵咏怀》“驱马上高冈,咫尺生崟欹。”

崟崎

高峻奇特。亦指高峻奇特的山石。明徐渭《发严州舍舟登陆远眺江中怪石》“仰睇崟崎侧,惟见苍翠矫。”郭沫若《游黄山》“森罗万象绝崟崎,纵欲形容徒费辞。”

崟嵚

高峻貌。清王夫之《南岳赋》“张其华盖,郁为烟霞,崱屴崟嵚,天门嵖岈。”

崟崟

亦作“崯崯”。高耸貌。汉《招隐士》“白鹿麏麚兮,或腾或倚;状貌崯崯兮峨峨,凄凄兮漇漇。”一本作“崟崟”。吕向注“崯崯、峨峨,头角高貌。”

崟巘。

高峻陡险。明陈子龙《灵隐寺》“度岭既回缅,陟椒复崟巇。”

崟岩

高峻貌。

倾崎

倾侧、倾斜。楚宋玉《高唐赋》“磐石险峻,倾崎崕隤。”《南史·王莹传》“王三日出禊,实衣冠倾崎,王性方严,见之意殊恶。”

崷崒

高峻。汉班固《西都赋》“岩峻崷崪,金石峥嵘。”李善注“崷,高貌也。”吕延济注“崷崪、峥嵘,高峻貌。”唐黄滔《福州雪峰山故真觉大师碑铭》“府之西二百里有山焉,环控四邑,峭拔万仞,崷崪以支圆碧,培塿以覛群青。”清姚鼐《岳麓寺》“客来亭午后,峰阴落崷崒。”

崷直

犹峻峭。宋欧阳修《二室道》“二室对岧嶤,群峰耸崷直。”

岖嵚

形容山势峻险。王闿运《巫山天岫峰诗序》“前后相对,岖嵚参差。”又道路险阻不平。唐孟郊《赠竟陵卢使君虔别》“归人忆平坦,别路多岖嵚。”宋王安石《吴任道说应举时事》“悬瓠城南陂水深,春泥满眼路岖嵚。”

岖崯

形容山势险峻。晋嵇康《琴赋》“玄岭巉岩,岞崿岖崯。”李善 注“皆山石崖巘崄峻之势。”

峮嶙

山相连貌。明周梅墟《步步娇·带雨鸣柯》“鸠藏树鸣,远岫峮嶙。”

岧嵽

亦作“岹嵽”。高远。清严允肇《穆陵关》“萧梢谷风起,岧嵽林光含。”清张鉴《之一楼赋》“浮柱岹嵽以星悬,文梁偃蹇以虹指。”清康有为《过昌平城望居庸关》“城堞逶迤万柳红,西山苕嵽霁明虹。”

岧崹

高耸。明汤显祖《邯郸记·东巡》“巨灵西撑角岧崹,冯夷东流吼滂沛。”

岧岧

高貌。汉张衡《西京赋》“干云雾而上达,状亭亭以岧岧。”薛综注“亭亭,岧岧,高貌也。”岧,一本作“苕”。宋叶适《齐云楼》“奕奕择重楼,岧岧立平地。”明周履靖《锦笺记·醉春》“岧岧金刹标,摇摇青斾招。”清李重华《望太白》“太白群山外,岧岧淡莫分。”

岧峣

高峻、高耸。三国曹植《九愁赋》“践蹊隧之危阻,登岧峣之高岑。”唐骆宾王《从军中行路难》“阁道岧峣上戍楼,剑门遥裔俯灵丘。”

苕峣

高陡貌;远高貌。三国曹植《九愁赋》“践蹊径之危阻,登苕嶢之高岑。”晋 张协《七命》“摇刖峻挺,茗邈苕峣。”吕延济注“茗邈苕峣,远高貌。”晋潘岳《河阳县作》“洪流何浩荡,修芒郁苕峣。”

岧直

高峻陡峭。宋欧阳修《嵩山·玉女窗》“玉女不可邀,苍崖郁岧直。”

迢峣

高峻貌。汉王延寿《鲁灵光殿赋》“迢峣倜傥,丰丽博敞。”李善注“迢峣,高貌也。”

突嵂

耸立高峻貌。明刘基《龙虎台赋》“其背崔嵬突嵂,森冈峦而拱卫;其势则昆崘駊駥,仰星辰之可扪。”

崴嵬

山势高峻的样子。屈原《九章》“轸石崴嵬,蹇吾愿兮。”

危峻

高而险。《水经注》“东南历石挺下,挺在层峦之上,孤石云举,临崖危峻,可高百余仞。”《徐霞客游记》“践棘而登,洞门岈然……不甚宽宏,而以危峻逼裂见奇者也。”

危磴

亦作“危隥”。高峻的石级山径。北周庾信《和从驾登云居寺塔》“重峦千仞塔,危磴九层台。”唐辩机《<大唐西域记>记赞》“踰葱岭之危隥,越沙碛之险路。”明刘基《追和音上人》“绝顶浮云锁石关,曲途危磴阻跻攀。”傅尃《金山旧耸江心》“寺里山依危磴出,风前塔尚语铃悬。”

嵬崔

犹崔嵬。高耸貌。汉陆贾《新语·资质》“夫楩柟豫章,天下之名木……仆于嵬崔之山,顿于窅冥之溪。”

嵬峩

亦作“嵬峨”。高大雄伟。汉张衡《西京赋》“疏龙首以抗殿,状嵬峩以岌嶪。”张铣 注“嵬峩、岌嶪,高壮貌。”唐柳泌《玉清行》“嵬峩丹凤冠,摇曳紫霞裾。”明陆采《怀香记·佳会赠香》“有树枝无他患,任嵬峨亦可攀。”清侯方域《定鼎说》“宋都中豫……水陆都会也。而势多平衍以弘普,山无嵬峨以岌嶫。”

嵬騀

犹嵬峩。倾侧不稳貌。宋苏轼《和子由论书》“吾闻古书法,守骏莫如跛;世俗笔苦骄,众中强嵬騀。”宋 王十朋集注引赵夔曰“嵬騀,不安帖貌也。《说文》谓马摇头曰騀。”

嵬崿

山势险峻。《水经注·卷三十六》“飞观鸱尾,迎风拂云,缘山瞰水,骞翥嵬崿。”

嵬岌

高耸。唐王湾《奉使登终南山》“常爱南山游,因而尽原隰。数朝至林岭,百仞登嵬岌。”

嵬崫

亦作嵬崛。高大貌。晋郭璞《江赋》“衡霍磊落以连镇,巫庐嵬崫而比峤。”李周翰注“磊落、嵬崫,皆山高大貌。”

嵬然

屹立貌。《文子·符言》“至德道者若邱山,嵬然不动。”

嵬嵬

高耸貌。《淮南子·本经训》“魏阙之高,上际青云”汉高诱注“门阙高崇嵬嵬然,故曰魏阙。”《乐府诗集·相和歌辞十五·艳歌行》“南山石嵬嵬,松柏何离离。”宋曾巩《冬望》“麻姑最秀插东极,一峰挺立高嵬嵬。”《初刻拍案惊奇》“嵬嵬宫殿,虬松镇碧瓦朱扉;寂寂回廊,凤竹映雕栏玉砌。”清吴嘉纪《祖姑诗》“迄今三百载,丘茔犹嵬嵬。”

嵬巍

山势高峻。潘漠华《人间》“午后,路更倾侧,山也更嵬巍,杂树也更茂密。”

嵬嶪

高耸貌。宋王安石《再用前韵寄蔡天启》“照泉挹清泚,跂石缘嵬嶪。”宋沈括《筠州兴国寺禅悦堂记》“比三年,则山啸木偃,复宫曼阁,嵬嶪于溪山之间,既定矣。”

嵬嶷

高大貌。晋左思《三都赋》“尔其山泽,则嵬嶷峣屼,婴冥郁岪。”

巍峨

形容高大雄伟。群山巍峨。唐颜真卿《题杼山癸亭得暮字》“巍峨倚修岫,旷望临古渡。”唐李咸用《览友生古风》“高山闲巍峨,流水声呜咽。”

巍怪

高大奇特。明袁宏道《三峡涧记》“稍定,沿溪行,巨石巍怪,或眠或立。”

巍峭

高峻陡峭。《徐霞客游记》“然其寺后倚绝壁,云幙霞标,屏拥天际,巍峭大观,此为之一。”清魏源《圣武记》“延平有将军寨,地势巍峭,海寇巢其上,俯瞰诸邑。”

巍峻

高峻。元刘祁《归潜志》“出林,回望龙山脊,巍峻与天角。”

巍廓

高大开阔。《徐霞客游记》“然当身历华首时,上仰上崖之穹崇,不觉下壁之峻拔,至是而上下又合为一幅,其巍廓又何如也?”

巍蟠

高大而盘曲。唐岑参《入剑门作寄杜杨二郎中》“磅礴跨岷峨,巍蟠限蛮貊。”

巍峙

高耸。《徐霞客游记》“脊上巨石巍峙,若当关之兽,与独角并而支其腋。”

巍耸

高耸。《徐霞客游记》“东行半里,当前有石山巍耸。”

巍奕

高大。《西游记》“见有一座大山,十分险峻,着实嵯峨。好山……能巍奕,实巉岩,古怪崎岖险又艰。”

巍张

高大宽阔。《徐霞客游记》“幛之右,上崖有洞巍张,下崖即二僧结庵之处,然磴绝俱莫可通。”

巘巘

险峻貌。

崄巘

险峻不平。宋王禹偁《赠毋中舍》“岭表榆关路崄巘,颁条持节两无辞。”

崖崟

高崖。明汤显祖《豫章揽秀楼赋》“流粟羡于沙砾,筹策高于崖崟。”

岩隥

险峻的山路。南朝颜延之《三月三日曲水诗序》“南除辇道,北清禁林,左关岩隥,右梁潮源。”唐王勃《九成宫东台山池赋》“覆篑而萦岩磴,浮芥而环川堮。”唐孙逖《奉和登会昌山应制》“岩磴列云旗,吾君访道时。”

岩峻

险峻。汉班固《西都赋》“于是灵草冬荣,神木丛生,岩峻崷崪,金石峥嵘。”

岩峿

形容山高而不平。前蜀韦庄《渔塘十六韵》“碧经岚气重,清带露华澄。莹澈通三岛,岩峿积万层。”

岩崒

亦作“嵒崒”。峻险貌。南朝江淹《江上之山赋》“峣,嶷兮尖出,嵒崒兮穴凿。”

峣嶭

亦作“峣嶭”。高峻。左思《魏都赋》“抗旗亭之峣嶭,侈所覜之博大。”李善注引薛综《西京赋》注“峣嶭,高峻之貌。”

峣峣

高貌。《汉书·扬雄传上》“直峣峣以造天兮,厥高庆而不可虖强度。”颜师古注“峣峣,高貌。”汉王逸《九思·守志》“陟玉峦兮逍遥,览高冈兮峣峣。”三国曹植《七启》“出山岫之潜穴,倚峻崖而嬉游,志飘飘焉,峣峣焉,似若狭六合而隘九州。”清黄景仁《涂山禹庙》“玄圭乃得天贶佼,娶涂旧国山峣峣。”

峣嵲

危高貌。唐柳宗元《招海贾文》“舟航轩昂兮,下上飘鼓;腾趠峣嵲兮,万里一覩。”集注引童宗说曰“峣嵲,危高也。”

峣屼

形容高而险。李白《送王屋山人魏万还王屋》“赤城渐微没,孤屿前峣屼。”清黄景仁《夹石》“承平既有年,空此镇峣屼。”

峣榭

高台。晋张协《七命》“尔乃峣榭迎风,秀出中天,翠观岑青,丹阁霞连。”宋曾巩《百花堤》“飞梁凭太虚,峣榭蹑烟雾。”

峣岩

高险。唐李白《早过漆林渡寄万巨》“峣岩注公栅,突兀陈焦墓。”

峣嶷

亦作“峣嶷”。形容山峰高峻。南朝宗炳《画山水赋》“峰岫峣嶷,云林森渺。”

峣峥

亦作“峣崝”。高峻。汉扬雄《河东赋》“乘翠龙而超河兮,陟西岳之峣崝。”汉张衡《思玄赋》“勉自强而不息兮,蹈玉阶之峣峥。”李善注引《方言》“峣峥,高貌也。”

屹屹

高大挺立貌。汉王延寿《鲁灵光殿赋》“屹山峙以纡郁”。张载注“《诗》云‘临冲弗弗,崇墉屹屹。’”唐欧阳詹《吊九江驿碑材文》“屹屹子碑,如神如祇。”明刘基《通天台赋》“屹屹兮似不周之天柱,挺挺兮若阆风之瑶圃。”

屹屼

亦作“屹兀”。峭拔、险峻。唐元结《招太灵》“招太灵兮山之巅,山屹屼兮水沦涟。”唐吕温《凌烟阁勋臣赞·萧宋公瑀》“巍巍宋公,耸节高步,不吐不茹,不来不去,屹屼中立,为天一柱。”元辛文房《唐才子传·赵嘏》“初有诗,落句云‘早夜粗酬身事了,水边归去一闲人。’仕涂屹兀,岂其谶也。”明苏志干《岱山赋》“峰有丈人,周秦互弁,莲花、芙蓉,屹屼连卷。”

屹崒

亦作“屹崪”。高峻貌。晋郭璞《江赋》“虎牙嵥竖以屹崒,荆门阙竦而磐礴。”李善注“屹崒,高峻貌。”唐元稹《代曲江老人百韵》“总干形屹崪,戛敔背嶙峋。”清刘大櫆《游黄山记》“群峰于绝壑中奋踊以出,其势屹崪。”又形容诗文风格雄健。元辛文房《唐才子传·綦毋潜》“诗调屹崒峭蒨,足佳句,善写方外之情,历代未有。”

嶾嶙

高耸突兀,多形容山势。唐睿宗《石淙》“奇峯嶾嶙箕山北,秀崿岹峣嵩镇南。”金曹之谦《废宫》“玉殿朱楼俱不见,坏墙嶾嶙遶人家。”清钱谦益《石笋矼》“我来陟此冈,凭高数嶾嶙。”

隐嶙

拔地而起,突兀貌。晋潘岳《西征赋》“觅陛殿之余基,裁岥岮以隐嶙。”李善 注“隐嶙,绝起貌。”唐孙逖《和登会稽山》“烟景昼清明,九峰争隐嶙。”宋苏舜钦《舟中感怀寄馆中诸君》“峻阁郁前起,隐嶙天中央。”

郁嵂

亦作“郁峍”。形容山势曲折蜿蜒。宋范成大《馆娃宫赋》“汹西山之南奔,势郁嵂其巉空。”明谢肇淛《五杂俎·地部二》“其山脉绵亘……郁嵂几百里,皆雄崖剑峰。”

崭巉

亦作“嶃巉”。高峻。唐元结《阳华岩铭》“九疑万峰,不如阳华。阳华嶃巉,其下可家。”

崭嵌

险峻不平。南朝沈约《江南曲》“但令舟楫渡,宁计路崭嵌。”

崭崒

亦作“嶃崒”。陡峭高峻。南朝江淹《迁阳亭》“瑶磵夐崭崒,铜山郁纵横。”宋谢绛《游嵩山寺寄梅殿丞书》“道径差平则腰舆以行,嶃崪斗甚则芒蹻以进。”

崒崫

高峻貌。唐李邕《五台山清凉寺碑》“翠微之上兮崒崫崔嵬,金容月满兮室座莲开。”

崒律律

亦作“崒嵂嵂”。高峻陡峭。元武汉臣《老生儿》“遮莫他虎啸风崒律律的高山直走上三千遍,那龙喷浪翻滚滚的长江也经过有二百遭。”

崒峍

亦作“崪峍”。高峻貌。元李好古《张生煮海》“黑瀰漫水容沧海宽,高崪峍山势昆仑大。”

崒嵂

高峻貌。宋陆游《大寒》“为山傥勿休,会见高崒嵂。”清李滢《望罗浮歌》“石楼玲珑员峤见,铁桥崒嵂青冥悬。”明蒋一葵《长安客话·七家岭》“相将跻崒嵂,忽漫渡潺湲。”

崒然

亦作“崪然”。突兀,高耸貌。唐柳宗元《邕州柳中丞作马退山茅亭记》“是山崒然起于莽苍之中,驰奔云矗,亘数十百里。”宋穆修《唐柳先生集后序》“皆辞严义密,制述如经,能崒然耸唐德于盛汉之表蔑愧让者,非先生之文则谁欤?”明王錂《春芜记·宸游》“那崪然直上者,正朝云之气也。” 清黎庶昌《续古文辞类纂序》“其文规恢闳阔,遂崒然直跻两汉。”

崒屼

同“崒兀”,亦作“崪屼”。宋邵雍《大笔吟》“鸾凤翱翔,龙蛇盘屈,春葩暄妍,秋山崪屼。”

崒崒

峻峭貌。清陈梦雷《木瘿瓢赋》“山嵯峨兮崒崒,水激湍兮发发。”

嶊崣

高大。汉司马相如《上林赋》“岩陁甗崎,嶊崣崛崎。”郭璞 注引张揖曰“嶊崣,高貌也。”宋文同《超然台赋》“陟危谯以骋望兮,丘阜嶊崣而参差。”

嶊嶉

高耸貌。《汉书·扬雄传上》“于是大夏云谲波诡,嶊嶉而成观。”颜师古注引孟康曰“嶊嶉,材木之崇积貌也。”一说,嶊嶉即崔巍。

磪嵬

高峻貌。晋嵇康《琴赋》“且其山川形势,则盘纡隐深,磪嵬岑嵓。”李善 注“磪嵬,高峻之貌。”

版权声明

图文来源 ,如有侵权,请告知。我们注重分享,版权归原作者。

描写山的古诗网站 描写山的古诗词大全

Copyright@2015-2025 www.xinxueguanw.cn 心血管健康网版板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