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老宅基地如何规划利用(传统村落宅基地)

生活常识 2023-05-14 19:24生活常识www.xinxueguanw.cn

80年代的房子叫什么 农村宅基地老屋,那些承载童年回忆的地方

自家老宅

老屋边上就是小溪

门前的树是母亲生我前后种下的

照片里的老屋,是在瑞安市大南乡的一个山村,是我故乡的老屋。是七十年代,父亲和爷爷还有各位叔叔伯婶用青石垒起来的。之所以用垒,因为确实没有用到水泥。这让我时常觉着它是危房。但老屋的建筑,又通透着古人建筑的智慧,至今完好无损。瑞安的老屋,侧面是要留好大一个空谷的,名曰“风谷”,我一直没明白其中具体风俗,但想来江南多雨,风谷旁边多放米仓,兴许是用来排湿风干之用。但这也让房屋着实变得寒冷,特别是冬天。

母亲生我的时候,父亲独自一人身在湖北。1982年,我就出生在这栋老屋,没有医生,也没有接生婆。母亲生我的前一日,还在地里干活,那时候的农村母亲们,是怎么也想不到现在生孩子的优待的。我是农历二月出生,天寒地冻,山里的冬天还时常会下雪。母亲临盆的时候,叫大哥急忙请来了隔壁阿婆,我就是这个阿婆接生的,阿婆前两年还健在,当时没厚礼答谢,想起时,她已逝去。我自幼体弱多病,想来,和这也有关系。我就这样草草的从母亲肚子里爬出来,阿婆用略带生锈的剪刀,剪去了一个孩子和母亲身体相连的一丝纽带。母亲说,后面外婆赶来的时候,我还是不能啼哭。情急之下,外婆抱着我,用煤油灯芯硬生生的在我肚皮上烫了六下,第六下,那个孩子便嚎啕大哭了,它们至今还留在我的肚皮。至于出生落地的娃娃为什么要哭,想来那时的老人家是说不出具体原理的,但道理世世代代口口相传。我也苟然存活。

那时候山里的生活还是极苦的,别看温州早早就立于经济发达地市,但直到我高中毕业,大南乡还是贫困乡。母亲说,米饭是不够吃的,要拌着番薯丝。这东西以前是人吃,后来多喂猪,现在网上已经当作粗谷杂粮销售了。爷爷吃白米饭,都很是珍惜,就着些许食盐,用筷子蘸一下,然后一分四口,便下了肚。母亲说,那时也有存货,舍不得吃,那是要等到家里来了客人,才能下锅的,也就是温州素面、粉干之类。老酒姜丝下锅,偶尔打个鸡蛋,那已经是人间极品。母亲说,坐月子里的时候,姜汤素面,那就是她最馋嘴的食物了。现在想来,母亲好酒,和这也不无关系。

番薯丝

温州素面

温州粉干

我们家世代佃农,爷爷是典型的老农民,父亲是立于潮头想要改变的一代农民。父亲只读了五年学,那时候读书的儿郎是真自觉,虽然只读五年,但自学的知识也是了得的。村里曾聘请他出来教书,父亲断然拒绝,他深觉自己学历低,不敢误人子弟。其实,倘若他欣然从教,也许这辈子的人生境遇会完全不一样。1948年出生的他,为了子女,年过古稀依旧劳作不止。江浙老人,多质朴勤劳,到老也停不下来,他这个年纪在工地里干活,仍就拼命三郎一个。

六个月大的时候,母亲便带着我跟随父亲脚步去了湖北十堰。八十年代从温州去十堰还是很不方便的,温州多山,路少,要水路坐船先到上海,再沿着长江轮船到武汉,陆运到十堰。所以我的童年还有一些深刻的老屋记忆。

十堰的老屋群

十堰的老屋,和温州的大不相同。相同的都是瓦房,不同的是,十堰的老屋多用泥砖混合,外墙多用黄泥,前后都是泥石结构,而温州三面是青石砖瓦混合,正门基本是木质横梁。十堰的更考虑温暖,温州的更考虑散湿。十堰的二楼基本不住,用来存储和夏日散热,房间格局采取中间一大客厅,两侧四分居室,后侧是灶房,然后会正门左侧另起边房一间,一瓦顶一户人,儿女分房;温州的房,多为楼上楼下,用木板装修二楼,称之为楼板,二楼多住人,一楼当客厅,灶台就在一楼,那时烟囱常留风口用来熏楼板的,以防蛀虫和去湿作用,温州的房多为几户人家一瓦顶,左邻右里都是亲戚。瓦顶也有些许不同,十堰的瓦顶一定会摆龙阵,温州的也有龙阵,却不多见。

十堰的老屋里的厨房

我最喜欢的侧居房棚

比之而言,十堰的老屋给我的记忆会更多。那里有我整个童年和青春期的回忆,一直到16周岁,我才离开这个第二故乡回到温州。

我们家是外来客,所以常年租房,八十年代大多租住的是农民房边房。因为房屋结构偏长,适合我家人多。也住过东风汽车公司的员工宿舍,红砖洋楼,青石阳台,水磨石地面,一层一个大阳台的那种。后面小学之后,我们温州的几户人家一起租了一整栋老屋,四个分房四户人家,边房还能住一户。这几乎就是我整个小学和初中的回忆了。

十堰小户老屋

家家户户的房前院后

老屋在半山腰,这着实是一件有趣的事。因为是山,所以房前屋后的土地多。80后的童年记忆里是有土地的厚重的,至少我是。我偏又爱种植,于是每个春夏,老屋院前的泥坡就会被我们几户人家“分而治之”。我和弟弟总是会从垃圾堆里,挖出发芽的种子,现在想来,那时的果蔬都还是原生态吧,所以苗种,都会自行发芽,而垃圾堆又正好肥力充足。我们挖来转栽,黄瓜、茄子、冬瓜、南瓜、金瓜、西红柿、辣椒、生姜、丝瓜、扁豆、四季豆、豇豆、花生、白萝卜、胡萝卜……我们都种,然后蔬菜就可以一直收割到秋末。这也是十堰的奇妙,明明是城区,我们又纯粹的过着田园的农村生活。

老屋承载了我太多的回忆,在这里,孩子们伴山而行。有了很多野外生活。我们会到地里刨萝卜,会上山打柴割茅草撸松毛;我们会几人结伴,到更远的深山摸鸟蛋或着采覆盆子;我们也会掰几根木枝,权作枪械,然后兵分两路,伏草而行,来个敌我歼灭战;我们还会摘艾草,到了夏日,点一把,扑灭火头,烟熏蚊蝇,然后在院子里警察抓小偷、一二三木头人、对着星月讲故事、听大人们促膝长谈……

十堰城区的山

十堰的老街

我在老屋里和发小们一起长大,然后各分东西;在这里,我也有陪伴弟弟妹妹的印记,大妹和小妹是我一边学习一边陪伴长大的;我常常喂食小妹,抱着他到处晒太阳;我也和朋友,为了弟弟妹妹的矛盾,打架打的飞起,结果总是鼻青脸肿,个头小不经打;我也总是调皮,被母亲追打着爬上门前的那棵大梧桐树,然后又被她用长竹棍捅吓到乖乖下树,跪着搓衣板泪泣。

我爬的中国梧桐,泡桐树

开花的样子,黏黏的

叶子上毛茸茸的

老屋的泡桶树下,还有一棵矮脚桃树,每年春天,花开肆意,招蜂引蝶,粉香扑鼻,但结果却不尽人意。只吃到过一次熟果,偏小的毛桃,记忆中很甜。

我也会在桃树周边开垦一排泥田,种上向日葵,我喜欢看着他们向阳而生,日落而蹙的样子。到了开果盘的季节,一整排,也好看的紧。果实年年有,可惜采摘的时候,早早被莫名的虫儿吃个精光。向日葵,不是我唯一不能“自食其果”的,还有西瓜,唯一一颗长到地雷大小的,竟被人偷了去,这让我着实悲哀了好久。

巨大的麻栎树

麻栎树果子这时候最漂亮

剥去毛壳的样子

和这片老屋记忆一起,还有四棵麻栎树,他们大概有十几米高,正好端正的围着半山路,构成一个标准的四方形。麻栎树是松鼠的乐园,我们也常在这里候着它。不过,松鼠向来警惕,想一睹真容都很难,更不要提我们想手拿它。到了结果的时候,便卯足了劲,用脚猛踹,如落雨一般,砸的稀里哗啦。孩子们多半是要一阵哀嚎伴着嬉笑的。再然后,贪吃的时候,会想着法子炒了他们,因为麻烦,我们吃的倒不多。后面有同学奶奶特别爱柴炒,我们便再也不能视而不见了,总是要把踢落的果子捡回家给她,也好蹭个零嘴。

泥砖老屋

这张照片和记忆中的那棵老核桃树位置都很像

带着青皮的核桃

记忆中,还有一处山下老屋特别重要,那有一棵极为重要的树,他超级超级巨大,就长在老屋的侧面。是一棵核桃树,我们小孩子,总是会忍不住口馋,到要熟未熟的时候拿棍子、石头去拨弄它,然后砸开来吃。其实这个时候的果子,多汁偏苦,但孩子们嘴馋,哪里顾得了好吃与否,心中念它是熟核桃,吃到嘴里就是熟核桃的浓香。这老树旁的泥瓦墙有一个洞,大人和哥哥都说住着四脚蛇,我既害怕又爱看,年年看,年年怕,总觉得它在里面用眼睛盯着我,但又不知它为何物。

记忆中的西瓜摊

小时候的“冰镇西瓜”

吃瓜,得意的笑(图片来自 )

老屋也承载着父母的记忆,因为一个院里都是温州人,大家就特别融洽。大人们更爱打牌,父亲年轻的时候是很爱打牌的,这一点到老了,他却完全不打。他们打钱,输赢几块钱,然后孩子们就很欢乐。因为夏天,大人们会拿起输赢的钱财,吆喝我们去买西瓜。于是,十来个孩子,一起跑去瓜摊,能挑多大就多大,一路上分着抱回家,想一想,那时候的孩子为了吃也真是卖命。三十多斤的西瓜,我们十多个孩子能从两三里的瓜摊就这么抱回家。然后一人一块两块,就满足到全世界都是甜的。

老屋,还有许多故事可写。忽觉饥肠辘辘,就写到这里吧,留个念想后来再写。

传统村落宅基地 宅基地老房子重建最经济的

Copyright@2015-2025 www.xinxueguanw.cn 心血管健康网版板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