议论文励志论据
生活常识 2023-05-13 19:00生活常识www.xinxueguanw.cn
议论文常常会写到励志主题而人们大多只知道经典的励志人物却对其经历不甚了解。本篇指南给出十位励志人物的故事希望能为你的议论文写作增加事实论据。
事实论据
1:闻名世界的美国石油巨头洛克菲勒原来只是一家石油公司的小职员。而且他所做的工作是最低档的、最机械、最没有创造性的巡视并确认储油罐盖有没有自动焊接好。他每天都要上千次地注视着这种作业注视到眼睛都快长茧子了真是枯燥至极。
也行这项工作如果是别人来做要不就会很快跳槽要不就可能一直做到老死在机器旁边。细心的洛克菲勒却因这项工作成了大富翁。
有一次他突然发现石油罐子每旋转一次焊接剂滴落39滴焊接工作便结束了。
此后他一直在想焊接剂能否少一些呢?如果能将焊接剂减少一两滴是不是能节省点儿成本?
他开始对这个当时被认为无聊的问题进行了长期的观察和研究。
不久后他研制出“35滴型焊接机”、“36滴型焊接机”和“37滴型焊接机”。但经过先后试用都在焊接后偶尔会漏油没有获得成功。人们都劝他不要吃饱饭没事干如果闲着不如下班后去做兼职。洛克菲勒并没有而退缩又研制出“38滴型焊接机”。经过试用后意外地成功了。不久后他申请了专利并找人投资生产出这种新型的节约能源的机器。
洛克菲勒节省的只是一滴焊接剂但“一滴”却给公司带来了每年上亿美元的利润。这也站他后来终于成了美国的石油巨头。
2:德国有一名小姑娘从小身体协调性就很差学走路、跑步都比同龄的孩子晚得多。5岁的时候她下坡还会经常摔倒甚至一度对下楼梯都有恐惧心理根本没有生活的自信。
上小学后安格拉最怕上体育课了她总担心自己笨拙的动作会被同学讥笑于是经常逃课。老师发现后对她说“你这样长期逃避只会导致你更差啊!”
安格拉没法只好硬着头皮练习可是她总是拖延到快下课的时候再练。因为她认为这个时间来练同学们就很少有机会看她的笑话了。
12岁那年体育老师教跳水。老师讲完跳水的动作要领后同学们都急不可耐地冲上跳板往泳池里跳。安格拉磨蹭地跟在眼看着同学们一个个完美入池心里越发惶恐。身旁不断有同学擦肩而过他们已往返跳板数次。有同学嘲讽她“你怎么还不跳准是被跳板吓破了胆吧!”安格拉故作平静地回答“我正在努力领悟。”她足足站了45分钟大家都以为她要放弃时她径直冲上跳板果敢地跃起纵身跳入泳池深处。她的动作虽然算不上十分优美但她的压轴一跳还是吸引了众人赢得了喝彩。
这一跳让安格拉找回了自信。她这才明白拖延到其实能给自己留下足够的时间来平缓心情并从他人身上汲取经验。谁也想不到的是安格拉大学毕业后选择了从政后来竟然成了德国历第一位女总理也就是现在的安格拉·默克尔总理。
默克尔接受媒体采访回忆起这个童年小插曲时说“我就在那一刻有了勇气后来遇到什么事都没有畏缩过。”她说自己是那种“需要很多准备时间尽量想得多一些的人而不是天生勇敢的人”。
默克尔成为德国总理后仍告诫自己办事要沉稳。即使面对国内外的各种危机默克尔也一次次地选择了慢半拍再决策多次力挽狂澜。她曾坦言自己并非无所不能的女强人所以需要更多的时间思考在慢中取胜。
现在的默克尔身材有些微胖她称自己是“一个行动迟缓的笨瓜”甚至有人批评她胆小和不够鼓舞人。默克尔已经从一个普通物理学家变身为令人生畏的“政治黑豹”成为了深受德国民众爱戴的“德国人的妈咪”。
默克尔的经历表明内心的胆怯是每个人都有的障碍鼓足勇气突破自我你的人生就会大放异彩。还有就是慢并不是一种缺陷。相反如果你能理智冷静地对待慢你将会从慢中收获良多。
3:在港台的亿万富翁中霍英东的知名度可以说是的。这不仅因为他个人资产大约有130亿港元在1993年又当选为全国政协副主席!霍英东的出身也许要算亿万富翁中最苦的一个!
他的祖籍是广东番禺从他的祖父开始全家就离开了陆地长年居住在舢板上被人称为“舢板客”甚至贬称为“水流柴”“家仔”。
1923年霍英东就出生在这样的舢板上。他最初的名字叫霍好钊后来改叫霍官泰;抗日战争爆发后年轻气盛的他自己改名英东意思是要“英姿勃发于世界的东方”!
霍英东的父母靠着一只小驳船在香港做驳运生意也就是从无法靠岸的大货轮上将货卸上自己的驳船再运到岸边码头。霍英东7岁那年在一次风灾中他的父亲因为翻船被淹死了。
仅仅过了50多天霍家的小船又一次翻在大海里两个哥哥葬身鱼腹连尸体都没有找回来!母亲死命抱住一块船板侥幸被过路的渔船救下一条命。当时霍英东因为在海边找野蚝不在船上才躲过了这场灾难。
霍英东找到的第一份工作是在一艘旧式的渡轮上当加煤工。可是他的身体实在太单薄了顾得上铲煤就顾不上开炉门刚上岗就被辞退了。那几年中霍英东简直像俗话说的“倒霉人喝水都牙痛”。不过早年的艰辛和挫折并没有打垮霍英东他在不断的失败中取得了经验积蓄起力量等待着机会他坚信自己总有崛起的一天!
赚到第一笔大钱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霍英东终于以敏锐的眼光捕捉到了一个发财的机会。日本侵略军投降后留下了很多机器设备价钱很便宜但稍加修理就可以用也可以卖出不错的价格。霍英东很想做这种生意于是他成了个读报迷专门注意报纸上拍卖日军剩余物资的消息及时赶到现场以内行的目光挑选出那些有价值的大批买进迅速修好后卖出。由于缺少资金他难以放手大干。有一次他看准一批机器并且在竞买中以1.8万港元中标。有一个工厂老板也看中了这批货愿意出4万港元从他手中买下霍英东净赚了2.2万港元这是他在那几年中赚到的最.大一笔钱了为他积累了最初的资本。
香港的“土地爷”
抗美援朝战争结束后霍英东就预料到香港航运事业的繁荣必然会带来金融贸易的发展而这又将促进商业及住宅楼的开发。于是他抢先把经营重点转向了房地产开发。1954年12月霍英东拿出自己的120万港元另向银行贷款160万港元在香港铜锣湾买下了他的第一幢大厦并创办了“立信建筑置业有限公司”。开始他也和别人一样自己花钱买旧楼拆了后建成新楼逐层出售。这样可以稳妥地赚钱可是由于资金少发展就比较慢。一个偶然的事件令霍英东得到了启发他决定以采取房产预售的方法利用想购房者的定金来盖新房!这一创举使霍英东的房地产生意顿时大大兴隆起来一举打破了香港房地产生意的纪录。当别的建筑商也学着实行这个办法时霍英东已经赚到了巨大的财富。他当上了香港房地产建筑商会会长会内有会员300名拥有香港70%的建筑生意。所以有人把霍英东称为香港的“土地爷”!
“海沙大王”
霍英东还有个美称叫“海沙大王”也来自他在经营上的创新。上世纪60年代香港实业界人士很少进入淘沙业因为它需要的劳力多投资大而获利相对较少。但霍英东从建筑业的广阔前景预见到淘沙业也必将有大发展所以大胆地吃起了这只“螃蟹”。1961年底他花费巨款从泰国进口了一艘大挖泥船命名为“有荣四号”。香港经济起飞后高楼大厦如雨后春笋纷纷拔地而起对建筑材料黄沙的需求量极大霍英东的淘沙船队财源滚滚成了他的又一株“摇钱树”。
富贵不忘回馈社会
2004年雅典奥运会后获得金牌的中国体育健儿访港。霍英东给来访的金牌选手总计大约2800万港元的重奖。
从1992年的第25届奥运会之后“霍英东体育基金”就开始拨款奖励在奥运会上夺得奖牌的内地奥运选手和中国香港选手。夺得金牌的选手获得一枚重一公斤的纯金金牌及8万美元奖金;亚军获得半公斤重的金牌和4万美元奖金季军获得0.25公斤重的金牌和2万美元奖金。
记得霍先生曾经作过这样的解释“捐赠体育项目并非仅仅由于我本人喜欢体育运动而是基于体育运动本身对于国家进步民族兴盛的重要作用。”他扳着指头给我算了一笔账“国家每年拨予教育的经费达四百多亿人民币拨予体育仅十多亿。相对于11亿人口还远未能说教育经费已经足够但海外华人、港澳同胞之中捐资兴学的人士毕竟比襄助体育者多得多。我尤其愿意在体育方面贡献自己一份小小的努力。”这么多年来霍英东向国人所捐赠的巨款中有五分之一直接捐赠予体育项目。
4:有这样一个女人大胆地向世人展示着她的“伤疤”获得了人们的掌声和鲜花。
她4岁时得了肿瘤11岁腿上长脓肿12岁发现得了脊柱侧弯13岁在脊椎里埋植了两根钢条。之后她又因为颈部椎间盘突出、肩膀二头肌腱炎等经历了多次手术。至今她都不能弯腰也无法像其他女人一样风情万种地扭动身体……从4岁开始她的身体就出现了太多常人所无法面对的问题。“伤痛从来就没有消失过我只是习惯了而已。”——她习惯了一种时刻与伤痛斗争的生活。经常疼痛涌上来了她没有任何办法只能照样穿好衣服看看当天的训练和比赛安排“活下去就是成功。”她总是这样告诉她的家人。
13岁时她第一次做脊椎手术在背部植入了金属钢条和支架。从那以后她便开始蓄起了长发不为别的只为遮盖手术后背部的伤疤。“伤疤不会消失它一直在那里。它是我的弱点。”珍妮特·李每每想到她的伤疤都会情绪低落她说“我对我的背部很敏感哪怕有人站在我背后我都会有不舒服的感觉我吃饭的时候也会选择背对着墙。我不知道为什么。”
“她总是场上最抢眼的女人。”BBC的专栏作家詹姆斯这样说。黑色的披肩长发、黑色的无袖上装、黑色的特制手套和紧身皮裤黑色的尖头高跟鞋——这样的亮相与其说是“扮酷”不如说是掩盖缺陷。“我现在的气质和性感都来自于艰苦的台球训练它是感性的、技术的、有风度的一种运动我喜欢所以我一直做到现在。”在与病魔抗争的时间里她遇到了丈夫乔治·布里勒夫那时她25岁打球7年她明白了一个女人终究要以家庭作为成功的标志这丝毫不影响她在台球桌边继续辉煌。
5:伽利略是意大利伟大的物理学家、天文学家他在力学上的贡献是建立了落体定律发现了物体的惯性定律、摆振动的等时性、抛物运动规律确定了伽利略原理。他在比萨大学读书期间就非常好奇也经常提出一些问题比如“行星为什么不沿着直线前进”一类的问题。有的老师嫌他问题太多了可他从不在乎该问还问。
有一次伽利略得知数学家利奇来比萨游历他就准备了许多问题去请教利奇。这一次可好了老师诲人不倦学生就没完没了地问。伽利略很快就学会了关于平面几何、立体几何等方面的知识并且深入地掌握阿基米德的关于杠杆、浮体比重等理论。
美籍中国物理学家、诺贝尔奖获得者李政道先生说得好“打开一切科学的钥匙毫无疑问是问号。”要想在学业上有所建树必须有好奇之心善问之意。
6:在余秋雨11岁的时候为了能让他有更好的前途他们全家借住到上海市区。余秋雨在上海报考了中学。
中学的图书馆不小但每天借书都要排长队而且想借的书十次有九次都被借出去了。后来余秋雨到处打听终于知道有一个叫“上海青年宫图书馆”的地方借书比较方便就立即去申办了一张借书证。青年宫在江西中路200号快到外滩了。当时正值困难时期人们每天都吃不饱。余秋雨在晚饭后要步行一个多小时才能到达青年宫走到一半就饿了。当他走到图书馆时离人家关门已经不到一个小时了。从青年宫图书馆把书借出来也不容易所以余秋雨只能在那里看。不到一个小时的时间等找到书就只剩下半个多小时了能读几页就为了这几页一个十三四岁的男孩子每天忍着饥饿走一个多小时看完再走一个多小时回家。这种如饥似渴的阅读精神怎能不让人为之感动
7:杨绛先生送给年轻人的话
如要锻炼一个能做大事的人必定要叫他吃苦受累百不称心才能养成坚忍的性格。一个人经过不同程度的锻炼就获得不同程度的修养不同程度的效益。好比香料捣得愈碎磨得愈细香得愈浓烈。
有些人之所以不断成长就绝对是有一种坚持下去的力量。好读书肯下功夫不仅读还做笔记。人要成长必有原因背后的努力与积累一定数倍于普通人。所以关键还在于自己。
少年贪玩青年迷恋爱情壮年汲汲于成名成家暮年自安于自欺欺人。人寿几何顽铁能炼成的精金能有多少但不同程度的锻炼必有不同程度的成绩;不同程度的纵欲放肆必积下不同程度的顽劣。
在这物欲横流的人世间人生一世实在是够苦。你存心做一个与世无争的老实人吧人家就利用你欺侮你。你稍有才德品貌人家就嫉妒你排挤你。你大度退让人家就侵犯你损害你。你要不与人争就得与世无求还要维持实力准备斗争。你要和别人和平共处就先得和他们周旋还得准备随时吃亏。
惟有身处卑微的人最有机缘看到世态人情的真相。一个人不想攀高就不怕下跌也不用倾轧排挤可以保其天真成其自然潜心一志完成自己能做的事。
上苍不会让所有幸福集中到某个人身上得到爱情未必拥有金钱;拥有金钱未必得到快乐;得到快乐未必拥有健康;拥有健康未必一切都会如愿以偿。保持知足常乐的心态才是淬炼心智、净化心灵的最佳途径。一切快乐的享受都属于精神这种快乐把忍受变为享受是精神对于物质的胜利这便是人生哲学。
我和谁都不争和谁争我都不屑。简朴的生活、高贵的灵魂是人生的至高境界。
8:晚年的贝多芬有一次听到一位朋友弹奏他的《c小调三十二变奏曲》。听了一会儿他问道“这是谁的作品?”
“你的。”朋友回答说。
“我的?这么笨拙的曲子会是我写的?”然后又补充了一句“啊当年的贝多芬简直是个傻瓜!”歌德评论席勒的话完全适用于贝多芬“他每星期都在变化在成长。我每次看到他时总觉得他的知识、学问和见解比上一次进步了。”有一时期贝多芬甚至想毁掉他青年时期所作的歌曲《阿黛莱苔》和《降E大调七重奏》(作品20号)。这决不是偶然的象贝多芬这样真可以说是“五十而知四十九之非”了。
9:好像是在一次电话采访中一个记者曾经问过我一个很好玩的问题李连杰你这些年都是一帆风顺你是怎么变得这么强大的呢
这位记者采访我之前肯定没做过认真的准备。我从来不是一帆风顺我在朋友中有个外号叫”死过一百次的生还者“。从小我父亲就过世了家境实在太差只好加入武术队靠每个月微薄的补贴养活全家;11岁开始我连续5次拿到全国武术比赛冠军18岁拍了《少林寺》一夜成名但立马第二年我就摔断了腿差点成为废人;好不容易等到《黄飞鸿》系列电影大卖我的经纪人又遭黑道枪杀事业陷入低谷......这些都不说2004年印尼海啸时我差点妻离子散命丧异地当洪水就在你眼前肆虐时那种内心的惊恐与不舍又有多少人面对过呢
也可以理解问这个问题的人估计从来都只是在电影中了解我觉得我就是电影中那些硬汉身怀绝技从精神到肉体都是天生的强大.事实上我只是一个血肉做成的普通人甚至我比很多人还脆弱有一段时间我天天想着出家当和尚。
少林寺的一位高僧却不同意我这样做因为出家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佛家还讲究入世修行呢!后来我去好莱坞发展时他要我记住一句话一切困难都是为了帮自已变得更强大!
这话听起来实在不像是什么祝福。果然到了好莱坞事情并不顺利虽然台湾老板杨登魁花了上亿元帮我打造形象创造机会但傲慢的好莱坞并不肯接纳我这个身高才170CM的华人。我忍着直到一次在片场导演把剧本摔到我脸上冷冷地问我你是不是不懂英文所以剧本没看懂
那个晚上我打电话给那位高僧。他淡淡地说这些年你吃了不少苦头但回过头来想一想是现在的你强大还是过去的你强大我一愣想着自已这半生的经历的确那些困难现在看起来都不值一提了可当时又何尝不是逼得自已无路可逃可见困难的确在让我变得强大至少让我的承受能力越来越强!
从那以后我不再惧怕任何困境对困境内外甚至抱着一种“欢迎”的态度。朋友都说我疯魔了但我心里知道这不过是在困难中修炼自已。
10:比尔.盖茨从小就是个“电脑迷”。他1955年10月28日生于美国西北部华盛顿州的西雅图小时候就开朗活泼是一个精力充沛的孩子。不论什么时候他都在摇篮里来回晃动。等长大些又花许多时间骑弹簧木马。后来他把这种摇摆习惯带入成年时期也带入了微软公司摇动了整个世界。
比尔.盖茨在中学时酷爱数学和计算机。保罗.艾伦是他最好的校友两人经常在湖滨中学的电脑上玩三连棋的游戏。那时候的电脑就是一台pdp8型的小型机学生们可以在一些相连的终端上通过纸带打字机玩游戏也能编一些诸如排座位之类的小软件小比尔.盖茨玩起来得心应手。
1972年的一个夏天年龄比他大3岁的保罗拿来一本《电子学》的杂志指着一篇只有10个自然段的文章对比尔说有一家新成立的叫英特尔的公司推出一种叫8008的微处理器芯片。两人不久就弄到芯片摆弄出一台机器可以分析城市交通监视器上的信息他们就想成立一家命名为“交通数据公司”的公司。1973年比尔上了哈佛大学保罗则在波士顿一家叫“甜井”的电脑公司找到一份编程的工作。两个伙伴经常会面探讨电脑的事情。
如苹果砸出牛顿的灵感一样个人电脑突入比尔的脑海也有一个外在的启蒙者。这就是1975年1月份的《大众电子学》杂志封面上altair8080型计算机的图片一下子点燃了比尔.盖茨的电脑梦。他和他的好朋友保罗在哈佛阿肯计算机中心没日没夜地干了8周为它配上basic语言开辟了pc软件业的新路奠定了软件标准化生产的基础。
如今微软已成为业内的“帝国”而这与比尔.盖茨小时候的“电脑梦”是不无关系的。
理论论据
1:上帝助自助者。怠惰是贫穷的制造厂。
造物之前必先造人。
绊脚石乃是进身之阶。
2:不要等待机会而要创造机会。
人之所以能是相信能。
回避现实的人未来将更不理想。
别想一下造出大海必须先由小河川开始。
3:世上没有绝望的处境只有对处境绝望的人。
每一个成功者都有一个开始。勇于开始才能找到成功的路。
与其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
若不给自己设限则人生中就没有限制你发挥的藩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