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代人接力80年找到烈士亲人
潘丁玉烈士:八十载漫漫寻亲路,终得“魂归故里”
潘丁玉,这位英勇的抗日英雄,曾在1942年10月的战场上英勇牺牲,生前担任七团二营班长。长达八十年间,他的家人,尤其是他的弟弟潘宝财,历经无数艰辛,四代人不懈寻找其下落。
在这漫长的寻找过程中,背后隐藏着无数的心酸和故事。幸运的是,通过安徽定远县退役军人事务局、公安局与北京缘梦公益基金会的紧密合作,最终在王小庙无名烈士陵园,通过DNA比对与信息核实,确认了潘丁玉烈士的身份。这一喜讯,对于潘家来说,无疑是巨大的安慰。
2023年的清明节,对于潘家人来说,是永生难忘的日子。在这一天,四代人在烈士墓前完成了认亲仪式。他们带来了一捧墓土,以此告慰英灵,了却多年的心愿。这一场景,不仅展现了家人的坚韧和执着,更展现了社会各界对于烈士精神的敬仰和尊重。
张锡龙烈士:红四师师长的“团圆”之路
张锡龙烈士,作为红三军团第四师的师长,于1933年在江西黎川团村战斗中英勇牺牲。他的家属在很长的一段时间内失去了他的消息。
即使面对困境,张锡龙的家人并未放弃寻找他的下落。他们通过民间走访、查询地方史志等多种方式,结合退役军人事务部的“烈士寻亲平台”提供的线索,最终在江西抚州烈士陵园找到了他的安葬地。
2021年的清明节,张锡龙的亲属在陵园完成了祭扫仪式。这一行动,了却了跨越八十多年的夙愿,也让张锡龙的精神得以传承。
张占美烈士:七十年接力寻亲,终得“归家”
张占美烈士在重庆永川解放战争中牺牲。他的弟弟张占华及其后代一直未放弃寻找他的下落。经过地方武装部档案、烈士陵园名录的比对,以及民间口述史的查询,确认了张占美烈士的安葬地点。
2024年,张占华的后人将墓土带回安徽凤台故乡,完成了家族四代人的承诺和心愿。这一行动,不仅体现了对烈士的敬仰和尊重,更展现了对家族传统的坚守和传承。
共同特点与深刻意义
这三个案例都体现了家人对烈士精神的敬仰与家国情怀。在这些寻亲过程中,退役军人事务部门、公益组织、公安技术以及社会力量都起到了关键的作用。这样的行动,不仅圆了家族的心愿,更推动了对烈士事迹的传播,强化了公众对历史的铭记。这些烈士的事迹,将永远铭刻在我们的心中。他们的精神,将永远激励我们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