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诈骗爆发人被骗430万

生活常识 2025-04-24 21:12生活常识www.xinxueguanw.cn

一、震撼案例:430万元AI换脸诈骗案介绍

在一个科技繁荣的时代,诈骗手法也与时俱进,一起利用AI换脸技术进行的诈骗案震惊了全国。福建省某科技公司法人郭某,在一通看似普通的视频电话中,短短9秒内,因对方利用AI换脸技术伪造了其熟人的面容,被骗转了430万元。事后,郭某意识到好友微信账号被盗,资金已无法追回。

这起案件的诈骗手法十分狡猾。诈骗者通过非法手段盗取郭某的社交账号,再利用AI换脸技术模拟郭某熟人的形象。在视频通话中,他们以“投标需保证金”等商业场景为借口,试图降低郭某的警惕性。他们还发送虚假的转账截图,制造已付款的假象,催促郭某快速转账。

二、AI诈骗的三大核心套路

随着AI技术的不断发展,诈骗者利用AI换脸、拟声伪造等手段进行诈骗的情况愈发普遍。其中,最常见的三大套路包括:

1. AI换脸/拟声伪造:通过合成目标人物的面部和声音,伪造视频通话或语音信息。前不久,湖北的张婆婆就因“孙子求救”的虚假语音被骗2万元。

2. 伪造紧急场景:虚构各种紧急场景,如“跨国会议”“合同违约”等,制造紧迫感。香港某公司职员因伪造的“总部高层视频会议”被骗2亿港元,就是典型的例子。

3. 盗用社交关系链:通过盗号获取社交信息,筛选高价值目标进行定向诈骗。如宁夏的马某某被诈骗者伪造成“非洲务工亲戚”的形象,骗取1.5万元。

三、如何防范AI诈骗?

面对日益猖獗的AI诈骗,我们应采取以下措施进行防范:

1. 多重验证身份:涉及转账时,应通过多渠道核实对方身份。对于视频通话,要警惕时间短的情况,要求持续对话以观察微表情和动作的连贯性。

2. 保护个人信息:避免公开敏感信息,如人脸、声音、社交关系等,防止被AI技术利用。

3. 技术对抗:使用具备AI识别功能的安全软件检测伪造内容。金融机构需强化转账风险提示和延迟到账机制。

4. 法律与社会协作:推动AI技术使用的立法,严惩伪造身份行为。政协委员靳东已呼吁相关立法。加强公众反诈宣传,提高公众对AI诈骗的认知。

最后要强调的是,AI诈骗的时效性非常高,多数案件从接触受害者到完成转账仅需10分钟。而且,随着黑产中AI换脸工具的普及,其犯罪门槛不断降低,一套换脸工具最低仅需数百元。我们必须提高警惕,加强防范,以免上当受骗。

Copyright@2015-2025 www.xinxueguanw.cn 心血管健康网版板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