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氏春秋本味篇启示(吕氏春秋本味篇原文及翻译)

生活常识 2025-04-24 12:23生活常识www.xinxueguanw.cn

关于《吕氏春秋》中的《本味篇》,这是伊尹通过讲述至味之道,向汤阐述任用贤才、推行仁义可得天下的道理。得天下者方能享用世间美味佳肴。这篇文章除了传达这些深层次的道理,还无意间记录了当时推崇的食品和味料,更提出了我国最古老的烹饪理论,是研究古代烹饪史的重要资料。

中,伊尹向汤描述了他对美食的独到见解和烹饪技巧。他认为,食物的鲜美源于其本质,而烹饪的过程则是将这种本质展现出来的艺术。他强调了水在烹饪中的重要性,五味与三材的相互配合,以及火在烹饪过程中的关键作用。他还提到了调和味道的重要性,甘、酸、苦、辛、咸是调味的基础,而烹饪过程中的细微变化则需要精准把握阴阳变化和四时之数。

以下是他对美食的描绘和翻译:

汤得伊尹后,为他举行了祛邪仪式,并询问烹饪之道。伊尹回答,君之国小,不足以展示其全貌,只有得到天下,方可尽其妙。他提到食物的三大类别及其特性,无论腥臭还是美味,都有其存在的理由。而烹饪的本质在于水,辅以酸、甜、苦、辣、咸五味及木火之力,通过九次烧煮九次变化,以火为纪。烹饪过程中需灵活调整火候,以去腥臊除膻,把握阴阳转化和四季变化。

文中还提及了一些珍稀美食和特定食材的特点。如猩猩之唇、獾獾之炙等肉类之美者,以及洞庭之鳙、东海之鲕等鱼类之美者。还有一些珍稀的蔬菜和草木,如昆仑之蓣、寿木之花等。这些食材的珍稀性和独特性为烹饪增添了无尽的魅力。

伊尹的描述充满了生动与活力,他巧妙地运用比喻和形象的描述,将烹饪的过程和美味展现得淋漓尽致。他的理论不仅反映了古代人们对美食的追求,也展示了他们对自然、阴阳和四时之数的深刻理解。

《本味篇》不仅是一篇关于烹饪理论的文章,更是关于自然、人文、味道与生活的。它生动描绘了古代人们对美食的追求和烹饪的智慧,为我们提供了研究古代烹饪史的重要资料。今天,我们依然可以从中学到许多关于烹饪、味道和生活的智慧与启示。这篇文章以其独特的魅力和,吸引了无数读者对古代文化和烹饪艺术的与欣赏。远古的华夏大地,物产丰富,奇珍异宝层出不穷。在这广袤的土地上,各地的特产美食和珍贵物品都被精心记载,流传至今。

蔬菜中的极品,莫过于昆仑山的菰,寿木的繁花,指姑山东面的中容国的仙树赤木、玄木的叶子。余瞀山的嘉树,色泽碧绿;华阳山的芸菜,鲜嫩可口;云梦湖的芹菜,太湖的蔓菁,都是菜中的珍品。

调料之中,阳朴的姜、桂阳招摇山的桂、越骆的香菌、鲤鱼和鲔鱼制成的酱,大夏国的盐,宰揭山如玉的甘露,以及长泽的鱼子,都是调味的佳品。

至于粮食,玄山的禾,不周山的粟,阳山的裸,南海的黑黍,都是最为人所称赞的。

而谈及水的品质,三危山的露水,昆仑山的井水,沮江之丘的摇水,高泉山的涌泉之水,以及冀州一带的水,都是被人们认为是最美好的。

水果之中,沙棠的果实、常山北面的百果、箕山东青鸟所食的甜橙、江浦的橘子、云梦的柚子等,都是人们喜爱的美味。汉上的石耳也是不可多得的美味。

要想品尝到这些天下美食,必须有良马相伴。青龙之匹、遗风之乘,这样的千里马方能载你到达那美食的源头。不先成为天子,这些珍稀物品难以齐聚。成为天子的人必先知道义之道。道义就在自身,自身成就则天子成,天子成就则至味具。“审近所以知远也,成己所以成人也。”圣人的道义是最为核心的,而不是繁杂琐碎的事务。

所记载的珍稀物品和美食,是我们华夏大地的瑰宝。这些物品和美食不仅代表了我们的传统文化和历史背景,更是对我们祖先智慧的赞美。今天,我们分享这篇文章,希望能够帮助大家更好地了解和欣赏我们的传统文化。免责声明:内容来自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Copyright@2015-2025 www.xinxueguanw.cn 心血管健康网版板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