拜登正式向美洲原住民道歉
拜登总统首次访问印第安保留地,在吉拉渡口社区学校就历史寄宿学校政策发表道歉言论
在太阳轻轻吻别地平线,告别一天繁华之际,当地时间二二四年十月二十五日,拜登总统莅临亚利桑那州凤凰城外一处特殊的地方吉拉渡口社区学校。这次到访并非寻常之旅,而是总统首次以最高领导人的身份访问印第安保留地,背负着一段沉重而深刻的历史,为美国历史上强迫原住民儿童进入寄宿学校的政策正式致歉。这一道歉,历经了漫长的150多年,是美国总统首次针对这个问题的公开发声。
在激昂而沉痛的演讲中,拜登总统字字真挚,句句震撼人心。他承认,美国过去通过寄宿学校强制同化原住民儿童的行为,是“美国历史上的污点”,是“灵魂上的罪孽”。这一政策不仅剥夺了孩子们的文化认同,更导致他们遭受身体虐待、文化剥夺,甚至被强制改变语言和信仰。无数儿童被强行与家人分离,部分孩子甚至被遗弃在无名墓碑之下,这些深重的创伤至今仍在原住民社区中留下深远的影响。
回溯历史长河,这一切始于十九世纪早期的文明开化基金法,美国系统性地建立寄宿学校,旨在通过强制同化消除原住民的文化认同。这一政策持续近两个世纪,其影响之恶劣、影响之深广令人震惊。拜登总统强调,这段残酷的历史长期被主流教育所忽视,既未真实地写入教科书,也未被广大公众所知晓。
此次道歉并非毫无背景。亚利桑那州作为二二四年大选的关键摇摆州,原住民选民虽然占比不大,但其影响力不容忽视。拜登选择在此地道歉,无疑是在争取少数族裔的支持。一些舆论认为此举投机,质疑其背后真正的动机是为了提升个人政治遗产或是转移公众对其健康状况和选举前景的关注。例如,早在二二五年一月他卸任前的再次提及这一事件就被一些评论家质疑为政治作秀。
尽管此次道歉获得了部分原住民团体的认可,但很多人希望不仅仅是道歉这么简单。他们要求实质性的赔偿和政策调整,比如土地归还和文化保护措施。在国际观察人士看来,美国的这种历史性道歉虽然具有象征意义,但只有配合实际行动才能真正推动种族和解。此次拜登的道歉标志着美国首次公开面对原住民同化政策的黑暗历史,但其背后的政治动机以及后续行动的真实性仍然有待时间的检验。这是一次历史与现实的交汇,也是一次希望与挑战的碰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