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水虽健康 也要懂得正确饮用
关于饮用水,你真的了解吗?大部分人首先会想到开水,因为我们都知道高温烧煮可以消灭水中的各种细菌和寄生虫。尽管市面上的矿泉水、纯净水五花八门,但往往不如开水来得健康实惠。开水也并非简单烧煮即可,其中包含着许多我们需要注意的细节。
在水快烧开时(80℃-90℃),我们应该打开壶盖。这是因为现代水源中的有机污染物越来越多,其中一些物质是挥发性的,加热时会随水蒸气挥发。打开壶盖可以让这些物质最大限度地挥发出去,确保水质更安全。
更为关键的是,水烧开后需要等3分钟左右再关火。这是因为自来水中含有氯,用以清除微生物等杂质。氯与水中残留的有机物相互作用可能会形成有害的致癌化合物。当水温达到沸腾后持续3分钟,这些化合物的含量将降至安全范围。但请注意,开水并不是烧得越久越好。长时间的烧煮会使水中无挥发性的有害物质和亚硝酸盐含量增加,喝了这样的水同样对身体有害。
水不能反复烧煮,最好现烧现喝。流动的水具有一定的自净作用,而科学研究发现,水的老化速度很快。如果水长时间处于静止状态,其链状结构会不断扩大和延伸,变成所谓的“死水”,这种水的活力极差,长期饮用可能对人体健康产生负面影响。饮用新鲜开水尤为重要。
在日常生活习惯方面,每天清晨打开水龙头放5-10分钟的水也是一个好习惯,这有助于避免管道铁锈的污染和管道中死水的产生。对于长期未使用的水龙头流出的水,我们应格外注意,这部分水可以用来清洁和洗涤。但即使是看似无害的白开水,也并非人人适宜大量饮用。
有四类人群需要特别注意饮水问题。肾脏病患者不宜多喝水,因为肾脏机能不全或衰竭的病人无法正常地排泄水分及盐分;心脏病患者过量饮水会增加心脏负担;肝功能异常的人也不应多饮,以免加重肝脏负担;孕妇虽然需要充足的水分维持母体与胎儿的健康,但过量饮水同样不适宜。对于这几类人群来说,适量饮水至关重要。
心脏病患者的特殊饮水需求
对于心脏病患者而言,尤其是那些心脏衰竭的人群,他们的肾脏血流和灌注功能处于不稳定状态,导致身体水分无法顺利排出,全身性的水肿成为了一大困扰。在这种情况下,饮水量的控制变得尤为重要。过量饮水会增加心脏和肺脏的负担,甚至可能诱发低血钠症。这种病症的出现,会伴随着恶心、呕吐、全身抽搐甚至昏迷等危险症状,严重威胁患者的生命安全。
肝功能异常患者的腹水难题与饮水建议
肝功能异常的患者,除了不能合成身体中的血蛋白外,还可能出现水肿症状。血渗透压的降低使得水分容易在组织内积聚,腹部和胸部的积水现象更是屡见不鲜。对于这类患者而言,饮水量需要得到有效控制,以避免加重水肿症状。一旦出现水肿,应根据实际情况严格限制日常饮水量,以免给身体带来更大的负担。
水中毒:饮水过多的健康隐患
水中毒,一个因饮水过量而引发的健康危机。当水分过度蓄积,低血钠症便悄然而至。而机体内的水分过多,还会增加心脏的负担,对健康造成潜在威胁。在日常生活中,特别是在严重口渴脱水的状态下,大量饮用低矿化度水或纯净水,可能导致人体内电解质平衡失调,引发低渗脱水,从而引发水中毒。这一健康隐患不容忽视,我们需要科学饮水,确保身体健康。
新闻快讯:关于心脏病、肝功能异常和水中毒的研究持续进展,新的治疗方法和预防措施不断问世。请广大患者关注资讯,为自己的健康保驾护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