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一女生把眼睫毛拔光 因不满学校按年级排座

生活常识 2025-04-19 08:27生活常识www.xinxueguanw.cn

拔毛癖,一个看似陌生的词汇,却是一种在青少年群体中较为常见的心理疾病。患者会不自觉地产生冲动,将自己的毛发拔除,症状与脱发、斑秃等皮肤病相似。那么,这些孩子们为什么会做出这样的行为呢?

在杭州市第七人民医院儿童心理科,周国岭主任接受记者采访时,曾为一名初中的拔毛癖女孩进行心理治疗。这个女孩不仅拔头发,连眉毛、眼睫毛都不放过,拔得干净整洁。这种令人费解的行为已经持续近一年。当问及她是否担心外貌的变化时,她却表示无所谓,因为毛发总会再长出来。她的父母对此深感无奈,无法时刻阻止她的行为,拔毛已经成为她的一种习惯。

世界卫生组织编写的《国际疾病分类》中,将拔毛癖归类为精神行为障碍的一种。这种控制障碍可能与精神紧张焦虑等心理因素或家庭环境有关。患者在拔毛之前会感到紧张,拔完之后则会有如释重负的感觉。拔毛癖多发生于容易焦虑的人群,尤其是初高中的女生。

周主任的门诊每年会遇到十几例拔毛癖的患者,年龄最小的从小学高年级开始就有这种行为。她讲述了一个令人痛心的例子:一个就读于知名民办中学的女孩,因为学校的高要求和激烈的竞争环境,每月都要根据考试成绩排名坐位置。这种竞争压力给学生带来了巨大的心理负担。周主任提到:“对于那些性格敏感、容易紧张的孩子,家长应该避免给予过大的压力。”相反地,父母应该更加关注孩子的身心健康,尊重他们的个性差异,避免过分强调学业成绩。在遇到孩子成绩不佳时,父母应该避免使用比较和指责的方式,而是与孩子一起分析原因,帮助他们克服困难。淡化成绩对孩子带来的紧张和焦虑感也非常重要。对于那些不适应学校环境的孩子,换一个环境或许对他们更有益。适当的体育锻炼、郊游和旅游等也有助于转移孩子的注意力,缓解紧张焦虑的情绪。周主任建议:“如果有必要的话,也可以到医院接受脑电生物反馈的放松训练。”让我们共同关注青少年的心理健康问题,为他们创造一个更加宽松、和谐的环境吧!拔毛癖:一种可治疗的行为障碍

对于许多深受拔毛癖困扰的孩子来说,好消息是,这一行为障碍是可以通过心理疏导和行为矫正来治愈的。拔毛癖,作为一种习惯和冲动控制障碍,让患者在难以抗拒的冲动之下,不断拔去自己的毛发。

当我们翻开《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第三版),由中华医学会精神科分会编纂的这本书籍,对习惯和冲动控制障碍有明确的定义。这种精神障碍使得患者在过分强烈的欲望驱使下,采取一些不被社会接受或者对自己造成伤害的行为。这些行为的唯一目的,仅仅是获得自我心理的满足,与正常的性欲和性行为无关。

专家指出,大多数心理疾病都并非不可治愈,它们可以通过心理疏导、行为矫正等方法得到治疗。家长们面对孩子的拔毛行为时,无需过度担忧。一旦发现孩子存在拔毛癖的倾向,应及时寻求心理治疗的帮助。

每一个成功治疗的故事,都是对孩子和家长们无尽的鼓舞。让我们深入了解这一行为障碍,认识到它不是孩子的弱点,而是一种需要耐心和关爱来克服的难题。当孩子们在心理治疗的道路上逐步前行,每一次的坚持和努力,都是向着光明和健康的未来迈进的一大步。

对于那些正在经历拔毛癖困扰的孩子,记住,你不是孤独的。你的困扰、你的挣扎,都有专业人士愿意倾听和帮助。勇敢地迈出第一步,寻求治疗,是走向康复的第一步。家长们的理解和支持,是孩子战胜这一障碍的最大动力。让我们共同努力,为孩子们创造一个更加健康、快乐的成长环境。

相关推荐新闻:关于拔毛癖的研究动态、心理疏导技巧分享、行为矫正方法等。

上一篇:黑豆对人有什么好处 下一篇:没有了

Copyright@2015-2025 www.xinxueguanw.cn 心血管健康网版板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