尴尬!青岛无医生从事多点执业
医生多点执业制度是一项促进医疗行业竞争和改善医疗服务的重要举措。在青岛市试点实施以来,尽管市民和医疗机构对此充满期待,然而出人意料的是,几个月过去了,竟然没有一位医生报名参与。
市卫生局的负责人透露了这个意外的消息,让人有些无奈和疑惑。这个制度的实施,原本是为了让优秀的医生能够在多个医疗机构执业,让市民能够在家门口就享受到名医的诊疗服务。试点工作开展近两个月,却没有一位医生报名,这个结果让市民感到失望,民营医院和社区医疗机构也是无奈和着急。
对于市民来说,他们期待能够通过多点执业制度,让好医生到其他医疗机构坐诊,缓解医院人满为患的状况。孙女士表示,如果医生能够流动起来,不仅可以方便患者就医,还能增加医生的收入,促进医生间的技术交流。
在实际操作中,这个制度的推进却遇到了诸多困难。除了部分医生因为本职工作繁忙无法参与外,还有一些医生表示尚未接到医院的通知,不清楚医院的立场,因此不敢轻易尝试。一些医院管理者也有自己的想法,担心医生外出会影响工作和管理。
多位医生在接受采访时表示,他们一直关注多点执业的事,也支持这项新举措,但实际上他们更关注的是医院的态度和具体的实施细则。他们认为,如果医院能够出台具体的细则并鼓励医生参与,他们才会考虑申请多点执业。
各医疗机构对此也有不同的看法。一些社区医疗机构特别需要大专家前来指导,希望医生能够多发挥自己的能力挽救病人。而一些民营医院则对看好的专家不能前来执业感到无奈。海慈医院和青岛市中心医疗集团的负责人表示,只要医生提出申请,他们会支持医生的决定。
多点执业制度是一项有利于医疗行业发展、提升医疗服务水平的好政策。但在实施过程中需要各方共同努力,尤其是医疗机构需要制定具体的实施细则,明确态度,鼓励和支持医生参与,让这项制度真正惠及患者和医生。期待未来在多方共同努力下,多点执业制度能够在青岛市乃至全国范围内顺利推进,为市民提供更加便捷、高效的医疗服务。关于医生多点执业的困境与挑战
兰克涛针对医生多点执业的现象进行了深入的分析。他指出,尽管政策鼓励医生多点执业,但实际上为这些优秀的医生寻找一个适合的第二、第三执业地点却异常困难。疑难杂症的治疗并非一蹴而就,医生在寻求执业平台时,必须要考虑医疗质量与安全等多重问题。多点执业的运行还面临着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需要一个磨合期,因此目前持观望态度的医生较多。
岛城一家三甲医院的负责人对此表示认同,他认为,医院不会鼓励员工去第二或第三家医院执业,但这并不代表医院会阻止医生的申请。如果有医生希望尝试多点执业,医院会尊重他们的选择。
一位匿名人士医生透露,要想实现多点执业,必须征得原注册的医疗机构同意,并且原医疗机构还需出台相关细则。这一规定成了阻碍医生多点执业的“拦路虎”。有观点认为,应该取消必须经原医疗机构同意的条件,让执业医生成为自由执业人。注册后,医生应该有权随时到合法的医疗单位进行执业。
在微微健康网看来,一个医生想要多点执业还需要经过原医疗机构的同意,这一限制足以说明,鼓励医生多点执业并不简单。因为没有任何一家医院会愿意让自己的医生为他人服务。这种看似美好的政策在实际操作中遭遇了现实的挑战。我们仍应看到多点执业背后的积极意义,它不仅能提高医生的收入水平,更能为患者提供更多元、便捷的医疗服务。未来,如何平衡医院、医生、患者三方的利益,使多点执业政策真正落地生根,还需进一步的与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