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年绝壁凿出万米渠(全国精神文明建设先进典型巡礼)

生活常识 2025-04-18 15:44生活常识www.xinxueguanw.cn

黄大发:一颗初心与一座水渠铸就的脱贫传奇

岁月荏苒,时光如梭,然而黄大发的初心却未曾改变。这位82岁的老人,依然能一字不差地背诵入党誓词。他的人生信条是听党的话、跟着党走。早在24岁入党之初,他就立下了誓言,要改变山村的穷困落后状态。这份矢志不渝的执着,让他在村民心中成为了一座丰碑。

黄大发有一股磐石般的倔劲。从“吃百家饭”的孩童到村支书,他带领村民从一穷二白的困境中奋斗出来,实现了通水、通路、通电的壮举。无论是坡改梯种稻子,还是放水栽柚子,这个倔老头始终站在最前线,为村民们打开了一扇通往美好生活的门。

最了不起的,是黄大发干成的一件大事:他带领村民历时36年,建成了一条绕三重大山、穿三道绝壁的万米水渠大发渠。这条水渠,打破了山村干渴的宿命,为村民们带来了丰收的希望,打开了脱贫致富之门。

回想起修渠的历程,人们无不感慨万分。黄大发带着一颗感恩心,立誓将活水引入草王坝。引水,是草王坝群众世世代代的期盼,也是一项艰巨的任务。黄大发和村民们并未退缩。他们竖起竹竿测量,用黄泥巴糊沟壁,抡起锤子钢钎凿山破壁。虽然小沟终抵不过大雨的冲刷,但他们并未放弃,修修补补十几年,终于使水流进了草王坝。

1992年春,修渠工程再次动工。黄大发带着200多名村民,攻克了一个又一个难关。他们聚拢人心,克服物资运输的困难,每月召开党员会议鼓劲。当工程即将贯通时,黄大发抵押自己的三间老房从信用社贷款1万元,确保工程的顺利完工。虽然后来因贷款被告上法庭,但这条渠终于通了水,草王坝也因此焕发出新的生机。

随后,黄大发又带领村民发展产业,改变传统的种植结构。全村现有核桃5200多亩、柚子650亩、海椒2000亩,牛羊养殖大户超过30户。去年底,全村农民人均纯收入突破6500元。黄大发舍己为人的公心,赢得了村民们的信任和尊重。他们不仅称这渠为大发渠,更是把他视为心中的楷模。

如今,黄大发虽然已经年迈,但他的初心依然坚定。他的事迹激励着一代又一代人,为梦想而奋斗,为家乡的发展而努力。他是一颗璀璨的明星,照亮着乡亲们前进的道路,引领他们走向更加美好的未来。今年七月份,传奇人物黄大发接过了新的使命,担任贵州大发旅游公司的董事。这家新成立的公司由中天金融集团和团结村携手打造,共同发掘大发渠的旅游潜力。中天金融集团慷慨解囊,出资3500万元,持有公司54%的股权。而草王坝所在的团结村则以“大发渠”这一无形资产进行估值,以价值3000万元入股,持有剩余的46%股权。展望未来,团结村将能够享受到高达80%的利润分配。

这个决定不仅是一次商业合作,更是黄大发带领村民走向共同富裕的坚定步伐。他深知自己的责任重大,不仅要为村民带来经济利益,更要为他们的精神生活带来改变。因此他说:“能够为村民找到一条通向繁荣的道路,是我作为员的荣幸和骄傲。”带领村民们走向富裕的道路,是黄大发作为一名员的使命感和责任感的体现。他深知这是一次重要的机会,将大发渠的旅游价值最大化,为团结村带来更大的经济效益。他的决心和信念得到了村民们的热烈响应和支持,他们相信在他的带领下,团结村将会迎来更加美好的未来。他的故事不仅让人感受到一个员的使命和责任,也展现了一种无私奉献的精神和对未来的坚定信念。《》的报道也为我们提供了一个了解这个故事的窗口,让我们看到了团结村和黄大发迈向共同富裕的步伐。

上一篇:如何有效推广网站以增加流量和知名度 下一篇:没有了

Copyright@2015-2025 www.xinxueguanw.cn 心血管健康网版板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