汕头市电子之都致90%儿童受重金属污染
广东,一个电子产品的汪洋大海,经济发展迅猛,背后却隐藏着让人心痛的秘密。重金属污染侵袭,让90%的儿童处于危险之中。
端午假期,连日的雨水冲刷着贵屿镇的空气,那刺鼻的味道稍微减轻。北港河的河水依然如墨般漆黑。几年前,这里曾是热闹的赛龙舟场所,但现在却已不再适应。
广东省的监察厅和环保厅连续第二年将贵屿镇的污染整治列为十大环保督办案件。央视的报道更是让人触目惊心,90%以上的儿童曾遭受重金属的侵害。在初夏的阳光下,也有希望的种子在萌发。汕头市委托中山大学制定的《汕头市贵屿地区电子废物污染综合整治方案》已经获得省批准,进入实施阶段。2000多家无法整改的拆解作坊被强制取缔。
贵屿的转型之路仍然充满挑战。依然黑臭的河涌和循环经济产业园的荒芜都在提醒人们,“先污染、后治理”的发展模式带来的后果是沉重的。贵屿这座“电子垃圾之都”的转型之路布满荆棘。
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的调研报告指出,贵屿镇的多个河段已成为重污染区。阿健(化名)家的房子是一个典型的家庭作坊,楼上住人,楼下是仓库和拆解场。他解释,为了避开刺鼻的味道,他们不得不选择住在较高的楼层。在一楼的大厅里,工人们正在对手机主板进行烘烤和拆解,空气中弥漫着一股焦臭味。这些电子元件将被送往国内的大型电子市场,为阿健家带来一年约三四十万元的利润。
阿健几乎与贵屿的电子废物拆解产业一同成长。他看到一车车废旧电器进村,变成一袋袋电子原件出村,创造出巨大的经济利益。环境污染问题也随之而来。不同的村落形成了不同的“主业”,但环境污染的问题始终如影随形。
潮阳区近期的统计显示,贵屿镇有5169家从事废旧电子电器及塑料拆解加工的经营户。对于环境污染问题,阿健不愿多谈,他强调自己的作坊并没有那么大的污染。贵屿循环经济产业园区管委会主任张楚丰表示,一些非法“酸洗”场和“烧板”高炉确实存在,它们用硫酸等酸液萃取或高温烘烤的办法提取贵金属,污染极大。
面对这样的局面,转型与治理势在必行。我们需要更加深入的了解和关注这个问题,期待贵屿镇能够找到一条可持续发展的道路,让电子产业与环境和谐共存。贵屿镇内的北港河,作为练江的一条重要支流,曾经热闹非凡,岸边聚集着众多的非法“酸洗”加工场。昔日村民们熟悉的河畔风景,如今已面目全非。据当地村民回忆,曾经的端午节,村民们还会在北港河上扒龙舟,欢声笑语,热闹非凡。然而现在,河边散步的人们只能掩鼻而过,恶心之感令人窒息。
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的一份深入调研报告揭示了贵屿镇某些区域的严峻污染现状。贵屿新乡、联堤、北林、新厝、后望、湄洲、凤新、凤港等村庄的土壤已受到严重污染。这些污染不仅影响了土地的表面,更深入到地下,破坏了自然的生态平衡。
北港河的东西走向,穿越贵屿镇的各个角落。这里的河水已不再清澈。在北港河的某些河段,如靠近贵屿镇边界的上流区域、练江内溪冲沟的出口处以及练江下游的水渠出口处,因为长期的“酸洗”等工业污染,河段中的重金属含量严重超标,这些区域已经成为重污染河段。
每当阳光照射在这些河段上,河面上的不是波光粼粼,而是泛着沉闷的黑色或浑浊的白色。这些颜色都是重金属污染的痕迹。河底的淤泥也受到了严重污染,其中的有害物质逐渐渗透到河水之中,破坏了水体的生态平衡。
这些污染状况已经对当地的环境和居民的健康造成了严重威胁。昔日的欢声笑语已经远去,取而代之的是对环境污染的担忧和无奈。希望有关部门能够重视这一问题,采取有效措施,还贵屿镇一个清澈、美丽的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