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品包装回收牵出庞大的假药产销链条

生活常识 2025-04-18 08:38生活常识www.xinxueguanw.cn

药品包装背后的假药产销链

近日,杭州市检察机关批准逮捕了两名涉嫌回收倒卖废药盒的犯罪嫌疑人。这起事件背后,隐藏着一个庞大的假药产销链。

药品包装盒,在普通患者眼中可能是无足轻重的存在,但在假药贩子眼中却是宝贵的资源。据警方调查,不少犯罪分子利用回收的药品包装盒自行生产假药,再通过各种渠道进行销售。他们甚至将假药伪装后通过物流公司等运输,通过路边站牌贴广告等方式进行收购真药包装盒。这些看似无害的行为,实则严重危害了患者的健康。

据了解,这些假药种类繁多,包括假冒进口处方药、未取得我国药品准入批号的抗肿瘤药等。警方发现,犯罪分子为了增强药效,甚至添加国家严令禁止的化学成分。这些假药不仅没有任何疗效,还可能贻误治疗,甚至引发其他疾病,危及生命。据有关部门的鉴定,这些假药的危害巨大,长期食用易引发多种疾病甚至导致死亡。

更令人担忧的是,制售假药犯罪已经形成了一条“产、供、销”的犯罪产业链条。犯罪地域特点明显,同乡之间通过亲属关系逐渐发展。他们利用QQ、MSN等网络通讯工具进行沟通、洽谈,逃避打击。一些不法分子还从医院收购药盒,而医院在这一环节上几乎没有任何防范措施。据调查,一些网络以及一些不法药店、诊所已经成为假药的主要流通渠道。一些非法窝点、“地下药厂”更是几乎完全脱离控制。一些药厂还承接假药的“来料加工”,这无疑加剧了假药的泛滥。

面对这种情况,打击假药犯罪的力度必须加大。目前我国的刑法以及附加刑的惩处力度明显不够。提高犯罪成本成为了打击假药犯罪的关键。公安机关需要采取全国集成的打击方式,动用网状的打击力量,彻底摧毁这些犯罪团伙。也需要加强药品生产、流通环节的监管力度,从源头上遏制假药的产生和流通。公众也需要提高警惕意识,不轻易购买不明来源的药品,共同维护药品市场的安全。

打击假药犯罪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需要我们全社会的共同努力只有提高犯罪成本加强监管力度普及药品知识才能从根本上解决这一问题保障人民的健康和安全。在国外,犯罪记录一旦留下,将会对个人的贷款和就业等生活方面产生长期影响,甚至遭受行业终身禁入的惩罚。这种高犯罪成本有效地遏制了潜在犯罪分子的念头。在我国,由于刑法规定的量刑标准相对较低,许多犯罪分子在审讯时选择隐瞒罪行,担心交代过多会导致出狱后失去生活出路。有必要加强刑法的惩处力度,并引入附加刑来严惩不贷。

与此有专家指出,由于假药犯罪者大多是从事个体经营的商户,他们对信用和贷款等资源的依赖程度相对较低。单纯借鉴国外的打击手段可能效果有限。对此,中国政法大学教授曲新久提出了独到的见解。他认为,打击假药犯罪需要多管齐下,不仅行政部门和公安机关要在监管和执法方面加强创新,更需要情报互通和信息共享以实现高效打击。应增加犯罪分子的犯罪成本和“入行”难度,采取一系列措施摧毁假药生产链条。

在药品企业方面,可以从生产技术上加大防伪力度。例如,针对包装材料回收严重的药品,药品企业可以考虑将包装改为一次性使用,增加犯罪分子制售假药的难度和成本。这样一来,不仅可以有效遏制假药的生产和销售,还能提高消费者的用药安全。这一措施的实行将对我国药品市场的健康发展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我国在打击假药犯罪方面仍需加大力度,通过加强刑法惩处力度、引入附加刑、加强监管执法创新、增加防伪技术投入等措施,形成全方位、多层次的打击体系,以有效遏制假药犯罪的发生,保障人民群众的用药安全。

Copyright@2015-2025 www.xinxueguanw.cn 心血管健康网版板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