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闭症少年体内疑遭老师扎入缝衣针五年

生活常识 2025-04-18 05:22生活常识www.xinxueguanw.cn

昔日创伤,今日伤疤自闭少年李宜昀的五年挣扎路

年幼的李宜昀曾生活在恐惧与痛苦之中,一根不起眼的缝衣针,竟成为他生命中难以抹去的伤痕。这一切始于他在深圳元平特殊教育学校就读的日子。

小小的李宜昀,三四岁时已表现出自闭症的征兆。2005年,他被送往深圳元平特殊教育学院成为了一名寄宿生。在他开始新生活的两周内,一场噩梦悄然而至。他常常发烧,痛苦不堪。学校老师曾告知家长,孩子曾提到“朱老师扎针,手痛”。但因孩子表达不清,家长误以为老师用针吓唬孩子,并未引起足够重视。

在接下来的几年里,李宜昀的健康状况每况愈下。他出现不明原因的血尿,身体日渐消瘦。蒋咏芬,李宜昀的母亲,只能放弃工作,带着孩子四处求医。直到2012年,他们在深圳市第四(福田)人民医院找到了问题的根源一根缝衣针深深扎入他的左肘外侧肌肉中。经过手术,医生成功取出缝衣针,李宜昀的身体才逐渐康复。

时间回到2013年,李宜昀的身体逐渐好转并开始开口说话。一天,他指着桌上的缝衣针对妈妈说:“妈妈,拿针,插回朱老师。”这令蒋咏芬恍然大悟,原来孩子的病痛竟源于生活老师朱某的恶行。蒋咏芬想起曾有一次孩子弄烂食堂的装饰牌,遭到朱某的体罚。从那时起,李宜昀便开始了漫长的苦难旅程。

五年的时间,这根缝衣针在李宜昀的身体里留下了深深的伤痕。它不仅给他带来了身体上的痛苦,更让他的心遭受了巨大的打击。蒋咏芬感叹,如果没有这根针,或许孩子已经在元平学校顺利完成学业了。如今,家庭的破碎、孩子的病痛折磨都是因为这根小小的缝衣针。

《蒋咏芬诉朱某及元平学校侵权案:证据不足,诉求被驳回》

蒋咏芬于2013年6月向龙岗区人民法院递交了故意伤害罪刑事自诉状,对朱某和元平学校提起大规模侵权赔偿诉讼,索赔金额高达百万。在证据不足的情况下,一审法庭无法确认侵权事实,最终驳回了原告的诉求。

蒋咏芬的诉求中包括精神损害赔偿、侵犯人身权利费、医疗检查费等多项费用,总额超过百万。朱某答辩称在被告李宜昀在校期间,学生交接手续严密,从未出现原告所描述的问题。元平学校也表示,原告所述侵权事实缺乏证据支持。尽管有退休老师张某的证言表示朱某曾照顾李宜昀的饮食起居,但此案的关键在于侵权事实的具体证明。

龙岗区法院一审认为,尽管原告提供了书面证人证言及病历资料,但这些证据无法证明具体的侵权人、侵权时间、侵权地点等基本事实。法院无法仅凭现有证据推定具体的侵权事实。最终,一审法院判决驳回原告李宜昀的全部诉讼请求,案件受理费由原告负担。

在二审庭上,蒋咏芬请求法院重新审理此案,并要求法医到庭质证,重新对李宜昀的伤情进行司法鉴定。两名被上诉人并未出庭应诉。深圳市元平特殊教育学校的委托代理人表示希望维持原审判决。蒋咏芬对朱某和学校的供词提出质疑,并请求对朱某和李宜昀进行测谎检验。法官就此询问了关于李宜昀在特定时间段的宿舍号、生活老师情况等问题,并要求被上诉人提供书面回复。

在庭审中,尽管主审法官尝试调解,但双方因赔偿数额差距过大未能达成一致。蒋咏芬坚决拒绝接受人道救助金,她表示只接受赔偿。庭审法官表示,如果原告对警方的调查处理结果不满意,可以选择刑事审判程序。目前案件仍待进一步处理。相关新闻可查阅“虐童案再现 东营幼儿园教师针扎体罚幼童”。

此案的审理结果不仅关乎蒋咏芬一家的利益,更引发了社会对于特殊教育学校安全管理问题的广泛关注。法律界人士提醒,在缺乏充分证据的情况下提起诉讼可能会面临败诉的风险,同时也提醒公众理性看待此类事件,避免情绪化的舆论影响司法公正。

Copyright@2015-2025 www.xinxueguanw.cn 心血管健康网版板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