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率先取消头胎“准生证” “准生证”的前世
中国网事:头胎“准生证”走向消亡?
湖北省卫计委最近的一项通知让湖北省成为全国率先取消一孩生育审批的省份之一,这意味着头胎“准生证”可能逐渐退出历史舞台。这一变革的背后,是人口政策从控制和管理转向服务和健康的体现。
这一变革的历程可谓漫长。头胎“准生证”自上世纪80年代计划生育政策实施以来便应运而生,作为计划生育政策的制度保障。随着时代的变迁,这一制度饱受争议。不少网民认为,合法夫妻生育头胎无需审批,头胎“准生证”早就应该取消。
湖北省卫计委计划生育基层指导处处长伍文洲指出,虽然取消了生育审批,但并非废除“生育服务证”,而是改变证件的发放形式。这一改革旨在简化流程,使生育服务更加便捷。计生机构将在婚前检查或孕前健康检查时主动登记夫妻生育意愿并发证,将行政审批转变为主动发放。
南开大学人口与发展研究所博士生导师原新透露,“准生证”是特定历史时期的产物,旨在控制和管理人口。但随着人口政策的转变,以人权为中心的理念逐渐确立,“准生证”的名称也开始发生变化,服务的内涵也不断提升。尽管如此,“生育服务证”办理难的问题依然存在。对于流动人口而言,证件与户籍绑定,办理手续繁琐,奔波疲惫不堪。
广州市政协委员曹志伟曾展示办准生证的“路线图”,涉及多个部门和繁琐手续,引发网民吐槽。一些网民反映,孩子即将出生,但“准生证”却迟迟未能办理,令人焦虑。网民Lily表示,她和一些同学在完成高等教育后才开始孕育孩子,积极响应国家计划生育政策,却因户籍问题办理生育服务证困难重重。
那么,全国范围内取消头胎“准生证”还有多远?既然已经批准了夫妻结婚,是否也就意味着批准了他们生育的权利?这一问题的解答还需时间和更多的实践来验证。但可以预见的是,随着人口政策的不断完善和进步,这一天终将到来。我们期待着更加人性化、便捷化的生育服务,为广大民众带来实实在在的福利。在为即将步入婚姻殿堂的夫妇颁发结婚证时,或许我们可以对准生证进行一次创新性的思考。想象一下,如果准生证不再是孕妇挺着大肚子时奔波劳碌的必需,而是作为结婚证的附带品一同发放,这样的场景是否能让生活更加便捷和温馨?
对于许多网民的担忧,担心取消头胎“准生证”会导致人口管理和登记的混乱,湖北省卫计委已经给出了明确的回应。在取消一孩生育审批后,卫生计生部门将借助民政婚姻登记、收养信息以及公安户籍登记等多重渠道,全面掌握居民的婚姻、怀孕和生育信息。这样,就能有效避免因为取消一孩生育审批而可能出现的出生漏登、漏报现象。
这一变革意味着,取消一孩生育审批并不会带来流程或管理上的困扰。相反,通过内部创新,相关部门可以为群众减轻不必要的繁琐负担。这是一次真正的简政放权,让服务更加贴近民众需求。
原新认为,尽管全国各省市的人口计划生育条例存在一些个性化规定,但在夫妻头胎的问题上,所有省市的规定都是一致的。取消头胎“准生证”的政策在全国范围内推广并不存在障碍。
我们可以设想一下,如果在婚姻登记时就能直接领取生育服务证,而无需再经历繁琐的审批流程,这将是一个多么振奋人心的消息。这不仅是对简政放权的生动实践,更是对民生服务的优化。期待这一政策能在全国范围内得到更广泛的推广和实施,为即将步入婚姻殿堂的夫妇带来更多的便利和喜悦。(来源:新华社记者李建平黎昌政)想了解更多精彩内容,请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