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更多元解纷更高效群众更认同
福建省连江县人民法院在新时代背景下,秉持创新理念,致力于构建一站式多元解纷和诉讼服务体系。他们打造了一种非诉解纷先行、司法协同保障的新模式,为群众提供了更多元、更畅通的纠纷解决渠道。
诉与非诉联动,让纠纷止于未发。连江县潘渡镇贵安地区的非诉联动中心便是这一理念的具体实践。该中心与当地具有纠纷化解职能的行政单位、事业单位等实现联动配合,有效预防、分流、化解矛盾纠纷。在贵安旅游胜地,人员流动量大,各类矛盾纠纷频发,这一机制有效减轻了法院负担,受到了群众的广泛欢迎。
老法官工作室则是连江法院的另一亮点。在这里,退休的老法官们继续发挥余热,为当事人提供沟通调解、判后答疑等诉讼服务。他们凭借多年的审判经验和调解能力,成功化解了许多“疑难杂症”。例如,某建筑劳务有限公司与蒋某的工伤赔偿纠纷,在郭玲华的调解下,双方达成了和解。而何秀珍则擅长化解家事纠纷,她的调解工作让许多家庭恢复了和谐。
这些老法官们以他们的专业态度和敬业精神,成为了诉前化解纠纷的一道坚实防线。他们的付出和努力,让当事人感受到了温暖和关怀,也赢得了群众的信任和尊重。
连江法院的这些创新举措,不仅让群众感受到了公平正义,也提升了司法效率。他们的成功经验值得其他法院学习和借鉴。我们相信,在未来的工作中,连江法院将继续发挥创新精神,为群众提供更加优质、高效的司法服务。
连江法院通过创新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实现了诉源治理的显著成效。他们让解决纠纷的渠道更畅通、方式更多元,得到了人民群众的广泛认同和赞誉。贴心服务,让“集约高效”触手可及
一场跨国离婚官司因新冠疫情的爆发而面临重重困境,原告无法回国,双方当事人的焦急情绪凸显。在这关键时刻,连江法院以移动微法院为桥梁,开启了一场线上调解的新纪元。这一举措不仅解决了当事人的燃眉之急,也标志着信息化时代的司法服务新模式正在崛起。
故事发生在春意盎然的时节,远在美国的刘女士与在国内的刘先生,在法官的悉心指导下,通过微信小程序移动微法院登录掌上法庭。他们共同见证了一场跨越时空的调解,最终在在线平台上达成了离婚调解协议并确认签字。这一场景不仅展现了信息化技术的巨大魅力,更彰显了司法为民的坚定信念。
今年年初,最高人民法院发布了一系列规定,旨在通过移动微法院为跨境诉讼当事人提供网上立案服务。连江法院积极响应这一改革号召,深入洞察群众需求,不断拓展移动微法院、网上诉讼服务、互联网庭审等电子诉讼平台的功能。这一努力让更多当事人亲身体验到了智慧法院带来的便利与迅捷。
在福州务工的郭先生是一个生动的例证。他起诉的被告在莆田市,两地距离遥远。在听闻法院可以跨域立案后,他来到连江法院,向工作人员递交了起诉材料。在工作人员的协助下,他通过手机登录移动微法院,体验了跨域立案的高效流程。令人惊喜的是,仅仅10余分钟,他便收到了立案回执,真正感受到了家门口立案的便捷。
据统计,自疫情爆发以来,连江法院网上立案数量达到了惊人的839件,其中跨域立案79件;网上开庭共168件,移动微法院和“云上法庭”更是发挥了重要作用,分别开庭120件和48件。这一串串数字不仅体现了信息化技术在司法领域的广泛应用,也彰显了连江法院为群众提供的贴心服务和高效办理。
在这个变革的时代,连江法院以信息化技术为驱动,不断创新服务模式,让“集约高效”触手可及。他们的故事不仅仅是一场场成功的司法实践,更是一曲曲司法为民的赞歌。让我们共同期待,未来的司法服务将更加便捷、高效,让每一个当事人都能感受到公正与温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