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时一卡通:诊疗卡互不通用 一家三口堆了14张
【关注健康,从一张通用诊疗卡开始】
走进一个家庭,你会发现抽屉里或许藏着十多张来自不同医院的诊疗卡。这些卡片颜色各异,功能各异,给求医者带来了诸多不便。近日,市民纷纷通过12345市民直通车栏目反映这一问题,他们希望医院能统一使用一种诊疗卡,让求医之路更加便捷。从今日开始,我们将推出“关注诊疗卡系列报道”,倾听市民的声音,诊疗卡的未来。如果您有话说,请拨本报热线96333或通过晚报微博、微信畅所欲言。
何先生,住在芙蓉区,前日因感冒去医院看病。在办理诊疗卡时,他发现家中已有许多张不同医院的诊疗卡。仔细数了数,竟然有14张。他们一家三口在长沙居住仅两年多的时间,就积累了这么多诊疗卡。他说:“每到一家医院就要办一张卡,真是好麻烦。”这些诊疗卡不仅颜色不同,而且互不通用。每次办卡,费用从0.5元到5元不等。“虽然钱不多,但每次都麻烦,也浪费磁卡资源。”
遭遇诊疗卡互不通用问题的还有家住天心区仰天湖社区的刘。她和老伴因病在长沙多家医院就医,家中放着一叠诊疗卡。由于夫妻俩都是老花眼,这些医院的诊疗卡颜色又大多相似,有时不慎拿错。等到他们去医院无法挂号时,才发现拿错了卡。这样的情况给他们带来了诸多不便。
面对这样的困扰,市民们期待医院能使用统一的诊疗卡,既节约资源又方便就医。何先生和刘等人表示,虽然医院的诊疗卡各有不同,但功能相近。他们认为,从技术层面看,统一诊疗卡应该不是难题。长沙一电子技术公司的工作人员冯先生表示赞同,他认为只需更换终端硬件,在软件方面进行联网,就能实现诊疗卡的通用。他还建议绑定居民身份证或电话号码,让市民带着一张卡就能去各个医院看病。
尽管市民对统一诊疗卡的呼声很高,但推行起来并不容易。一些医院由于资金、卡内信息等问题而不愿意推行通用诊疗卡。湘雅三医院已推行居民健康卡,但该院信息中心负责人表示,每个医院的诊疗信息系统不同,如果要统一诊疗卡,需要投入资金更换硬件设备并改造软件。一些医院不愿意将患者检查、诊断、处方、药价等信息公开化,这也成为推行通用诊疗卡的阻力之一。
未来,我们希望医院能够克服困难,推行统一的诊疗卡,让市民不再为反复办卡而烦恼。也期待相关部门能够出台政策推动此事,让就医变得更加便捷。毕竟,关注健康,从一张通用诊疗卡开始。针对居民健康卡的推行,湘雅三医院信息中心负责人近日接受了采访。他表示,医院在公开用药信息和检查结果的客观信息方面,已经迈出了重要的一步。在病历信息共享的问题上,医院方面持谨慎态度。
这位负责人解释道,病历信息不仅包含患者的医疗记录,还涵盖了医院和专家们的智慧成果,这是医院的核心资源之一。在信息共享的过程中,医院必须考虑到自身的实际情况和可能的顾虑。
据了解,不同医院在信息共享方面的情况各不相同。有些医院可能会因为保护自身资源和专家成果而有所保留,这是出于对自身利益和知识产权的考虑。信息共享的推进对于提高医疗透明度和患者权益保障具有重要意义。
医院方面表示,他们一直在努力寻求平衡点,既保障患者的知情权,又保护医院的合法权益。未来,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医疗体系的完善,湘雅三医院也将继续病历信息共享的可能性,为患者提供更加便捷和高效的医疗服务。
在此过程中,也呼吁各方能够加强合作,共同推动医疗信息共享的进程。只有通过合作与共赢,才能真正实现医疗信息的透明化,让患者在治疗过程中拥有更多的选择权和知情权。
还想提醒大家,请注意关注其他相关新闻推荐,以获取更多关于医疗信息和健康的动态。让我们共同关注医疗领域的发展,为健康中国贡献自己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