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汛弦正紧脱贫劲不松

生活常识 2025-04-16 14:20生活常识www.xinxueguanw.cn

自汛期以来,全国多地遭受暴雨洪涝灾害的侵袭,特别是在部分贫困地区,群众因灾返贫、因灾致贫的风险显著增大。对此,各地各部门积极应对,采取有效措施,确保防汛与扶贫工作同步进行,防止受灾群众因灾返贫。

在重庆市綦江区白峰村,村民杨永开面对灾情一脸愁容。帮扶干部及时介入,为贫困户申请农业保险,减少损失,让他重新燃起希望。杨永开正忙着收拾蜂箱,准备恢复生产。

为了防患于未然,各地积极开展农业安全风险排查,制定预案,做好物资准备。在江西省武宁县官莲乡东山村,驻村第一书记谭翊泉动员大家一边开展汛情防护,一边保护生产资料。东山村党支部迅速行动,组织党员群众拉起拦网,降低汛期对农业的影响。

贵州省遵义市农业农村局组织农业生产安全风险排查,指导农民加固农业生产设施,做好物资的调剂准备。湖南省安化县关注贫困户群体,加大与扶贫产业相关的地质灾害隐患点排查力度。云南省盐津县庙坝镇民政村做好应急预警,提前转移群众家畜,加强环境消毒工作。

在抢险减损失方面,各地严格落实防汛抗洪责任制,第一时间应急反应。湖南省安化县柘溪镇梨坪村的扶贫车间面临被淹风险时,工作队和村“两委”干部迅速到位,现场抢险,成功排除险情,减少了损失。

在安徽金寨县青山镇尧塘村,连续十多天的暴雨造成了重大损失。村干部和村民并未放弃,他们积极开展生产自救,努力恢复生产和生活秩序。在这场战斗中,人们看到了扶贫与防汛的并重,看到了干部群众的坚韧与决心。

暴雨虽猛,但人们的意志更坚。面对灾情,各地各部门加大帮扶力度,落实防止返贫政策措施,确保防汛扶贫两不误。他们深知,每一场战斗都不能输,每一个贫困户都不能落下。在这场战斗中,我们看到了人性的光辉,看到了扶贫工作者的担当与付出。在倾盆大雨中,村党支部书记江从明带领着一群党员志愿者,犹如一道温暖的屏障,为村民们筑起安全防线。他们逐户巡查,仔细排查房屋安全隐患,及时将6户村民转移到安全地带。他们的行动,是灾后送温暖的生动写照。

灾难无情,人间有爱。面对自然灾害,迅速响应,推出防止因灾返贫的政策。在綦江区,像杨永开这样的受灾贫困户得到了及时的帮助。镇里不仅及时上报申请农业保险,减少他们的损失,还通过扶贫专项资金购买蜂箱赠送给边缘贫困户,帮助他们重新开启生活。

王成芳所说的“办法”,正是这一系列有力的措施。綦江区安排帮扶责任人和产业扶贫指导员深入一线,指导受灾群众重建家园,并积极对接保险公司,确保贫困户得到应有的赔偿。区里还积极开发公益性岗位,落实临时救济、低保等政策,确保每个需要帮助的人都能得到及时的援助。

近日,贵州省正安县碧峰镇也遭受了特大暴雨的侵袭,降雨量创下有气象记录以来的最大值。这场暴雨造成数千人受灾,直接经济损失巨大。灾害发生后,碧峰镇迅速行动,全面走访排查受灾群众。对于受灾的贫困户,每户提供了5000元的扶持资金。镇里还组织开展了精准扶贫工作,通过募捐活动、捐赠爱心物资等方式,帮助受灾群众尽快恢复正常生活。

在这场灾难中,我们看到了人间的温暖和真情。无论是、企业还是个人,都在用自己的方式传递着爱心和力量。他们用实际行动告诉我们,无论风雨多大,只要我们团结一心,就能共同抵御灾难,迎接更美好的明天。

在这场抗灾救灾的战斗中,我们看到了希望的力量。各地各部门根据灾情及时出台救助措施,将温暖送到贫困群众身边。他们尽最大努力防止因灾返贫,帮助受灾群众重建家园,重拾生活的信心。

(本报记者朱磊、刘新吾、程焕、王云娜、杨文明、游仪;原文发表于《》2020年7月10日第6版)

上一篇:粉底-色-拉拼盘 下一篇:没有了

Copyright@2015-2025 www.xinxueguanw.cn 心血管健康网版板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