执业药师供需失衡,药店靠租赁资格证经营
保障用药安全,执业药师成药店标配
随着人们对健康的日益关注,保障用药安全成为重中之重。去年6月1日起,我国开始实施新的规定,要求药店经营负责人必须具备执业药师资格。这一举措的出台,让一些尚未取得执业药师资格证的经营者陷入了困境。在这一背景下,执业药师资格证成为了紧俏资源,不少药店老板开始寻求解决方案,其中,“租赁”执业药师资格证的做法逐渐浮出水面。
在日常生活中,人们遇到头疼脑热、感冒发烧等小病时,往往会选择去药店购买药物。截至2013年年底,全国各地共有药店46万多家,其中一些药店在执业药师的配备和用药指导方面却存在严重不足。
为保障人体用药的安全有效,去年实施的《药品经营质量管理规范》明确规定,药品批发零售企业均需配备执业药师,而药品零售企业的法定代表人或企业负责人也必须具备执业药师资格。这一新政的背后,反映了执业药师供需的严重失衡。
以郑州为例,目前全市包括医院在内的执业药师拥有者仅有2000多人,而郑州市区的零售药店却多达3098家。面对如此巨大的供需差距,一些零售药店开始寻求打擦边球的策略,甚至违规经营。
张强是郑州某药店的老板,面对新政的要求,他选择将自己的药店“过户”给一名执业药师。他解释说:“我们之间是雇佣关系。他具备经营药店的资格,我只使用他的名义和证件。”实际上,这位名义上的经营者与张强并无关系,两人私下签订了协议,张强每年支付对方一定的报酬,但对方只需,无需参与药店的实际运营,但要协助张强应对相关检查。
据中国青年报记者调查了解,目前将药店“名义过户”给执业药师的只是少数,绝大多数零售药店都是选择“租赁”一个执业药师资格证。所谓“租赁”,就是找到一个有执业药师资格证的人,将其证件注册在自己的药店,肩负起监管药品质量的责任。这种做法虽然存在风险,但已被许多药店老板所接受和使用。
面对这种局面,国家应加强执业药师的培训和认证工作,增加执业药师的数量,满足社会的需求。药店经营者也应积极提升自己的药学知识和管理能力,争取取得执业药师资格证,确保药店的合规经营。只有这样,才能保障人们的用药安全,促进社会的和谐稳定。【未能取得执业药师资格证的他,面临经营困境】
在医药行业,执业药师是确保药店用药安全的关键人物。对于某些药店工作人员来说,他们面临着一个尴尬的情况因为没有获得执业药师资格证,不得不采取一种特殊的方式来维持经营。据一位药店工作人员透露,目前许多零售药店采用的是“用证不用人”的策略。虽然听起来有些矛盾,但实际上这种方式已经成为了行业内的普遍现象。
按照规定,药店的执业药师必须在店里工作,承担起确保药品质量安全的责任。聘请一位真正的执业药师需要付出相当大的成本。据了解,聘请一位执业药师的年支出要达到六七万元。面对这样的经济压力,许多药店选择了租赁执业药师资格证的方式。这种方式也存在一定的风险和问题。近几年,随着《药品经营质量管理规范》的实施,执业药师资格证的租赁费用不断攀升。今年更是涨到了惊人的1万多元。这一费用不仅增加了药店的经营成本,还对日常运营造成了不小的冲击。一些药店老板表示担忧,过高的租赁费用甚至影响到他们的盈利能力。在这种背景下,越来越多的药店老板开始考虑自己考取执业药师资格证,以确保经营稳定和持续发展。这种转变不仅是应对成本压力的一种策略,更是对药品安全责任的担当和重视的体现。尽管面临挑战和困难,但药店老板们依然坚守着自己的职责和使命,努力为公众提供安全、有效的药品和服务。他们的故事让人深感敬佩和钦佩。